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設備濃水管道排放的廢水應該如何處理?
一、純水設備濃水管道排放的廢水應該如何處理?
反滲透超純水設備出水水質
反滲透超純水設備是近階段制備超純水的主流設備之一,原水,經過預處理達到反滲透超純水設備進水水質要求,進入edi模塊進行去離子處理。
反滲透超純水設備將離子交換樹脂充夾在陰/陽離子交換膜之間形成EDI單元。 EDI組件中將一定數量的EDI單元間用網狀物隔開,形成濃水室。又在單元組兩端設置陰/陽電極。在直流電的推動下,通過淡水室水流中的陰陽離子分別穿過陰陽離子交換膜進入到濃水室而在淡水室中去除。而通過濃水室的水將離子帶出系統,成為濃水。
反滲透超純水設備一般以反滲透(RO)純水作為EDI給水。RO純水電阻率一般是40-2μS/cm(25℃)。EDI純水電阻率可以高達18 MΩ.cm(25℃),但是根據去離子水用途和系統配置設置,EDI純水適用于制備電阻率要求在1-18.2MΩ.cm(25℃)的純水。
超純水制造歷史進程
第一階段:預處理——>陽床——>陰床——>混合床
第二階段:預處理——>反滲透——>混合床
目前階段:預處理——>反滲透——>EDI(無需酸堿)
傳統的離子交換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現代工業和環保的需要,于是將膜、樹脂和電化學原理相結合的EDI技術成為水處理技術的一場革命。其離子交換樹脂的的再生使用的是電,而不再需要酸堿,因而更滿足于當今世界的環保要求。
自從1986年EDI 膜堆技術工業化以來,全世界已安裝了數千套EDI 系統,尤其在制藥、半導體、電力和表面清洗等工業中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同時在廢水處理、飲料及微生物等領域也得到廣泛使用。EDI 裝置是應用在反滲透系統之后,取代傳統的混合離子交換技術(MB-DI)生產穩定的去離子水。
EDI技術與混合離子交換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
①水質穩定
②容易實現全自動控制
③不會因再生而停機
④不需化學再生
⑤運行費用低
⑥廠房面積小
⑦無污水排放。
反滲透超純水設備可以應用到電子行業、微電子行業、醫療行業和所有應用到超純水的行業。尤其是在電子清洗行業中應用更多。
——格瑞水務
二、制藥廢水處理的主要工藝方法有哪些?
制藥廢水的水質特點使得多數制藥廢水單獨采用生化法處理根本無法達標,所以在生化處理前必須進行必要的預處理。一般應設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和pH,且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某種物化或化學法作為預處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鹽度及部分COD,減少廢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質,并提高廢水的可降解性,以利于廢水的后續生化處理。
預處理后的廢水,可根據其水質特征選取某種厭氧和好氧工藝進行處理,若出水要求較高,好氧處理工藝后還需繼續進行后處理。具體工藝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廢水的性質、工藝的處理效果、基建投資及運行維護等因素,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總的工藝路線為預處理-厭氧-好氧-(后處理)組合工藝。如陳明輝等[28]采用水解吸附—接觸氧化—過濾組合工藝處理含人工胰島素等的綜合制藥廢水,處理后出水水質優于GB8978-1996的一級標準。氣浮-水解-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化學制藥廢水、復合微氧水解-復合好氧-砂濾工藝處理抗生素廢水、氣浮-UBF-CASS工藝處理高濃度中藥提取廢水等都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三、制藥污水處理的工藝有哪些
制藥廢水目前采用較為成熟、可靠的“A/O”生化處理的工藝
四、制藥廢水處理工藝
二類排放?好好學點,何必如此,現在3-5年內可是污水治理、生態環境的大好時機啊!
加載絮凝磁分離工藝
在傳統工藝加載磁粉,增強沉淀和絮凝結果,達到快速處理,一般十幾分鐘出水達標排放。
污水--絮凝--加載--聚合--沉淀--磁回收裝置/污泥處理(80%-90%左右)--磁微粒過濾--紫外消毒--凈水。
原理擺渡上查“BFMS”就行,有我的博客
五、制藥廠廢水怎么處理?
(1)常規處理:將制藥廢水經過EGSB反應器,A/O好氧和沉降處理,得到外排水。
(2)一級曝氣:將經過步驟(1)常規處理的外排水泵入一級曝氣生物濾池,進行一次曝氣處理后出水。
(3)微量臭氧處理:將步驟(2)所得出水輸送至微量臭氧處理器進行處理得到出水。
(4)臭氧吹脫:將步驟(3)所得出水輸送至臭氧吹脫池進行處理得到出水。
(5)二級曝氣:將步驟(4)所得出水輸送至二級曝氣生物濾池,進行二次曝氣處理后出水。
(6)過濾:將步驟(5)所得出水經多介質過濾器處理后回用或外排。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