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工程折舊年限(環保工程折舊年限規定)
一、新稅法折舊年限,環保設備的折舊年限?
固定資產的殘值率是5% 1、 內資企業5% 2、 外資企業10%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 房屋、建筑物,為20年; (二) 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 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四) 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 電子設備,為3年。
二、工程機械折舊年限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屬于國家法律一級的規范,其規定只要該法律部廢止,就一直按照這個執行,現在還沒有廢止,所以2012年繼續按這個執行
三、加速折舊方法最高折舊年限?
一年。稅法一般不允許加速折舊。
四、茶樹折舊年限?
林木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為10年;
五、折舊年限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屬于國家法律一級的規范,其規定只要該法律部廢止,就一直按照這個執行,現在還沒有廢止,所以2011年繼續按這個執行。
六、設備折舊年限?
正兒八經算一下,空調折舊年限就按稅法最低的來。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因此,電腦折舊年限不少于3年,空調
、辦公桌折舊年限不少于5年
,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采取直線 5%的殘值率.(單價在2000元以上)因此,空調、辦公桌椅屬于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折舊年限為5年;電腦屬于電子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 現行稅法規定,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一經確定,不得變更。就是說五年用完,每年每臺空調遞減100元,第一年666,第二年566,...,第五年266。
按照余額寶利率4%(對企業來說是非常非常低的一個ROE了)折現,假設企業馬上能拿到第一筆款項,隨便算了一下如下:
666+566/1.04+466/1.04^2+366/1.04^3+266/1.04^4 = 2 193.8245465845
就是說企業預計收入放到今天就是2200不到。
空調價格很多人已經查過了,基本上2600沒跑,還沒算安裝費和維修費,就算3000一臺,中標就虧400*3000(安裝3000臺)=1,200,000。
真の中標如中刀。
七、公房折舊年限?
出售房改房的成本價,按所售房屋的重置價格(即根據當年、當地的建筑技術和工藝水平、建筑價格、人工和運輸費用等條件,重新建造與評估對象具有相同結構、式樣、標準、質量和效用的房屋所需的費用)結合房屋成新折扣評定房屋的合理價格。
所購買房屋使用年限超過30年的,按30年計算其折扣;使用年限未超過30年的,按照有關規定計算其折扣,成本價售房年折舊率按2%計算,對于經過大修或設備更新的房屋折舊年限,按有關規定評估確定
八、it設備折舊年限?
IT設備按幾年折舊?
IT設備折舊年限為三年。IT設備是科技含量比較高的電子設備。根據國家財稅政策的規定,電子設備的折舊年限為三年,汽車等交通運輸設備的折舊年限為四年,機器機械設備的折舊年限為十年,建筑物等不動產的折舊年限為二十年
九、吊車折舊年限?
設備折舊年限是根據用途來相對比較的,一般8-10年。
十、桌椅折舊年限?
桌椅折舊是5年
辦公桌椅通常不列為設備(也就是財務帳).故在財稅中不攤提之部份.通常是在管理帳上才會有.但也不列折舊.通常只有損壞報廢.至於電腦部份就不同.要依公司固定資產管理辦法中規定.列資產之金額為多少?但若貴公司有內稽內控制度.則此部份通常涉及總務和資訊單位.必需要有兩單位共識.若列財務帳則依稅法做攤提.但通常電腦設備采購金額都不足規定.故千萬不要將非財管之物品納管其中.增加管理困擾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