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污染是什么? 化學品污染屬于什么污染?
一、固體廢物污染是什么?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產品邊角廢料、已報廢新產品、喪失實際利用價值或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為所有人拋棄的呈固態或半固態狀態的物品、物質。
固體廢物主要來源于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
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從其對各環境要素的影響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對水體的污染。
固體廢物投入水體,影響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
排入海洋的廢物會在一定海域造成生物的死區。
廢物堆積或垃圾填埋場,經雨水浸淋,滲出液和濾瀝亦會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2)對大氣的污染。
固體廢物中的尾礦、粉煤灰、干污泥和垃圾中的塵粉會隨風飛揚,污染大氣。
許多固體廢物本身或者在焚化時,會散發毒氣和臭氣,危害人體健康。
(3)對土壤的污染。
固體廢物及其滲出液和濾瀝所含的有害物質會改變土壤性質和土壤結構,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有礙植物根系生長,或在植物體內積蓄,通過食物鏈影響到人體健康。
許多種固體廢物所含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除通過生物傳播外,還以水汽為媒介傳播和擴散,危害人體健康。
二、化學品污染屬于什么污染?
化學性污染主要是指農用化學物質、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容器和工業廢棄物的污染,汞、鎘、鉛、氰化物、有機磷及其他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由于化學物質(化學品)進入環境后造成的環境污染。即因化學污染物引起的環境污染。
這些化學物質有有機物和無機物,它們大多是由人類活動或人工制造的產品,也有二次污染物。
按帶來的損害,化學污染主要分為環境荷爾蒙類損害,致癌、致畸、致突變化學品類損害,有毒化學品突發污染類損害等類型。
三、固體廢物的污染危害有哪些?
瀉藥石油行業尤其是在一線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在不可控環境污染行為。在生產進行中,廢棄物主要是以液態為主,比如廢棄鉆井泥漿、壓裂返排液、含油污水等;至于固體廢棄物,則主要是一些廢棄的消耗品,比如說鉆頭,廢棄油管,報廢的工具等等。就我了解的情況,有些廢棄的工具都是廠家回收的,對于一些是在沒法回收的廢棄品,就只能當廢鐵賣了。
四、固體廢物污染的種類有哪些?
固體廢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丟棄的固體和泥狀的物質稱之為固體廢物,簡稱固廢。
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的種類很多,通常將固體廢物按其性質、形態、來源劃分種類。如按其性質可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按其形態可分為固體的(塊狀、粒狀、粉狀)和泥狀的;按其來源可分為礦業的、工業的、城市生活的、農業的和放射性的;固體廢物還可分為有毒和無毒的兩大類。有毒有害固體廢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放射性和傳染性的固體、半固體廢物。固體廢物處理技術涉及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等多種學科,固體廢物在填埋和投棄海洋之前尚需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在我國城市中,開始倡導對生活垃圾的分類置放,就是為了便于處理、減輕廢物污染壓力。五、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有哪些規定?
一、“三化”原則
“三化”原則是指對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采用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戰略。
