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指什么? pcr污染指?
一、光污染指什么?
現在城市的夜晚到處五彩繽紛,燈火輝煌,一個個的光彩工程,大有把城市的夜空變成白晝之勢,為此以顯都市繁華。然而,在人們炫耀光彩工程的時候,卻沒有認識到光污染帶來的危害和負面影響。
光污染泛指影響自然環境,對人類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娛樂帶來不利影響,損害人們觀察物體的能力,引起人體不舒適感和損害人體健康的各種光。從波長10納米至1毫米的光輻射,即紫外輻射,可見光和紅外輻射,在不同的條件下都可能成為光污染源。廣義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對人的視覺環境和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見的書本紙張、墻面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邊彩色廣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光污染所包含的范圍之廣由此可見一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見的光污染類型多為由鏡面建筑反光導致的行人與司機的眩暈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燈光給人體造成的不適。
人們關注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等,并采取措施大力整治,但對光污染卻重視不夠。其后果就是各種眼疾,特別是近視比率迅速攀升。據統計,我國高中生近視率達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為此,我國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用于對付近視,見效卻不大,原因就是沒有從改善視覺環境這個根本入手。有關衛生專家認為,視覺環境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習慣。除近視外,光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還依光污染的類型不同而不同。
一、白亮污染與人體健康當太陽光照射強烈時,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磨光大理石和各種涂料等裝飾反射光線,明晃白亮、炫眼奪目。專家研究發現,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污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視網膜和虹膜都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害,視力急劇下降,白內障的發病率高達45%。還使人頭昏心煩,甚至發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緒低落、身體乏力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
夏天,玻璃幕墻強烈的反射光進入附近居民樓房內,也使室溫平均升高4℃—6℃,影響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墻是半圓形的,反射光匯聚還容易引起火災。烈日下駕車行駛的司機會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墻反射光的突然襲擊,眼睛受到強烈刺激,很容易誘發車禍。
據光學專家研究,鏡面建筑物玻璃的反射光比陽光照射更強烈,其反射率高達82%—90%,光幾乎全被反射,大大超過了人體所能承受的范圍。長時間在白色光亮污染環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容易導致視力下降,產生頭昏目眩、失眠、心悸、食欲下降及情緒低落等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使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發生變化,長期下去會誘發某些心理疾病。
二、人工白晝與人體健康夜幕降臨后,商場、酒店上的廣告燈、霓虹燈閃爍奪目,令人眼花繚亂。有些強光束直接照射在建筑物上,或者直沖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樣,即所謂人工白晝。在這樣的“不夜城”里,人們夜晚難以入睡,擾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導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
汽車在夜間行駛時照明用的頭燈,廠房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等都會造成眩光。某些工作場所,例如火車站和機場以及自動化企業的中央控制室,過多和過分復雜的信號燈系統也會造成工作人員視覺銳度的下降,從而影響工作效率。焊槍所產生的強光,若無適當的防護措施,也會傷害人的眼睛。長期在強光條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煉工、熔燒工、吹玻璃工等)也會由于強光而使眼睛受害。
