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方法
第一、生活污水培菌法
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使曝氣池內充滿生活污水。進行悶曝(曝氣而不進污水)再過數十小時后,即可開始進水。污水進水量有小到大,如此運行數天后即可出現活性污泥,并逐漸增多。要加快進程的話可以在初期投加一些濃質的糞便水或者泔水,提高營養物質。曝氣初期要注意控制曝氣量不要太大。
第二、干泥接種培菌法
有條件的話可以選取已經正常運行的污水系統中的污水脫水后的干污泥作為菌種源進行接種培養。一般按曝氣池總容積的1%的干泥量。加適量水搗碎,在加適量的工業廢水和糞便水。如此便能很快形成濃度較高的活性污泥。
第三、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培菌
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后再將工業廢水逐步引入,逐步馴化的方式進行。
第四、接引進種菌種培菌
有些特殊水質菌種難于培養,還可利用當地科研力量,利用專業的工業微生物研究所培養菌種后再接種培養,如PVA(聚乙烯醇)好氧消化即有專門好氧菌。此法,投資大,周期長,只有特殊情況才用。
污水菌種的優勢
1、培養周期短:生物接觸氧化法培菌能2-3天快速掛膜,附著在填料上的菌種好氧池是黃棕色,用手接觸時可以感覺到鼻涕一樣黏黏的感覺,同時,產污泥量很少,不需要經常排污泥,排泥周期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不等;
活性污泥法陪菌,以污泥作為附著點,然后投加固體粉末菌種,可以縮短單獨使用活性污泥培養的周期,周期大概能減少到一半。
2、處理范圍廣:固體粉末微生物菌種能有效去除廢水中的BOD,COD,SS,氨氮,總氮指標,細菌對總磷的處理有限,總磷去除主要與污水處理工藝結構有很大的關系。
3、穩定性強:污水生化池不光需要培養菌種周期快,同時對于后期新的穩定運行也是很重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