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雨水如何處置? 醫院火災處置要點?
一、污水廠雨水如何處置?
污水廠的雨水跟外界的雨水沒有什么區別,污水廠可以建設雨污分流系統,處理好的污水,跟雨水排放不是一個管道,這樣未被污染的雨水不需要重新處置就可以排放到外環境,減少企業的處置量和處置成本!雨污分流也是目前很多企業在建設初期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一個硬性要求!
二、醫院火災處置要點?
一旦發生火災,不要驚慌,立即撥打“119”電話報警。醫院工作人員要引導人員疏散,使各種疏散通道得到及時充分的利用,同時要用鎮定的語氣呼喊,使大家消除恐慌心理,確保人員有序疏散,防止發生混亂。
開展積極的自救,互救。
? ? 【1】重癥病人可乘坐消防電梯進行疏散,其他人員可利用室內樓梯,建筑物的陽臺,走廊,避難層,室內設置的緩降器,救生袋,安全繩等進行逃生。逃生時,應匍匐或彎腰撤離,可用浸濕的毛巾、口罩等織物捂住口鼻,防止煙、毒氣的侵襲。面對火災,要積極行動,不可坐以待斃。要充分利用身邊各類物品、設施進行自救,如把床單、窗簾、地毯等擰成繩,滑繩自救,用水淋濕墻壁和門阻止火勢蔓延等。
? ? 【2】利用就近的消防器材,如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水槍等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醫院工作人員要對老幼病殘孕婦及不熟悉環境的人進行幫扶,引導。重癥患者可以通過呼喊,撥打床頭呼叫器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 ? 【3】面對火情要注意聽疏散廣播,以便及時了解著火部位置以及疏散的線路,方法等。逃生時,不要因攜帶行李和貴重物品而貽誤逃生良機。不要輕易選擇跳樓,要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設法報警呼救。不要乘坐普通電梯逃生。脫險后,不要再進入火場。工作人員對已疏散至安全區域的人員要加強管理,必要時在火場設立警戒區,派專人進行管理。
? ? 公共安全不僅是醫院的社會責任,也是常態要求。所以應急管理必須納入醫院管理。比如在商場里發生突發事件時,職員應該組織顧客先行疏散,而不是自己跑掉。這是最起碼的。他們還需要接受培訓,在自救的同時救人。
? ? 如果事件發生在人員重多的病房中,如何疏散患者,轉移高危病人,也是挑戰。雖然醫院火災是偶發事件,并不等于不需要做相應的預案。在預案上花多少精力,重視到什么程度,都會在偶發事件中受到考驗。
在事故發生時,醫務人員的自身安全又如何保障呢?醫院應該加強醫護人員的應急訓練和消防演練,而不僅僅是注重口頭宣傳。具體落實情況怎樣,往往是最后一公里,這比之前的99公里要難走的多。
? ? 而這最后一公里落到每一個人身上,具體到事故中,醫院的每一層面都有責任:手術室的醫護人員要在匯報的同時就立刻進行處置;醫院領導要迅速判斷,防止事態擴大;如果病床上的病人還有活動能力,也需要進行自救。另外,政府也要引導民眾,開展自救,處置應急事件的培訓。
? ? 責任明確到每一個人,風險就分擔了,化解了。
三、私自亂倒化工污水處怎么處置?
違法環境保護法,可報警,可起訴,可投訴,可舉報
四、偷排污水緊急處置辦法?
非法排污水,按照分類的要求進行罰款處罰,造成嚴重污染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五條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水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復查,發現其繼續違法排放水污染物或者拒絕、阻撓復查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按日連續處罰。
前款規定的罰款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
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第一款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五、飼料廠的污水如何處置?
飼料廠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及細菌等雜質,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進行水凈化后排放
六、醫療污水化糞池污泥處置要求?