1.減量化:減量化意味采取措施,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最大限度地合理開發資源和能源,這是治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首先要求和措施。
就我國而言,應當改變粗放經營的發展模式,鼓勵和支持開展清潔生產,開發和推廣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就產生和排放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而言,法律要求其合理地選擇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資源,采用可使廢物產生量最少的生產工藝和設備。
2.資源化:資源化是指對已產生的固體廢物進行回收加工、循環利用或其他再利用等,即通常所稱的廢物綜合利用,使廢物經過綜合利用后直接變成為產品或轉化為可供再利用的二次原料,實現資源化不但減輕了固廢的危害,還可以減少浪費,獲得經濟效益。
3.無害化:無害化是指對已產生但又無法或暫時無法進行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進行對環境無害或低危害的安全處理、處置,還包括盡可能地減少其種類、降低危險廢物的有害濃度,減輕和消除其危險特征等,以此防止、減少或減輕固體廢物的危害。
二、全過程的管理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對固體廢物的產生、運輸、貯存、處理和處置的全過程及各個環節上都實行控制管理和開展污染防治工作,這一原則又形象地被稱為從“搖籃”到“墳墓”的管理原則,固廢環境管理是一項集體活動,廢物產生者、承運者、貯存者、處置者和有關過程中的其他操作者都要分擔責任。
三、固廢分類,優先管理危險廢物的原則
固體廢物種類繁多,危害特性與方式各有不同,因此,應根據不同廢物的危害程度與特性區別對待,實行分類管理。
《固廢法》中第三章第二節明確規定:政府經濟主管部門負責工業固廢產生,運輸貯存、綜合利用的管理,促進清潔生產。環境主管部門負責監督工業固廢可能產生和產生的污染環境行為,杜絕工業固廢向環境排放。
《固廢法》中第三章第三節對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的防治,明確了人民政府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責任,并且明確了建設部門對清運建筑垃圾的責任。
對含有特別嚴重危害性質的危險廢物,實行嚴格控制的優先管理,對其污染防治提出比一般廢物的污染防治更為嚴厲的特別要求和實行特殊控制,在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對危險廢物的污染防治專辟一章,做出嚴格的特別規定,來體現優先管理的原則。
四、鼓勵集中處置的原則
根據國內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經驗,對固體廢物的處置,采取社會化區域性控制的形式,不但可以從整體上改善環境質量,又可以較少地投入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還利于監督管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國家鼓勵支持有利于保護環境的集中處置固體廢物的措施,集中處置的形式多樣,其中主要是建設區域專業性集中處置設施,如醫療垃圾集中焚燒爐及危險廢物區域性專業處置場所等。
六、針對固體廢物污染有哪些管理措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bai,固體廢物污染也成了一大問題。固體廢棄物隨意丟棄、堆積如山,不僅影響市容、而且污染環境。現在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妥善處理廢物、防治污染的辦法,而固體廢物的資源化無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變廢為寶
固體廢物具有鮮明的時間和空間特征,是在錯誤時間放在錯誤地點的資源。如果用恰當的方法處理,完全可以變廢為寶。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南方水處理公司從污水淤泥中提煉和制造了2塊寶石,一塊較輕,呈暗灰色,嵌在一個如同瑪瑙和珍珠的銀色飾物上;另一塊呈褐色,飾在金別針上。該公司已同英國經營珠寶的拉特納公司的銷售經理就這種寶石的銷售進行了商談。不久的將來,人們會在商店里看到這種漂亮而別致的寶石。
事實證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垃圾及其他“三廢”(廢物、廢氣、廢水)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各國開始對它們進行“資源化”處理,變廢為寶,從中回收“可利用資源”,取得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例如,1988年美國回收廢舊物品行業的收入為48億美元,1989年增加到60億美元。中國在過去40年里從各種廢棄物中回收的再生資源總量達2.5億噸,價值720億元。