另外,目前大城市普遍、過多地使用燈光,使天空太亮,看不見星星,影響了天文觀測、航空等,很多天文臺因此被迫停止工作。據天文學統計,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情況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約為7000個,而在路燈、背景燈、景觀燈亂射的大城市里,只能看到大約20—30個星星。人工白晝還會傷害鳥類和昆蟲,強光可能破壞昆蟲在夜間的正常繁殖過程。
三、彩光污染與人體健康舞廳、夜總會安裝的黑光燈、旋轉燈、熒光燈以及閃爍的彩色光源構成了彩光污染。據測定,黑光燈所產生的紫外線強度大大高于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且對人體有害,影響持續時間長。人如果長期接受這種照射,可誘發流鼻血、脫牙、白內障,甚至導致白血病和其他癌變。
彩色光源讓人眼花繚亂,不僅對眼睛不利,而且干擾大腦中樞神經,使人感到頭暈目眩,出現惡心嘔吐、失眠等癥狀。科學家研究表明,彩光污染不僅有損人的生理功能,而且對人的心理也有影響。“光譜光色度效應”測定顯示,如以白色光的心理影響為100,則藍色光為152,紫色光為155,紅色光為158,黑色光最高,為187。要是人們長期處在彩光燈的照射下,其心理積累效應,也會不同程度地引起倦怠無力、頭暈、性欲減退、陽痿、月經不調、神經衰弱等身心方面的病癥。
四、激光污染與人體健康激光污染也是光污染的一種特殊形式。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好、能量集中、顏色純等特點,而且激光通過人眼晶狀體的聚焦作用后,到達眼底時的光強度可增大幾百至幾萬倍。所以激光對人眼有較大的傷害作用。激光光譜的一部分屬于紫外和紅外范圍,會傷害眼結膜、虹膜和晶狀體。功率很大的激光能危害人體深層組織和神經系統。近年來,激光在醫學、生物學、環境監測、物理學、化學、天文學以及工業等多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激光污染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
五、紅外線污染與人體健康紅外線近年來在軍事、人造衛星以及工業、衛生、科研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因此紅外線污染問題也隨之產生。紅外線是一種熱輻射,對人體可造成高溫傷害。較強的紅外線可造成皮膚傷害,其情況與燙傷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燒傷。紅外線對眼的傷害有幾種不同情況:
波長為7500—13000埃的紅外線,對眼角膜的透過率較高,可造成眼底視網膜的傷害。尤其是11000埃附近的紅外線可使眼的前部介質(角膜、晶體等)受損害而直接造成眼底視網膜燒傷。
波長大于14000埃的紅外線的能量絕大部分被角膜和眼內液所吸收,透不到虹膜。只是13000埃以下的紅外線才能透到虹膜,造成虹膜傷害。人眼如果長期暴露于紅外線可能引起白內障。
波長19000埃以上的紅外線,幾乎全部被角膜吸收,會造成角膜燒傷(混濁、白斑)。
六、紫外線污染與人體健康紫外線最早是應用于消毒以及某些工藝流程。近年來它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如用于人造衛星對地面的探測。紫外線的效應按其波長而有不同,波長為1000—1900埃的真空紫外部分,可被空氣和水吸收;波長為1900—3000埃的遠紫外部分,大部分可被生物分子強烈吸收;波長為3000—3300埃的近紫外部分,可被某些生物分子吸收。
紫外線對人體主要是傷害眼角膜和皮膚。造成角膜損傷的紫外線主要為2500—3050埃部分,而其中波長為2880埃的作用最強。角膜多次暴露于紫外線,并不增加對紫外線的耐受能力。紫外線對角膜的傷害作用表現為一種叫做畏光眼炎的極痛的角膜白斑傷害。除了劇痛外,還導致流淚、眼瞼痙攣、眼結膜充血和睫狀肌抽搐。
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作用主要是引起紅斑和小水皰,嚴重時會使表皮壞死和脫皮。人體胸、腹、背部皮膚對紫外線最敏感,其次是前額、肩和臀部,再次為腳掌和手背。不同波長紫外線對皮膚的效應是不同的,波長2800—3200埃和2500—2600埃的紫外線對皮膚的效應最強。
紫外線還具有致癌作用,研究發現短波紫外線水平的上升與皮膚癌的發病率成正相關。總之,光污染會導致能源浪費,并且對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產生破壞。此外,過度的光污染,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且對交通安全、航空航天科學研究也會造成消極影響。
二、pcr污染指?
指在PCR試劑配制過程中,由于加樣槍、容器、雙蒸水及其它溶液被PCR核酸模板污染
最可能造成PCR產物污染的形式是氣溶膠污染;在空氣與液體面摩擦時就可形成氣溶膠,在操作時比較劇烈地搖動反應管,開蓋時、吸樣時及污染進樣槍的反復吸樣都可形成氣溶膠而污染。據計算一個氣溶膠顆粒可含48000拷貝,因而由其造成的污染是一個值得特別重視的問題。
三、什么是污染指數?
