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固體廢棄物監測分析技術規范(土壤和固體廢棄物監測分析技術規范最新版)
一、固體廢棄物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區別?
(1)工業(城市)廢水和固體廢物在工業(城市)廢水中,常含有多種污染物。長期使用這種廢水灌溉農田,便會使污染物在土壤中積累而引起污染。利用工業廢渣和城市污泥作為肥料施用于農田時,常常會使土壤受到重金屬、無機鹽、有機物和病原體的污染。工業廢物和城市垃圾的堆放場,往往也是土壤的污染源。
(2)農藥和化肥現代農業生產大量使用的農藥、化肥和除草劑也會造成土壤污染。如有機氯殺蟲劑DDT、666等在土壤中長期殘留,并在生物體內富集。氮、磷等化學肥料,凡未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都在根層以下積累或轉入地下水,成為潛在的環境污染物。
二、半揮發性有機物土壤監測技術規范?
1.重金屬和無機物(7項):
砷、鎘、鉻(六價)、銅、鉛、汞、鎳;
2.揮發性有機物(27項):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順-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間二甲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
3.半揮發性有機物(11項):
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熒蒽、苯并[k]熒蒽、?、二苯并[a,b]蒽、茚并[1,2,3-cd]芘、萘;
三、大宗固體廢棄物的含義,以及區別工業固體廢棄物?
大宗工業固體廢物是指我國各工業領域在生產活動中年產生量在1,000萬噸以上、對環境和安全影響較大的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尾礦、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赤泥和電石渣。
工業固體廢物(產業廃棄物)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各種廢渣、粉塵及其它廢物等。如化學工業的酸堿污泥、機械工業的廢鑄砂、食品工業的活性炭渣、纖維工業的動植物的纖維屑、硅酸鹽工業的磚瓦碎塊等。
四、土壤采樣技術規范?
土壤樣品采集技術規范土壤樣品的采集,是土壤測試的一個重要環節,采集有代表性的樣品是如實反映客觀情況,是測土配方施肥的先決條件,因此,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樣,為保證土壤樣品的代表性,必須采樣前要詳細了解采樣地區的土壤
五、雨水監測技術規范?
是指規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監測的布點與采樣、監測項目與相應監測分析方法、流域監測、監測數據的處理與上報、污水流量計量方法、水質監測的質量保證、資料整編等內容。
本規范規定了污染物總量控制監測、建設項目污水處理設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應急監測的基本方法。
六、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規范規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監測的布點與采樣、監測項目與相應監測分析方法、流域監測、監測數據的處理與上報、污水流量計量方法、水質監測的質量保證、資料整編等內容。
本規范規定了污染物總量控制監測、建設項目污水處理設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應急監測的基本方法
七、農業監測技術規范?
現代農業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也叫農業物聯網監測系統、農業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等,是托普物聯網為提高現代集約型農業生產效率,實現精細化、全方位、智能型管理提出的解決方案。現代農業物聯網遠程監測(監控)系統是將采集數據經行分析后進行的全自動監控灌溉、施肥、噴藥、降溫和補光等一系列操作,它由中央控制柜與多節點數據采集器構成兩級分布式計算機控制網絡,具有分散采集,集中操作管理的特點,系統配置可以根據要求靈活增加或減少。
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并傳到各個節點,數各個節點實現和上位機的通訊,在計算機軟件界面上可顯示所采集到環境參數的值,可進行數據設定、存貯、報警。
八、vocs監測技術規范?
答:VOCs監測技術規范:HJ732 - 2014《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
九、鐵路監測技術規范?
1.《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99)
2.《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
3.《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條文說明》(TB10601-2009)
二.路基沉降觀測斷面設置原則
1.路基沉降觀測斷面的設置及觀測斷面的觀測內容根據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質條件、地基處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載預壓等
具體情況并結合施工工期確定,同時還需根據施工核對的地質、地形等情況調整或增設。
2.觀測斷面一般按以下原則設置,同時滿足設計文件要求:
(1)路基沉降觀測斷面沿線路方向的間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勢平坦、地基條件均勻良好的路塹、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寬到100m;過渡段和地形地質條件變化較大地段應適當加密。
(2)一個沉降觀測單元(連續路基沉降觀測區段為一單元)不少于2個觀測斷面。
三.路基沉降觀測點設置原則
(1)各部位觀測點設在同一橫斷面上,這樣有利于測點看護,便于集中觀測,統一觀測頻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觀測項目數據的綜合分析。
①正線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設一個完整的沉降監測斷面,中間50m一個一般的沉降監測斷面。過渡地段監測斷面需加密。一般橋路過渡段,在距臺尾5m處各設一個完整的沉降觀測斷面,1m、20m、30m等處各設一個一般的沉降觀測斷面。涵洞等橫向構筑物,在涵洞一側(最好在填土較高一側)5m處設一個完整的沉降觀測斷面。完整的沉降監測斷面除按過渡段及距離確定外,還應選擇路基較高,或加固較深的斷面。
四、觀測元器件與埋設技術要求
測點及觀測元器件的埋設位置按設計圖進行,且標設準確、埋設穩定。觀測期間應對觀測點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施工機械的碰撞,人為因素的破壞,務必使觀測工作能善始善終,取得滿意成果。
(1)位移觀測樁:位移觀測樁采用C15鋼筋混凝土預制,斷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長度不小于1.5m,并在樁頂預埋半圓形不銹鋼耐磨測頭。邊樁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樁頂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埋置方法采用洛陽鏟打入設計深度,將預制邊樁放入孔內,樁周以C15混凝土澆筑固定,確保邊樁埋置穩定,位移觀測樁在一般路基填筑前埋設。
(2)沉降觀測樁:樁體選擇Φ20mm不銹鋼棒,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底部焊接彎鉤,待基床表層施工完成后(有堆載預壓地段在基床底層施工完成后)通過測量埋。
十、制藥廠哪些固體廢棄物為危險固體廢棄物?
那太多了,不可能一一列舉,簡單的例子:制藥過程中產生的廢渣,有可能含有一些溶劑;制藥過程中使用的活性炭;反應過程中使用的觸媒等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