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廠環評規定?
塑料是重點污染,環保是必然的。所以必須進行環評。
環評規定有哪些?
第17條 新建、改建、擴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水上設施,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建設單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擴建排污口的,應當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涉及通航、漁業水域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時,應當征求交通、漁業主管部門的意見。
建設項目的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經過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驗收,驗收不合格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三同時制度)
辦理環評需要多少錢 環評
差別很大。按照《分類管理目錄》先確定是要做報告書還是報告表,報告書收費較多、報告表收費較少;然后按照投資規模、項目區敏感程度確定編寫費用;如果是報告書的話,還需要增加評估費用。
原料改用再生塑料是否要做環評?
當然要。一般環評的辦理流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整理資料,收集資料時要列好清單,編寫環評,主要分為報告書和報告表。
2、不同行業、規模、地區的環評是不一樣的,最好讓有相關經驗的環評師來寫,評審,特指的是環評報告書。
3、環評報告書需要開評審會,環評單位需要將項目的工藝、排污、污染源、排污量、環保措施及投資等,向專家及環保局進行介紹。
4、然后專家們進行討論,得出結論,修改環評,在評審會上一般來說,都要在會議紀要里寫,本環評經修改后可以作為本項目設計和環境管理的依據,要根據修改意見來改,再交給建設方,審批,交給環評局。
什么是環評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是我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所謂環境影響評價是對可能影響環境的工程建設和開發活動,預先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價,提出環境影響及防治方案的報告,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才能進行建設的法律制度。凡在我國領域內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環境影響評價不是一般的預測評價,它要求可能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開發者,必須事先通過調查、預測和評價,對項目的選址、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以及應采取的防范措施等提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經過審查批準后,才能進行開發和建設。在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和各種污染防治的單行法律中,它是一項決定建設項目能否進行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制度。
??例如,環境保護法規定,建設污染環境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經項目主管部門預審并依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準后,計劃部門方可批準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
??
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律和有關行政法規的規定,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全面、詳細的評價。具體建設項目大體上包括:一切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或排放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的大中型工業建設項目;一切對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產生影響的大中型水利樞紐、礦山、港口、鐵路、公路建設項目;大面積開墾荒地和采伐森林的基本建設項目;對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嚴重影響,甚至造成滅絕的大中型建設項目;對各種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和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特殊地質、地貌地區產生嚴重影響的建設項目等。
??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輕度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很小的,也需要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
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大體包括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二是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環境現狀;三是建設項目對周圍地區的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和預測;四是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五是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六是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七是結論,包括下列問題: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建設規模、性質;選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環保要求;采取的防治措施經濟上是否合理,技術上是否可行;是否需要再作進一步評價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