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論文(試述貴州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
一、試述貴州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
(1)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引的貴州發展之路。貴州通過發展綠色經濟,打造綠色家園。完善綠色制度,筑牢綠色屏障。加強綠色宣傳,培育綠色文化等于途徑,探索出一條速度快,質量高、百姓富與生態美的綠色發展之路。
(2)以解決環境問題為重點的污染防治工作。針對貴州結構性生態環境問題和行業發展帶來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理等嚴峻的現實問題,貴州省委、省政府需要采取較真碰硬舉措,堅持鐵腕治污,集中力量打好藍天、碧水、凈土、固廢處理、鄉村環境整治的五場保衛戰役。同時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體系與制度,提高“廢物”的利用率,變廢為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3)守牢“兩條底線”為指導的生態系統保護貴州保護生態環境上,始終堅守發展底線和生態底線。加強生態系統的保護與維修,重點開展十大生態修復試點等工程建設,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荒漠化綜合治理等生態工程建設,力圖構建生態廊道,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推進生態系統與產業的協調發展,實現美富共贏。
(4)以強化制度落實為舉措的生態環境監管體制①首先,健全生態環境工作機制,統籌推進生態環境監管各項工作,形成共商、共促的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合力。其次,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②全面實行和(湖)長制,出臺多個率先全國的地方性法規與制度。③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相關制度,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出臺“兩把利劍”“兩個問責”,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問責,環境督察全覆蓋。
二、中國在全球生態環境中面臨哪些挑戰論文?
中國在全球生態環境中面臨的挑戰有:
一、是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中國政府已在控制工業和生活點源水污染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在非點源(NPS)污染控制方面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包括化肥、農藥的不當使用所帶來的污染以及大規模畜牧業生產設施的排放。研究機構指出,中國必須在現有規劃基礎上加大對供水、節水設施的投資力度,否則到2030年,供水缺口可能高達200億立方米。
二、是大氣污染控制工作盡管已經取得了進展,但依然面臨重大挑戰。中國500個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空氣質量標準。雖然工業排放在過去幾年已經穩定,但隨著私人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汽車尾氣形成了新的污染源。
三、是固體廢棄物管理成為中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中國目前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約占世界總量的25%。“十一五“期間,中國在城市固體廢棄物安全處置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但依然滿足不了需求。
四、是自然災害及其導致的經濟損失嚴重。在過去的50年內,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因素導致中國所遭受的自然災害和經濟損失不斷增加。地震、臺風、洪水、干旱導致了前所未有的損失,并且各種風險還表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
五、是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下降、森林資源總量不足等問題日益突出。中國政府已經在造林和林地恢復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森林質量普遍較低;由于農業、城市建設和其他用途對土地的需求,林地被轉為其他用地的壓力依然很大。
三、求一篇關于汽車尾氣污染的論文?
誰該為汽車尾氣污染買單治理汽車尾氣不是整車廠商一家的責任。各級政府、零部件廠商、石油企業都應扮演好相應角色 2006年已經和我們揮手作別,在這一年,北京市以241個“藍天”超額完成了環保任務。不過,換一個角度看,環保前景似乎并不樂觀。2006年12月13日,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更好的空氣質量”大會上,公布了一份亞洲城市大氣污染“黑名單”,北京位居榜首。不僅如此,報告還指出,亞洲每年有53.7萬人死于空氣污染,汽車尾氣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一時間,中國大大小小的整車廠商再次成為矛頭指向的焦點,各種議論、指責鋪天蓋地而來。難道環境惡化真是整車廠商惹的禍? 整車廠商:跳進黃河洗不清 隨著汽車制造業分工的日益精細化,全球各汽車廠商基本上都與零部件廠商進行了拆分,開始采用全球采購模式。中國汽車工業雖然起步較晚,但也緊跟世界潮流,繼承了這種分工模式。這樣一來,中國的整車廠商更多扮演著組裝者的角色,使用來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組裝產品,而非我們所理解的真正生產者。 就像我們請裁縫做衣服一樣,如果衣服洗了兩次就縮水了,難道我們要怪罪裁縫的手藝不好么?自然,整車廠商也不應獨自承擔汽車尾氣污染的罪責。然而,在大多數人眼中,汽車產品出自整車廠商,尾氣污染問題也就必須由整車廠商負責。