長期以來,各國處理垃圾的方法是露天堆放、圍隔離堆、填埋、焚化和生物降解。據美國試驗表明,燃燒1噸垃圾大約能發出525千瓦時的電,并使垃圾量減少75%~90%。因此,不少發達國家建立了許多垃圾發電廠。目前,美國約有160座,正在興建或計劃興建的還有100多座。1990年日本用于處理垃圾的費用達1.4百萬日元。東京地區計劃在3年內將重新整頓和開辟垃圾處理場所。目前全日本共有1800個垃圾焚燒場,其中,只有90個能生產出轉化能源,而且只有41個將生產的垃圾能源賣給電力公司。
但是,這些方法大部分受各種因素的限制,在處理過程中會造成二次污染。歐共體委員會估計,12個成員國的520座垃圾焚化廠每年排放塵埃2.5萬噸,鉛570噸,氧化氫144噸,汞68噸,鎘31噸,嚴重污染生態環境。因此,人們開始將垃圾作為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的探索。
廢舊物資,如人們生活中的廢棄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一直是污染環境的重要原因,人們將其作為重要負擔。實際上,廢舊物資是個“寶”,只要收集起來,進行加工,再生利用,就可以變為社會財富,既節約了自然資源,又防止造成公害。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報道,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制造新塑料袋所需能源是回收塑料袋的3倍,即新制造1噸聚乙烯塑料袋需要1106億焦耳的熱能,而回收同樣重量的塑料袋只消耗353億焦耳的熱能。而且,制造1噸塑料袋產生4034千克二氧化碳,回收1噸塑料袋只產生1773千克二氧化碳;前者消耗水143.9噸,后者消耗水16.8噸,前者是后者的8倍。制造1噸新塑料袋所產生的二氧化硫61千克,回收的僅為18千克;前者產生的氧化氮為21千克,后者為9千克。回收1噸塑料袋還比制造1噸新的要節省1.8噸燃料油。
為便于綜合利用,各國都分類回收廢舊物資。瑞典人倒垃圾時,將玻璃瓶扔進草綠色的大鐵罐里;廢舊電池扔進馬路旁電池形狀的火紅色大鐵筒里;廢鐵器扔進專用集裝箱;廢紙捆起來定期交運。美國將垃圾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分堆集中在路邊等待收走;超級市場設有金屬罐回收機,顧客將空罐投入后,可獲得一張收據,在指定商店兌換現金,如一次投入10個空罐,還可獲得一張能廉價購買食品的優待券。
在加拿大,公園及游客常到之處都放著幾種淺藍色的子彈形大膠筒,分別回收廢報紙、罐頭盒、玻璃瓶等。英國倫敦有26個“再循環中心”,在一些地區專設回收廢報紙、破舊衣服、玻璃瓶、鐵皮罐等的垃圾筒。
德國專設回收塑料的垃圾筒,法國專設回收玻璃瓶的垃圾筒。澳大利亞穆斯曼公園從1992年10月起,為居民設置“電子垃圾桶”。它在旁邊裝有電子線路系統。當清潔人員把其中的廢物倒進垃圾車時,垃圾車就會發出無線信號,該系統就會“回話”,垃圾車上的電腦便能辨別“百寶箱”是誰家之物,并打出取款單送到住戶手中。一些工廠還利用這些廢舊物資,生產各種再生產品。
日本北海道地區技術中心從稻草灰中提煉出一種粒子,經高溫加工成新型陶瓷,可制造汽車發動機和人工心臟。日本每年還將3000萬噸的爐渣通過冷卻處理制成建筑材料和優質水泥原料,用于建筑、雕塑等。
美國杜邦公司和北美廢物處理公司建立了回收利用廢塑料的聯盟,在芝加哥和費城開辦了垃圾管理中心,每個中心回收10萬噸舊塑料瓶,再制成公園長椅和公路隔離路障之類的產品。美國勃朗寧—費里斯公司向140萬個住戶收集垃圾中的廢舊物資,將其制成織地毯用的纖維和被褥的保暖襯里。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所屬的西方電氣公司,每天處理大約25卡車垃圾,從線路組件中提取黃金,從焊料中提取白銀,從舊電話開關中提取鋅,將碎塑料制成籬笆樁柱和花盆。美國經回收后再生產的產品琳瑯滿目,包括纖維制品、洗滌劑、人造木材……幾乎應有盡有。
綜合利用“三廢”使“廢物”資源化,已成為當前許多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許多企業通過綜合加工,綜合利用;回收加工,分離回用;廠間合作,掛鉤互用;深度加工,徹底利用等辦法,使有些金屬和無機物質不再被排入河流而浪費掉,并且能成為有價值的副產品。
只有當人們不再把河流作為任意使用的污水溝,擺脫了那種把物質簡單地看做僅供消費的觀點后,工業生產才會遵循“利用—分解—儲存—再利用”的客觀規律,人類才能真正確立綜合利用的觀點。
