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線路板污水處理有機廢水發黑問題?
發黑是因為未完全反應的硫酸亞鐵在堿性環境下,氫氧根遇2價鐵生成氫氧化亞鐵,氫氧化亞鐵再遇氧氣生成氫氧化鐵,紅色鐵離子和綠色亞鐵離子共存時就是看到的黑色的水。你減少一下硫酸亞鐵或增加絮凝劑使用量試一下,不行的話使用曝氣也可以解決。
個人制作pcb后的廢水怎么處理
值得肯定的是你能夠想到, 說明你有社會責任感.其實這個不難的, 公司規模比較大的話,可以考慮建立一套自己公司的中水回用系統, 很方便實用的. 以下是供給參考的相關中水回用系統籌建的相關資料:[中水工程工藝設計方案]工藝設計方案: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有關規定,確保處理后尾水的各項水質指標皆符合本方案設計依據中的標準和要求。 2、采用成熟的,功能穩定的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調節性以及應急排放措施。 3、整套污水處理系統,盡可能占地面積小,投資省和運行費用低。4、主體設施采用鋼筋砼結構,使用壽命長;選用的設備、儀表、配件、材料,均為質量可靠,運行穩定,便于維修。 5、充分考慮處理過程中二次污染(噪聲、臭氣、污泥處理)的防治。6、本設計的范圍為接入污水處理站集水井至排放池為止的污水處理工藝、電氣各專業設計。 二、處理方法: 本工程擬采用水解酸化—兩級接觸氧化—過濾—消毒的工藝流程。、 污水經格柵截留大顆粒污物后流入調節池,調節池采用曝氣式,以均衡水質水量,并通過曝氣攪拌避免污物沉淀。調節池后部設水解酸化段,利用細菌在厭氧條件下短時間內的水解酸化反應,降解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有利于細菌好氧分解。 好氧處理采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是處理流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量有機物在這里被細菌好氧降解。采用多級分段式接觸氧化,形成逐級負荷遞減系統,使接觸氧化在去除率、抗沖擊負荷、出水水質等方面更具優勢和可靠性。 生物接觸氧化出水再經過過濾、消毒,即可完成深度處理中水回用。 三、工藝流程: 各構筑的作用和說明如下: 為了達到排放要求,處理工藝采用以生化處理A/O法為主處理的二級處理法,本處理系統由集水井、調節池、A段生化池、O段生化池、沉淀池、排放池、中水池、污泥池、機房(風機、水泵和電控柜)等構筑物組成。 四、主要構筑物: 1、土建(本鋼筋砼設備為地埋式,頂部復土0.3米可綠化環境。) 序 號 名 稱 規格(m) 數量(座) 備 注 1 集水井 1.5×6.5×4.5 1 地下式鋼筋砼結構 2 調節池 12.5×6.5×4.5 1 同上 3 接觸氧化池 12.5×3.5×4.5 2 同上 4 沉淀池 9×3×4.5 1 同上 5 污泥池 9×3×4.5 1 同上 6 排放水池 4×4×4.5 1 同上 7 中水池 9×6×4.5 1 同上 8 機房 4×3.5×2.6 2 設在地面上 五、主要設備: 序號 名 稱 型號規格 單 位 數 量 備注 1 機械格柵 臺 1 2 一級提升泵 臺 2 一用一備 3 羅茨風機 臺 3 4 二級提升泵 臺 2 一用一備 5 石英砂過濾器 臺 1 6 電磁流量計 臺 1 7 消毒劑投加裝置 套 1 8 活性炭過濾器 臺 1 9 污泥泵 臺 2 一用一備 10 組合填料 套 1 11 管道及法蘭彎頭 套 1 12 閥門器材 套 1 13 人孔及閥門蓋 套 1 14 填料支架 套 1 15 防腐材料 套 1 16 電器控制系統 套 1 17 配電器材 套 1 18 聚丙稀蜂窩斜板 套 1 19 液面控制器 套 1 注1:該污水處理系統總電機功率55kw, 運行功率35kw。 注2:設施占地面積大約350-400 m2 。 注3:上述構筑物參數或設備配套會因設計時做適當更改,以施工圖為準 2.2 常用流程 根據小區廢水處理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筑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常用的工藝流程有: ①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淀池 →出水。 ②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 →出水。 ③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池→出水。 ④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淀(加藥)→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⑤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混凝過濾(加藥)→出水。 國內小區污水處理設計中組合式處理廠曾風靡一時,組合式處理指裝配好的或易于組裝的定型設備,其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占綠地。但實際應用表明,存在不少問題。如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根據工程設計及實際運行經驗,建議日處理能力1000m3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宜采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可考慮用埋地設備。
顯影液實際上是NaOH,如果實在不忍心的話那可以買一瓶食用醋和這個東東反應腐蝕用的FeCl3直接倒掉問題不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