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采樣流程?
一、環境采樣流程?
1、監測點位設置
環境監測現場采樣點位的設置往往對數據測量的結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如果點位布設缺乏合理性,那么現場真實情況可能無法得到充分反映。不可否認,在工作實踐中,受到排污口位置、周邊環境以及氣象因素的影響,環境監測現場采樣點位的設置往往面臨著諸多困難。
有的工作人員對此并不重視,進而導致監測點位布設并不合理,從而降低了數據測量的精確性,給后續監測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2、容器選擇與運用
在環境監測現場采樣工作中,采樣容器的選擇與運用對于采樣的結果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作為現場采樣工作人員,應該對容器因素給采樣工作帶來的影響予以關注。
例如應該優先選擇大廠家生產并經過了質量檢驗的采樣容器。同時也要根據樣品的差異選擇不同的容器,從而保證保存的效果。然而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采樣工作人員有時并沒有選擇合適的容器,從而導致樣品與容器產生了一定的化學反應,進而影響到監測結果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3、采樣人員操作
作為環境監測現場采樣人員,在樣品采集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守計劃與規范標準,對采樣容器與采樣方法加以正確利用,并做好相應的測試與標識工作。但是現階段有的現場采樣工作人員對采樣工作的規程缺乏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在工作中沒有充分掌握采樣方法,在面對一些特殊的采樣工作時選擇常規的方法,從而導致現場采樣的結果不甚理想。
4、固廢和土壤采樣
由于土壤具有不均一性的特點,因此在采樣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誤差。針對這一問題,在采樣過程中應該做好現場勘察與信息整理工作,對土壤類型、肥力等級以及地形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細致的分析,基于此將土壤采樣范圍進行細化分解,使其成為若干個采樣單元。
在選擇采樣容器時,應該確保其材料不會與土壤中含有的物質發生反應,如此才能夠保證采集樣品的代表性與準確性。
5、水質采樣
水質采樣首先應該對分析方法進行合理選擇。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即使面對相同的監測因子,如果樣品來源存在差異,那么也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具體而言,在監測中應該對水體的濃度水平、執行標準等進行分析,從而對采樣方法進行合理選擇。
與此同時,分析方法的選擇應該優先考慮抗干擾能力,作為采樣人員,需要對樣品的性質進行細致分析,如此才能夠選擇適當的分析方法。
二、醫院病房環境采樣流程?
1、準備采樣時所需要的采樣物品,準備采樣時所需要的采樣物品(現場采集信息記錄表(室內空氣)、筆、標簽紙、濾筒、濾膜、吸收液、采樣箱)等相關項目所用到的相關物品。采集污染源該項目時應準備污染源監測現場描述記錄,工況說明記錄并完整填寫。
2、采樣人員一般由兩人組成,接到采樣任務(委托單),新晉人員應準備相關的采樣前的工作,準備該項目的相關設備儀器、完整的填寫外出設備使用記錄、查看該項目使用儀器的附件箱物品是否齊全。
3、注意事項:采樣時不可攪動水底的沉積物,采集測定油類的水樣時,不能用水樣沖洗采樣瓶(器),同時應在水面至水面下300mm采集柱狀水樣,水樣充滿采樣瓶,全部用于測定。
4、采集測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機物的水樣時,應將水樣注滿容器,上部不留空間,并采用水封。
5、含有可沉降性固體(如泥沙等)的水樣,應分離除去沉淀物。分離方法為:將所采水樣搖勻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量筒),靜置30分鐘,將已不含沉淀性固體但含有懸浮性固體的水樣移入采樣容器并加入保存劑。測定總懸浮物和油類的水樣除外。
三、室內環境檢測的采樣規則
GB50325-2010 中,把民用建筑工程分為以下兩類:Ⅰ類民用建筑工程:住宅、醫院、老年建筑、幼兒園、學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Ⅱ類民用建筑工程:辦公樓、商店、旅館、文化娛樂場所、書店、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廳、理發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應抽檢有代表性的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抽檢數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間;房間總數少于3間時,應全數檢測。
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凡進行了樣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且檢測結果合格的,抽檢數量減半,并不得少于3間。
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點應按房間使用面積設置:
房間使用面積小于50O時,設1個檢測點;房間使用面積大于50O、小于100O時,設2個檢測點,....。當房間內有2個及以上檢測點時,應取各點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房間的檢測值。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環境污染物濃度現場檢測點應距內墻面不小于0.5m、距樓地面高度0.8~1.5m。檢測點應均勻分布,避開通風道和通風口。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中游離甲醛、苯、氨、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濃度檢測時,采用集中空調的民用建筑工程,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檢測應在對外門窗關閉1h后進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中氡濃度檢測時,應在房間的對外門窗關閉24h以后進行。
當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結果不符合本規范的規定時,應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可進行再次檢測。再次檢測時,抽檢數量應增加1倍。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再次檢測結果全部符合本規范的規定時,可判定為室內環境質量合格。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