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10大通信鐵塔跨行業應用
“凡有人煙處,皆有通信塔”,正是中國通信塔的真實寫照。目前,中國的通信鐵塔站址規模已經超過210萬。通信鐵塔企業通過與鐵路、電網、市政、公安、交通、房地產等 社會 各方廣泛合作,形成了千萬級的 社會 桿塔資源站址儲備。
210多萬通信塔匯聚在祖國大地
海量站址資源,為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通信鐵塔正逐步做“大”共享文章,由服務通信行業的單向共享,擴大到跨行業、跨領域的雙向、多向共享,搭建一個可以服務更多行業需求的鐵塔生態網絡,對存量站址資源二次盤活,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 社會 效益。
那么,目前究竟有哪些跨行業的應用呢?我為你匯總了十大應用場景,涉及到公安、消防、交通、地震、氣象、環保等多個行業。以下為我為你一一盤點:
01 應用場景 高低位結合的視頻監控
利用鐵塔點多面廣位置高的特點,采用高位t望攝像機進行高空監控,并輔助低位補點視頻監控,兼用 5G網絡快速部署,形成立體監控網絡,為客戶提供視頻圖像、AI智能、傳輸、電力接入一體化視頻服務。
具體對應在的服務包括有:安防監控、森林防火監控、高速路監控、防洪抗臺監控、非法采砂監控、水庫安全監控等。這些應用已經相當成熟,目前全國的應用也很廣泛。
案例1:水利視頻監控
截至目前,在山東、甘肅、江西、湖南等28個省市,中國鐵塔屬地分公司與水利部門進行了深度對接。雙方圍繞水文監測、水庫監控、河道監控、防洪救災、水利工程監控、水源保護、水質監測等多方面,合作落地400余個項目,取得了明顯的經濟 社會 效益。
案例2:森林防火
國務委員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總指揮王永在出席全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電話會議時表示:各單位部門要抓好源頭管控,強化網絡化管理和群防群控。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力量的準備,及時科學處置突發火情。
顯然,在森林草原防火攻堅戰中,防火于未“燃”最為重要。相關部門需要把“被動打”變為“主動防”,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術來“武裝”自己,促進林草防火從“人防”向數字化、信息化的“技防”轉變。
針對森林草原防火的技術需求,可依托鐵塔掛高、電源配套和傳輸資源的優勢,建立高點視頻監控系統,為林草防火安上一雙雙“千里眼”,再配合智能圖像識別、GIS、熱成像等高新技術,這些“千里眼”們可自動捕捉高溫區域,實時監控林區草原動態并對火點進行確認。
案例3:高位視頻監控,助力防汛搶險
在今年第6號臺風“煙花”正面襲擊浙江省期間,浙江鐵塔快速調配人員,對“煙花”臺風路徑預測途經的舟山、寧波、紹興、嘉興、湖州、臺州、杭州等地市做了重點排摸,將防汛抗臺重點關注的“江河湖庫”“海岸沿線”“城市低洼”等1000多路關鍵場景高位監控,集中接入省防指中心,供現場省委省政府領導隨時調用查看。
浙江省委省政府領導召集各有關廳局負責人,在防汛抗臺工作會議實時連線相關市縣指揮中心,并現場調取了鐵塔高位視頻資源,通過高清視頻畫面對現場險情進行判斷,對相關市縣防臺工作進行重要部署。
浙江鐵塔中高點位資源憑借“站得高”“看得遠”,有效支撐了浙江防汛指揮調度。
案例4:鐵塔助力智慧交通
江蘇鐵塔開放站址資源、賦能交通,實現人流監測與分流。2019江蘇鐵塔公司與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對服務區高空t望視頻監控,為高速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02 應用場景 環境監測
大氣污染的監管和治理一直是環保部門的使命和職責,但大氣污染源頭精準定位難、監管時效性不足成為治理工作的瓶頸。
利用鐵塔位置高、點分布廣、點位多的特點,將環保激光雷達部署在鐵塔上,可以24小時對周圍展開大氣監測,實時監測灰霾、查找污染源及記錄沙塵等天氣過程,并對重污染天氣形成的具體原因進行追蹤和分析。
利用鐵塔部署氣象環境監測系統,具有部署周期短、運營成本低、監控高效實時、污染源頭定位準確等特點。
03 應用場景 氣象監測
利用鐵塔具有的電、網、塔、房等優勢,鐵塔公司與氣象局進行合作,可以實現氣象監測系統快速部署和應用,并可以降低氣象監測的運營成本。