殊不知,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本土整車廠商已經越來越多地將自己的產品送出了國門。在接受歐美等發達國家嚴格的排放認證過程中,中國車并沒有被人家趕回來。這說明什么?我們的整車廠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可以制造出降低污染程度、符合國外排放標準的產品。既然如此,把所有污染責任推給整車廠商,真是讓他們感覺比竇娥還“冤”。 當然,整車廠商也不能說沒有一點責任。由于中國消費者目前對環保要求并不關注,中國政府的政策要求也并不強硬,整車廠商為降低成本、提高利潤,自然是怎么省錢怎么來。這也就導致了整車廠商對環保方面的要求不高,其產品品質只能“達標”,難以“優秀”。 各級政府: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頭難 如果要排隊論責任,各級政府難辭其咎。雖然中國各級政府都出臺了相關政策,強調要加強環保,但大多數政策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缺少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這樣一來,汽車尾氣的環保就成了一句口號——“喊的人多,做的人少”。其實,政府也想搞好環保,但其也有自己的苦衷。一方面,為加快經濟發展速度,如果過多限制汽車消費,導致城市化水平無法快速提升,政府的政績便很難體現;另一方面,近年來,汽車產業已成為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其產業鏈巨大,各級政府沒有理由不支持其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面臨著“管”與“保”的兩難選擇。所謂“管”,就是不斷提高汽車的環保要求,通過技術壁壘淘汰技術能力較差的廠商。但是,與外國品牌相比,中國本土汽車廠商在技術實力方面并不占優勢,一旦政策要求過于嚴格,很多企業都不得不關門歇業,民族汽車工業難免受到較大沖擊。不得已,政府只能在環保方面讓步,給予本土汽車廠商一定的“保”。但是,這同樣會產生問題。去年,國家要求各地方政府取消“禁小”政策,以支持本土汽車工業發展,但有些地方政府以國產微型小汽車不符合地方環保標準為由,公開抵抗中央政策。如此一來,政府陷入進退兩難。目前,雖然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出臺了一些環保政策,但大多都是經過多方權衡后的結果,效果堪憂。 國產零部件:尚難達到更高環保要求 中國汽車產品尾氣排放問題之所以一直以來沒有得到較好解決,零部件制造商也有責任。奇瑞、吉利等一批新興汽車廠商的崛起,標志著國內整車制造的整體水平已經有了較大提升,但與國際汽車大鱷相比,仍有明顯差距。這種差距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國內的零部件制造水平上。一位業內人士曾經慨嘆:什么時候中國的零部件工業可以躋身國際水平,中國的整車產品也就真的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揚眉吐氣了。可以說,零部件行業在環保方面的發展前景,決定了中國汽車業在環保方面的發展速度。 不過,由于多年來中國汽車業一直“重整車、輕零件”,導致中國汽車零部件廠商的發展舉步維艱。除少數國內廠商在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中占有一定優勢外,市場份額大多被海外廠商所占據。因此,要想保護民族汽車工業,首先要保護汽車零部件工業。只有當我們本土的零部件廠商實力增強后,中國的整車廠商才能制造出高質量的產品,中國政府也才能毫無顧忌地提高環保政策要求。 中國零部件廠商的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更少不了整車廠商的幫助與合作。唯有如此,零部件制造商才有可能擺脫現有困境,全身心投入到環保技術研發中來。 燃油環節:油品質量是環保關鍵 隨著2007年7月1日全國統一實行國Ⅲ排放標準的日子一天天臨近,越來越多的人對油品質量能否全面達標投入了更多關注。國內汽油、柴油質量與國際水平相比差距較大,在使用過程中燃燒效率低、油耗大、動力性不高,這會影響尾氣排放水平。相關調查顯示,國內6%的汽車故障是油品問題直接引起的,50%是由燃油質量問題間接引發的。國際整車廠商在汽車研發階段,會從全球各地采集油品進行試驗。在進行全面試驗之后,一些國外廠商對來自中國的油品表示失望。可以說,中國的油品質量不高是造成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的重要原因。 我們的石油企業借口全球能源緊缺,持續抬高油價,一方面將負擔轉嫁給消費者,另一方面,卻享受著政府的補貼。的確,我們的石油企業在“量”上已經走上國際大舞臺,但在“質”上,卻與國際標準相去甚遠。如此一來,受傷的是環境,受害的是消費者。 燃油生產不達標,實施歐Ⅲ也好,歐Ⅳ也罷,都是枉談。 楊 洋管理咨詢顧問 汽車尾氣對人體的危害 汽車尾氣是空氣污染的重要因素。汽車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氧化氮以及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其他固體顆粒,尤其是含鉛汽油,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1943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市,250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后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物質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后來,人們稱這種污染為光化學煙霧。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中毒、呼吸衰竭而死亡,后者使全市3/4的人患病。這就是在歷史上被稱為“世界八大公害”和 “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之一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也正是這些事件,使人們深刻認識到了汽車尾氣的危害性。誰該為汽車尾氣污染買單。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