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是屬于生態破壞還是環境污染?
一、赤潮是屬于生態破壞還是環境污染?
赤潮是由于人類向海洋排放了大量的富營養化物質,主要是磷從而導致海藻大量繁殖,極大消耗水中溶解氧,從而造成海洋生物缺氧而死。因此這是由環境污染導致的生態破壞。
赤潮,又稱紅潮,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類”或“紅色幽靈”。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生態現象。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紅色,主要包括淡水系統中的水華,海洋中的一般赤潮,近幾年新定義的褐潮(抑食金球藻類),綠潮(滸苔類)等。
“赤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單細胞生物。根據引發赤潮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海水有時也呈現黃、綠、褐色等不同顏色。
二、石油泄漏是屬于環境污染還是生態破壞?
屬于環境污染,石油一旦泄漏到大地或海洋里它會給自然環境,尤其是海洋帶來巨大污染。對鳥類,魚類植物造成的污染相當大,它會破壞整個海洋的生態平衡。
1、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在地下巖層中會有一些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會伴隨著鉆井所產生的礦渣一起被帶到地面上,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環境污染。
2、鉆井液體材料污染,一般為高分子材料,這種材料不易降解,能夠長時間殘留在地下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3、石油運輸過程中,如果發生事故,往往都會伴隨著石油泄漏。一旦發生泄露事故給環境帶來的污染是非常9嚴重的。
三、沙塵暴屬于環境污染還是生態破壞?
沙塵暴是地表環境惡化的結果,是荒漠化的標志。是指強風從地面卷起大量沙塵,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發性和持續時間較短特點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災害性天氣現象。
其中沙暴是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他細顆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在極有利的大尺度環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強垂直風速、風向切變及熱力不穩定層結條件下,引起鋒區附近中小尺度系統生成、發展,加劇了鋒區前后的氣壓、溫度梯度,形成了鋒區前后的巨大壓溫梯度。
在動量下傳和梯度偏差風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層風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塵,形成沙塵暴或強沙塵暴天氣。
四、亂砍亂伐屬于環境污染還是生態破壞?
森林功能的多樣化與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但由于在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的深入影響,使得森林資源破壞情況越來越嚴重,亂砍亂伐對環境有危害
亂砍亂伐對環境的危害主要有:
1.降低森林覆蓋率,減低森林的環境功能,破壞生態平衡;
2.破壞植被,增加水土流失的損害、山體滑坡危險的幾率,還可能引發泥石流等災難;
3.城市亂砍亂伐,會減低降低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的凈化空氣的功能;
4.亂砍亂伐,有害景觀,破壞綠色環境,減低空氣吸塵的空氣凈化器功能。
5.亂砍亂伐可導致產生水災。綠色植被破壞之后,地表毫無涵水功能,所有的雨水都由高處向低處直沖而下,導致山洪暴發。洪水直瀉還帶來水土流失,沖走地表的有機土壤,使之成為不毛不育之地。洪水所帶走的泥沙則進一步淤塞河道,使河流的瀉洪功能降低甚至喪失。
6.亂砍亂伐,會導致土地荒漠化,使沙塵暴頻繁出現。
五、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屬于什么事件?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都屬于事故災難。
所謂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是指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以及受意外因素的影響,或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或破壞,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經濟與人民財產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突發性事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