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塌陷區在哪?
焦作有這悠久的礦業歷史,從18世紀末到20世紀,焦作煤礦已經成為支柱產業并帶動周邊經濟迅速發展,同時也是對地質和環境完成破壞的基因,隨著資源慢慢枯竭,1999年焦作市開始從旅游業轉型,2008被國家確定首批資源枯竭城市后,焦作正式開啟對山區礦業山進行治理,打造生態山水旅游城市。
據統計焦作煤礦采空區面積達149km,顯現的地表塌坑14個,部分公路農田遭受破壞,多個廠區和村莊被迫搬遷,嚴重威脅著當地人民安全,主要塌陷區位于延太行的中站區、解放區、山陽區、馬村區、以及博愛縣和沁陽市,政府高度重視并規劃治理焦作生態宜居工程,在勘探采空區大力發展生態工程,禁止建廠建房,全力保障安全城市。
經過幾年的共同治理,現在的焦作山美,水美,到處是生態宜居的景象。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