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么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這句話在農村蓋房子時還是很有實際的指導意義的,我經常回我老婆的農村老家,基本上那里家里條件好的,都是把自己的宅基地墊的高高的,房子都要高出外面的路面好多,結合這句話來說,還是挺有道理的。
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風水學上有句話叫:“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若要引水入門,家中必定要比屋外低才行。而風水中還有句話說“山管人丁,水管財”,如果宅子地勢低洼,就代表人丁不旺,而且如果是整個宅基地都是低的,那就代表整個家庭的人都會受到影響,人丁受損,家豈有不敗之理。
好的風水是要有水環繞住宅才好,如果住宅地基高一寸,則屋外路面就會低一寸。因此,屋外就成水了。風水里的水有明水和暗水的區別,明水是我們看得見的水,暗水則是指的馬路。所以風水中有一種“反弓水”,不僅僅是說真的有河流形成的反弓水,還有馬路形成的反弓水。
住宅地勢高形成所謂的“山”,宅外地勢低形成所謂的“水”,然后屋外馬路環繞宅子,就會形成所謂的“玉帶水”,也就是有水環繞,這就會形成好的風水。這種風水才能利財利丁。
實際中的科學意義我們可以想象,如果宅子地勢低,那么下雨天必定會有各種污水流入家中,防不勝防。家中長期有污水匯聚,污水中往往匯聚著大量的細菌、病毒,這樣的環境很容易造成病毒、細菌的滋生。因此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家人很容易患上各種傳染性疾病、風濕類疾病等等,對家人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當家人長期有病,一方面要花錢看病,一方面沒有精力去工作賺錢,因此“家敗人定散”就會發生。另外我們雖然說水是財,但也要是好水、活水,像這樣的污水,只是代表衰敗的象,哪里有財可言。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么意思?有科學依據嗎?在農村,建房子是農民大事中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而建房子的第一步就是選址,選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留下了很多選址的老話和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其實就是一句選址老話,何為“引水”,估計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引水入門,簡單點講就是外水、污水進了家門】,這樣的情況是不利于住宅的,雖然住宅風 水上有“以水為財”的說法,但也是富貴險中求!沒有兩把刷子,也不敢貿然選址靠水,怕的就是引水入門,那么,“引水”具體指的是哪幾個方面呢?又有沒有科學依據?小周從四個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建房子不能取低洼之處引水進家門的第一種說法,就是人們在選址時選擇低洼之處建房子,遇上漲水、大雨,家里就可能會進水,嚴重的可能被水淹,這叫引水,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水往低處流,低洼之處容易積水,不僅容易被水淹,常年更是處于潮濕的環境,不利于住宅里人的健康,所以,建房子不能取低洼之處。
小周大伯家當初就不懂引水,建房子的時候圖寬敞、占便宜,選了一個積水塘填平來建(積水塘是村里的地,不占用自己的地),后來,每年漲大水,大伯家都進水,不知是不是漲水帶來各種細菌,每年漲水后,大伯都會生上一場病,連續好幾年,大伯都怕完了,后來為了避開這段時間,每年都去兒子家小住,還別說,身體真比以前好了。
二、建房子不能前高后低這個其實很好理解的,很多農村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沒見有誰把大門對著大山的吧,也沒有人建好房后,門前地勢整的比房子還要高的吧?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下雨就容易導致雨水、污水進了家門,這是引水的第二種說法。在農村人看來,污水進家門,是不.吉.利的,從科學角度來看,污水進家門,也是不衛生的,不利于健康。
三、建房子不能在河流下游所有房子的選址當中,建房子千萬不能在河流下游,這個引水,引的可是大水,一發不可收拾。萬一點背,一家人熟睡了,河流上游暴雨,一家人會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就深陷危險中,小周印象特別深刻的一次,老家湘江發大水(上游水庫積水太多,泄洪),下游一戶人家靠近江邊,一家人被水淹,全家都跑上了樓頂,多虧救援及時,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四、建房子宅前宅后不能為水看了前面三種解釋,如果你覺得引水的先決條件就是家里進水,那就錯了,事實上,就算家里不進水,選址時水的方位和地點也很重要,老話常說門口朝塘、門后為水,家.破人.亡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房子前后為水,確實是大兇,特別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如果一不留心,小孩子掉進了水里,想想都覺得可怕。
總結:以水為財,宅地干爽,布局合理,住人安樂,方是宜居家宅。此處以水為財,講究的是房子背靠山,四周環水,這里可不是門前門后的水。所以,關于農村房子的選址,考慮到安全,引水之地,還是不選的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