一 醫院污水中污泥的種類和泥量
1 污泥根據處理工藝,分為化糞池污泥、初沉污泥、生化剩余污泥、化學(混凝)沉淀污泥、消化污泥等。
2 醫院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泥量與原水的濃度(SS:懸浮固體)及處理工藝有關。
3化糞池污泥來自醫院醫務人員及患者的糞便,污泥量取決于化糞池的清掏周期和每人每日的糞便量。每人每日的糞便量約為150克。一般清淘周期6-12個月。
二醫院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以污泥消毒和污泥脫水為主。
水處理工藝產生的剩余污泥在污泥消毒池內,投加石灰或漂白粉作為消毒劑進行消毒。若污泥量很小,則消毒污泥可排入化糞池進行貯存;污泥量大,則消毒污泥需經脫水后封裝外運,按照環評批復要求進行安全填埋或者焚燒處置。
A 污泥消毒
a、污泥首先在消毒池或污泥池中進行消毒,消毒池或污泥池池容不小于處理系統24h產泥量,且不宜小于1立方。儲泥池內需采取攪拌措施,以利于污泥加藥消毒。
b、每天濕污泥產量小于2立方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污泥可在消毒后排入化糞池,此時化糞池的容積應考慮到此部分的污泥量。每天濕污泥產量大于2立方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污泥可在消毒后進行脫水。
c、污泥消毒的最主要目的是殺滅致病菌,避免二次污染,可以通過化學消毒的方式實現。化學消毒法常使用石灰和漂白粉。
(1)石灰投量每升污泥約為15g,使污泥pH達12以上,充分攪拌均勻后保持接觸30-60min,并存放7天以上。(pH值高的環境不適于微生物生存,用石灰處理醫院污泥pH>12,并保持24小時以上,污泥中的糞大腸菌群將降低99.9999%以上)
(2)漂白粉投加量約為泥量的10-15%。
(3)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紫外線輻照消毒。
B 污泥脫水
a、污泥脫水的目的是降低污泥含水率,脫水過程必須考慮密封和氣體處理。
b、污泥脫水宜采用離心脫水機。離心分離前的污泥調質一般采用有機或無機藥劑進行化學調質。
c、脫水后的污泥應密閉封裝、運輸。
d、較多污水量小于1000噸每天的醫院,均不設置獨立污泥處理系統,通常只有污泥濃縮池。現階段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委托專業公司采用一體化移動式污泥環保脫水車進行處理后裝袋。
三 污泥的最終處置
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要求,醫院污水處理站污泥屬于危險廢物,需要按照危廢要求進行處置。
七、醫院輿情應對處置方案?
1. 建立信任:醫院應該建立信任,與社會各界保持聯系,并及時向公眾發布信息。通過建立公共關系,增進社會對醫院品牌的認識和了解。
2. 預警機制:加強信息收集、監測和預警,關注社會輿情,特別是對于公眾關注的話題,要保持高度關注,并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
3. 安撫公眾情緒:如有輿情事件已經發生,應迅速采取措施,及時公開真實情況,撤銷流言和謠言。同時安撫受影響的公眾情緒,以避免使情況進一步惡化。
4. 建立專業團隊:醫院需要建立一支專業的輿情管理團隊,包括法務、公關、醫療專業等,協同工作,制定輿情應對方案和措施,以便更好地面對各種突發事件。
5. 立即采取行動:如果發生了輿情事件,醫院應該采取迅速應對,不要拖延時間。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解決問題,并保持對相關人員信息的溝通。
6. 向公眾道歉并承擔責任:在輿情事件中,如果醫院犯有過失或是出現了問題,應當立即向公眾道歉,并主動承擔造成的責任,并采取措施防止類似問題在未來發生。
7. 透明公開:醫院應該及時向公眾公開信息和事實,透明公開。如有必要,開展公眾聽證會,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更好地應對輿情事件。
八、醫院處置費用包括哪些?
醫院處置費是按床位收取,主要由醫療污水、醫療廢物等組成。
一般床位費醫保報銷的,如果住雙人病房或單人病房,床位費超過醫保報銷范圍的費用要自己承擔,例如住院床位費醫保每天報40元,而你位雙人病房收費每天70元,那多出的30元就要自己付費了。
九、醫院處置室設置標準?
處置室設置標準 室內三面光潔,為污物分類、處置的地方。一般在治療室近處。作為污染的體溫表、針灸針、壓舌板、外科換藥器械等一切醫療物品的處置之所,已用過的醫療物品按四類分類消毒,盛放在有蓋容器內并標記,醫療廢棄物消毒后及時毀形、登記并規范處置。
室內設處置柜(內盛消毒液、量杯、手套等外用物品)、處置臺、洗手池、干手設備、洗手示意圖清洗池等。
十、醫院怎么處置醉酒人員?
在醫院內部,要呼叫安保人員,在患者就醫的過程中,要求安保人員陪同,一般來講1~2位安保人員比較合適,人數過多會引起不必要的解釋,反而會產生其他的問題。
對一些患者的言語和行為已經影響醫護行為的實施,安保人員勸阻無法保證順利進行,對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情況下,一定要報警,不要怕給我們人民警察添麻煩,這是在保證醫護人員的安全,減少醫院的損失和不良的社會效應,所以必要的時候一定要報警備案。在患者擾亂醫療措施,并且對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一定要在警方的監督下,將患者進行保護性約束直到他酒醒。
保護性約束可以是捆綁患者,將患者隔離在安全環境下,保證患者安全的同時,也保護周邊人身與財產的安全。大家一定要記住,要在警方的監督下進行;因為如果是捆綁患者的話,患者掙扎會容易造成皮膚組織損傷,這樣的話,醫院私自的行為很容易造成故意傷害患者,相當于“私刑”,被患者投訴乃至訴諸法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