例如,德國正從鋼鐵生產的酸溶液中回收有用的硫酸,從罐頭工業廢棄物中回收可供銷售的醋,從造紙業廢液中回收化學藥品供再利用,從而減少現代化造紙廠排污物的90%。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一家公司先用磁鐵把含鐵的金屬從垃圾中吸出來,然后按1噸普通家庭廢物、1噸黏土和300升水(或污水)的比例組成混合物,經絞碎,擠壓成如同玻璃彈子的小球,經過1200℃的高溫烘烤、冷卻,制成輕質建筑材料,將其加入水泥中,制成的水泥塊比普通的輕1/3,但一樣堅固,而且具有良好的聲學和保溫性能。
美國科學家運用遺傳工程技術培育細菌,把垃圾中的纖維素加工成酒精,經蒸餾純化,就可作燃料用。日本一家研究機構利用合成沸石催化劑,從廢塑料中高效率地生產燃料油,該項技術已獲日本專利。另一家研究機構利用酶發酵與膜分離技術,從低濃度淀粉工業廢液中制取濃度為50%左右的乙醇。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國家的政府已制訂有關的法律,規定對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實行減免稅收,提供信貸等優惠政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于1989年9月30日頒布法律,要求所屬各市縣廣泛回收垃圾中的有用資源,5年內要把垃圾量減少25%。加拿大多倫多市規定,從1991年起,該市的4家日報必須至少利用50%的再生紙,否則它們設在街道的自動零售報箱將被取締。該市每月能回收3750噸舊報紙,每回收1噸舊報紙就能少砍伐19棵樹。這意味著其僅回收舊報紙一項,每年就能少砍伐85.5萬棵樹。
實踐證明,利用廢舊物資作為資源來生產產品,比之開發礦產和生物資源來生產同樣的產品,往往投資少,資金回收期短,而且能消除污染,改善環境。
美國《幸福》雜志指出:“垃圾堆里有黃金!”它已越來越受到企業家們的重視和關注。一個以利用廢舊物資為中心的新行業正在世界各地興起,開始成為世界環境保護中的一股巨大洪流。
長期以來,固體廢物大多被傾倒入海,或就地填埋,這些方法給環境留下了許多隱患。現在廣泛應用的除了簡單的粉碎、分類等物理方法,還有化學和生物處理技術。這些新方法可以減少污染,還可以回收一部分資源。
采用化學方法使固體廢物發生化學轉換從而回收物質和能源,是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的有效技術。煅燒、焙燒、燒結、溶劑浸出、熱分解、焚燒等都屬于化學處理技術。
(1)煅燒:煅燒是在適宜的高溫條件下,脫除物質中二氧化碳和結合水的過程。煅燒過程中發生脫水、分解和化合等物理化學變化。例如,碳酸鈣渣經煅燒再生石灰。
(2)焙燒:焙燒是在適宜條件下將物料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低于其熔點),使其發生物理化學變化的過程,根據焙燒過程中的主要化學反應和焙燒后的物理狀態,可分為燒結焙燒、磁化焙燒、氧化焙燒、中溫氯化焙燒、高溫氯化焙燒等。
(3)燒結:燒結是將粉末或粒狀物質加熱到低于主成分熔點的某一溫度,使顆粒黏結成塊或球團,提高致密度和機械強度的過程。為了更好地燒結,一般需在物料中配入一定量的熔劑,例如石灰石、純堿等。
(4)溶劑浸出:使固體物料中的一種或幾種有用金屬溶解于液體溶劑中,以便從溶液中提取有用金屬。這種化學過程稱為溶劑浸出法。按浸出劑的不同,浸出方法可分為水浸、酸浸、堿浸、鹽浸和氰化浸等。溶劑浸出法在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有用元素中應用很廣泛,如用鹽酸浸出固體廢物中的鉻、銅、鎳、錳等金屬,從煤殲石中浸出結晶三氯化鋁、二氧化鈦等。
(5)熱分解(或熱裂解):熱分解是利用熱能切斷大分子量的有機物,使之轉變為含碳量更少的低分子量物質的工藝過程。應用熱分解處理有機固體廢物是熱分解技術的新領域。通過熱分解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從有機廢物中直接回收燃料油、氣等。適于采用熱分解的有機廢物有廢塑料(含氯者除外)、廢橡膠、廢輪胎、廢油及油泥、廢有機污泥等。
(6)焚燒:焚燒是一種高溫熱處理技術,即以一定的過剩空氣量與被處理的廢物在焚燒爐內進行氧化燃燒反應,廢物中的有害毒物在高溫下氧化、熱解而被破壞。這種處理方式可使廢物完全氧化成無毒害物質。焚燒技術是一種可同時實現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技術。
焚燒法可處理城市垃圾、一般工業廢物和有害廢物,但當處理可燃有機物組分很少的廢物時,需補加大量的燃料。一般來說,發熱量小的垃圾不適宜焚燒處理;發熱量大于5000千焦/克的垃圾屬高發熱量垃圾,適宜焚燒處理并回收其熱能。
-------------------------------內容來源baidu回答--------------------------非原創-------------
七、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出臺背景?
