大氣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的組成
大氣污染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是由若干個監測子站、一個監測中心和數據通信系統三部分組成。是一個由監測儀器、數據通信、計算機組成的網絡。 監測子站配有自動測定各種污染物的儀器儀表、計算分機、通信系統等。主要任務是時刻監測各種污染物、處理結果、貯存數據和上報數據。各監測子站連續測出的污染濃度和氣象數據,經數據通信系統定時地(例如每 5分鐘一次)遙傳至監測中心。監測子站的工作特點是連續、自動、常年不斷。大部分監測子站是固定在地面某處的。為了某些特殊的需要,有時還設置流動監測子站與垂直監測子站,以補充固定監測子站的不足。例如:設置垂直監測站,監測氣象因素和污染物的垂直分布,可了解遠距離污染物的遷移情況。 負責監測中心與監測子站之間的數據傳輸與信號處理。
大氣組成、作用
??地球的大氣成分中有氧氣、氫氣、二氧化碳、氨氣、甲烷、硫化氫和氰化氫等還原性氣體。
大氣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內,與地球半徑相比,大氣顯得很薄。
大氣層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之一。
??
對流層是大氣層的底層。對流層在兩極地區的厚度約為8千米,到赤道則增加到17-18千米。對流層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和固體雜質。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是有強烈的對流運動。
大氣的溫度的變化范圍約在-84℃-2500℃之間。
??從地面向上約12千米,大氣溫度隨高度上升而下降;12千米到55千米,大氣溫度隨高度上升而升高;55千米到85千米,大氣溫度隨高度上升而降低;在85千米以上,大氣溫度又呈逐漸升高的趨勢。
包圍地球的空氣稱為大氣。象魚類生活在水中一樣,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大氣的底部,并且一刻也離不開大氣。
??大氣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類的發展,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它的狀態和變化,時時處處影響到人類的活動與生存。大氣科學是研究大氣圈層的一門科學。它研究大氣的具體情況,包括組成大氣的成分、這些成分的分布和變化、大氣的結構、大氣的基本性質和主導狀態的運動規律。
??
大氣的運動變化是由大氣中熱能的交換所引起的,熱能主要來源于太陽,熱能交換使得大氣的溫度有升有降。空氣的運動和氣壓系統的變化活動,使地球上海陸之間、南北之間、地面和高空之間的能量和物質不斷交換,生成復雜的氣象變化和氣候變化。
??大氣科學將從氣壓的變化、氣壓分布不均形成的氣壓場和氣壓系統、各層大氣中空氣運動的各種情況、風的現象和性質等方面,深入研究大氣中各種環流系統、天氣系統,以及基于流體力學、熱力學研究大氣運動的本質和現象。天氣,從現象上來講,絕大部分是大氣中水分變化的結果。
??在太陽輻射、下墊面強迫作用和大氣環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天氣的長期綜合情況稱為氣候。大氣科學將研究氣候的成因,不同區域的氣候狀況,氣候變遷以及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等問題。
大氣污染對大氣物理狀態的影響,主要是引起氣候的異常變化。
??這種變化有時是很明顯的,有時則以漸漸變化的形式發生,為一般人所難以覺察,但任其發展,后果有可能非常嚴重。大氣是在不斷變化著的,其自然的變化進程相當緩慢,而人類活動造成的變化禍在燃眉,已引起世界范圍的殷切關注,世界各地都已動員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究、防范、治理。
??控制大氣污染,保護環境,已成為當代人類一項重要事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