7月14日,云南省普洱市氣象局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普洱市分公司座談,就深化業務合作達成共識。
雙方就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服務、氣象預警信息服務、氣象觀測設備維護保障、基礎資源設施共享等進行交流探討。雙方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在鐵塔、基站等網絡基礎設施的防雷裝置定期檢測、雷電災害風險管控,氣象站儀器設備維護維修,鄉村防雷工程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
04 應用場景 地震監測
通信鐵塔在全國超過210萬個的龐大體量,能為地震監測預警設備提供良好的掛載環境,為完善國家的地震監測預警提供助力。
3月18日,中國地震局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在地震監測預警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重點場景地震安全服務能力等方面開展合作,進一步提升我國地震災害防治能力。
05 應用場景 智能云廣播
通過鐵塔安裝應急廣播系統,可隨時隨地進行播出任務,如實時喊話、音頻文件等。在疫情防控、清明期間的森林防火、突發事件通知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06 應用場景 專網通信
利用鐵塔的豐富的站址資源,對有通信專網建設需求的行業客戶提供快速部署網絡的服務,為行業客戶提供網絡規劃、網絡建設、電力保障、日常維護等服務。如應急系統、物聯網等。
2020年,江蘇電力利用了江蘇鐵塔2600多個通信桿塔進行專網建設,節約投資約4.1億元,節約土地資源約104畝。
07 應用場景 城市亮化工程
通過將通信鐵塔進行亮化改造,讓通信鐵塔成為美麗的景觀塔。
在浙江靈溪,一座座錯落分布在靈溪各個地方的鐵塔,鐵塔周身燈光絢爛,塔體上亮化字體醒目,“浙江美麗南大門 首善之城靈溪”、“浙南明珠 錦繡靈溪”、“實施鄉村振興 建設美好家園”等亮化字體與周邊環境交相輝映成一幅優美的畫卷,為過往行人帶來了新的視覺享受,也讓他們深切的感受到家鄉發展變化所帶來的幸福感。
當然,這樣的景觀塔在國內還有很多,比如中央廣播電視塔、山東省諸城電視塔等,都成為了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中央廣播電視塔
山東諸城電視塔
08 應用場景 高空廣告
利用鐵塔站址資源,在高速道路、市政道路兩側以及城市鄉鎮顯著位置設置高空廣告,為政府、行業客戶提供政策宣傳、城市宣傳、產品宣傳等服務。
09 應用場景 無人機巡檢續航
無人機在森林防火巡檢、河道檢查、電力線路巡檢、傳輸線路巡檢等飛行過程中,需要進行充電續航。
利用鐵塔豐富的站址資源,可以搭建無人機起飛/降落平臺,保障無人機的遠程遙控起飛/降落及自行充電功能。
這一應用,大大提高了無人機的利用效率,也提升了巡檢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成本。
10 應用場景 部署北斗定位站點,提升定位精度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標志我國北斗衛星應用的新時代開啟。
而在北斗天網之外,地面上的地基增強系統對衛星信號受到地形、建筑物遮擋和反射時的額外信息進行了補充。而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地面增強站,主要依托中國鐵塔遍布全國的鐵塔站址高效部署。
基于點多面廣的站址資源,中國鐵塔與千尋位置、華大北斗、六分 科技 等企業合作,助力客戶構建高精度地面增強網絡,提供精確到毫米級的定位服務,這項服務逐步應用到智能導航、精確測量測繪、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等領域。據了解,目前中國鐵塔為這些客戶復用的站址數量接近5000個,并提供專業高效、響應迅速的運行維護服務。
展 望
通信鐵塔正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除了本文介紹的十大應用場景,通信鐵塔還有更多的應用。210多萬的通信鐵塔站址資源不僅僅是某些企業的資產,它更是國家和人民的財富。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源,有待 社會 各界的共同努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