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保障公眾健康,維護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八、如何增強做好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
固體廢物的危害表現在:
1、侵占土地 固體廢物不像廢氣、廢水那樣到處遷移和擴散,必須占有大量的土地。城市生活垃圾如不能得到及時處理和處置,將會占用農田,破壞農業生產,以及地貌、植被、自然景觀等。
2、污染土壤 固體廢物如果處理不當,有害成分很容易經過地表徑流進人土壤,殺滅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土壤的結構,從而導致土壤健康狀況惡化。
3、水污染 大量的固體廢物直接向江河湖海傾倒,不僅減少了水域面積,淤塞航道,而且污染水體,使水質下降。固體廢物對水體的污染,有直接污染地表水,也有的下滲后污染了地下水。
4、大氣污染 固體廢物向大氣飄散 固體廢物在收運、堆放過程中未作密封處理,有的經日曬、風吹、雨淋、焚化等作用,揮發了大量廢氣、粉塵;有的發酵分解后產生有毒氣體,向大氣中飄散,造成大氣污染。
5、影響市容環境衛生 固體廢物在城市里大量堆放而又處理不妥,不僅妨礙市容,而且有害城市衛生。城市堆放的生活垃圾,非常容易發酵腐化,產生惡臭,招引蚊蠅、老鼠等滋生繁衍,容易引起疾病傳染。
九、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原則是什么?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原則。
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十、什么化學品污染水資源?
水體的化學物質污染包括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減少,溶解鹽類增加,水的硬度變大,酸堿度發生變化或水中含有某種有毒化學物質等。
造成水體水質、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體底泥質量惡化的各種有害物質(或能量)都可叫做水體污染物。水體污染物從化學角度四大分別是
1 、無機無毒物:酸、堿、一般無機鹽、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
2 、無機有毒物:重金屬、砷、氰化物、氟化物等。
3 、有機無毒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
4 、有機有毒物:苯酚、多環芳烴、PCB 、有機氯農藥等
需氧污染物水體污染地表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不低于4毫克/升。水體中所含的碳氫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有機化合物中水中微生物等作用下,最終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等簡單的無機物,同時消耗大量的氧;而水體中的亞硫酸鹽、硫化物、亞鐵鹽和氨類等還原性物質,在發生化學氧化時,也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這些物質就統稱為需氧污染。水中溶解氧的下降,勢必影響魚類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水質惡化。
重金屬,特別是汞、鎘、鉛、鉻等具有顯著和生物毒性。它們在水體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只能發生各種形態相互轉化和分散、富集過程(即遷移)。
重金屬污染的特點是
(1)除被懸浮物帶走的外,會因吸附沉淀 作用而富集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成為長期的次生污染源。
(2)水中各種無機配位體(氯離子、硫酸離子、氫氧離子等)和有機配位體(腐蝕質等)會與其生成絡合物或螯合物,導致重金屬有更大的水溶解度而使已進入底泥的重金屬又可能重新釋放出來。
(3)重金屬的價態不同,其活性與毒性不同。其形態又隨pH和氧化還原條件而轉化。
一般有機物工業廢水a油類 油類已成為水體,特別是海洋污染的主要物質。石油進入水體,除了〖揮發一部分外,在水面形成油膜(低分子烴類可溶于水),由于風浪 作用,又可生成乳化油(其油滴平均直徑約0.5~25微米)。油能粘住魚卵和魚,降低孵化率并使魚畸形、死亡。
b 酚類 屬于可被天然分解的有機物。其分解速度取決于其結構(單元酚分解較二元酚、三元酚易)、初始濃度、微生物條件、溫度、曝氣條件等因素,酚類生物分解最適宜的水溫是15~25℃。 c 氰化物 天然水體對氰化物有較強的自凈作用。我國各地有氰電鍍廢水含氰經常為30~35毫克/升;某些焦化廠粗苯和純苯分離水含氰1~96毫克/升;化肥廠煤氣洗氣水含氰180毫克/升。
酸堿及一般無機鹽類:
酸主要來自礦坑廢水、工廠酸洗水、硫酸廠、粘膠纖維、酸法造紙等,酸雨也是某些地區水體酸化的主要來源。堿主要來自造紙、化纖、煉油等工業。酸堿污染不僅可腐蝕船舶和水上構筑物,改變水生生物的生活條件,還可大大增加水的硬度(生成無機鹽類),影響水的用途,增加工業用水處理費用等。
植物營養物植物營養物主要指氮、磷化合物。主要業源是化肥、農業廢棄物、生活污水和造紙制革、印染、食品、洗毛等工業廢水。植物營養物污染主要表現為水體富營養化。水體營養化程度與磷、氮含量關,磷的作用大于氮。一般業說,總磷和無機氮分別超過20毫克/米3,300毫克/米3,就可以認為水體處于富營養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