污染指數(pollution index)指的是綜合表示進料中懸浮物和膠體物質的濃度和過濾特性,表征進料對微孔濾膜堵塞程度的一個指標。
空氣污染指數是指正常情況下的自然空氣受到人為因素的破壞而導致空氣中的成分發生變化,已一定的標志值作為對照,通過采集前后空氣的分量來進行計算和分析,通過一定的標準量化公式運算得出的結果。
四、污染指什么情況?
指由于某種物質或能量的介人使環境質量惡化的現象;有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噪(音)聲污染、農藥污染、輻射污染、熱污染;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
五、水污染指數?
對水體中污染物進行統計和歸納,以數值的形式綜合反映水體污染程度。該指數主要用于對不同時間和地點的水污染情況進行比較,也可作為水污染分類和定級的依據
六、水污染指標?
水質指標表示水中雜質的種類和數量,它是判斷水污染程度的具體衡量尺度。同時針對水中存在的具體雜質或污染物,提出了相應的最低數量或最低濃度的限制和要求。
指明水質狀況的標準有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之分。前者用表征水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的個別要素指明水質狀況,如金屬元素的含量、溶解氧、細菌總數等;
七、臭氧污染指標?
臭氧具有毒性,空氣中臭氧濃度達到 0.1mg/m 3 時就對人的眼睛、鼻、喉及呼吸道產生刺激作用在 0.01-0.02mg / m 3 時可聞到臭味;因此在臭氧設備間應設置通風設備,萬一發生泄漏可及時排出臭氧。臭氧比空氣重,通風機應安裝在靠近地面處。
八、固體廢物污染是什么?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產品邊角廢料、已報廢新產品、喪失實際利用價值或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為所有人拋棄的呈固態或半固態狀態的物品、物質。
固體廢物主要來源于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
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從其對各環境要素的影響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對水體的污染。
固體廢物投入水體,影響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
排入海洋的廢物會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區。
廢物堆積或垃圾填埋場,經雨水浸淋,滲出液和濾瀝亦會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2)對大氣的污染。
固體廢物中的尾礦、粉煤灰、干污泥和垃圾中的塵粉會隨風飛揚,污染大氣。
許多固體廢物本身或者在焚化時,會散發毒氣和臭氣,危害人體健康。
(3)對土壤的污染。
固體廢物及其滲出液和濾瀝所含的有害物質會改變土壤性質和土壤結構,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有礙植物根系生長,或在植物體內積蓄,通過食物鏈影響到人體健康。
許多種固體廢物所含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除通過生物傳播外,還以水汽為媒介傳播和擴散,危害人體健康。
九、其他污染指的是什么?
其他污染指的是:指除生活及工業生產活動以外的所有社會、經濟活動及公共設施的經營活動產生的污染。
環境污染分類:
1、按環境一般素分: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噪(音)聲污染、農藥污染、輻射污染、熱污染。
2、按屬性分:顯性污染,隱性污染。
3、按人類活動分: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4、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波污染等)固體廢物污染、液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
十、污染指數什么意思?
污染指數(API)是一種反映和評價空氣質量的數量尺度方法,就是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數值形式,并分級表征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
污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總懸浮顆粒物。
指數為0-50,I級,空氣質量為優。
指數為51-100,II級,空氣質量屬于良,此時空氣質量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一般對公眾健康沒有危害。
指數為101-150,III(1)級,空氣質量屬于輕微污染。此時,對污染物比較敏感的人群,例如兒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臟病患者,以及喜愛戶外活動的人,他們的健康狀況會受到影響。
指數為151-200,III(2)級,空氣質量屬于輕度污染。此時,幾乎每個人的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對敏感人群的不利影響尤為明顯。
指數為201-250,250-300,分別為IV(1)級和IV(2)級,空氣質量狀況分別屬于中度和中度重污染。長時間在這樣的空氣中活動,每個人的健康都可能會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
指數大于300,空氣質量級別為V級,空氣質量狀況屬于重度污染。長時間在這樣的空氣中活動,所有人的健康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