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印染廠如何處理污水
小型印染廠如何處理污水
針對小型印染廠如何處理污水的問題,小型印染廠需要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對降低投資運行費用和保證處理效果至關重要。
小型印染廠處理污水的方法是:
(1)退漿廢水:水量較小,但污染物濃度高,其中含有各種漿料、漿料分解物、纖維屑、淀粉堿和各種助劑。廢水呈堿性,pH值為12左右。上漿以淀粉為主的(如棉布)退漿廢水,其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較好:上漿以聚乙烯醇(PVA)為主的(如滌棉經紗)退漿廢水,COD高而BOD低,廢水可生化性較差。
(2)煮煉廢水:水量大,污染物濃度高,其中含有纖維素、果酸、蠟質、油脂、堿、表面活性劑、含氮化合物等,廢水呈強堿性,水溫高,呈褐色。
(3)漂白廢水:水量大,但污染較輕,其中含有殘余的漂白劑、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鈉等。
(4)絲光廢水:含堿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數印染廠通過蒸發濃縮回收NaOH,所以絲光廢水一般很少排出,經過工藝多次重復使用最終排出的廢水仍呈強堿性,BOD、COD、SS均較高。
(5)染色廢水:水量較大,水質隨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漿料、染料、助劑、表面活性劑等,一般呈強堿性,色度很高,COD較BOD高得多,可生化性較差。
(6)印花廢水:水量較大,除印花過程的廢水外,還包括印花后的皂洗、水洗廢水,污染物濃度較高,其中含有漿料、染料、助劑等,BOD、COD均較高。
(7)整理廢水:水量較小,其中含有纖維屑、樹脂、油劑、漿料等。
(8)堿減量廢水:是滌綸仿真絲堿減量工序產生的,主要含滌綸水解物對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對苯二甲酸含量高達75%。堿減量廢水不僅pH值高(一般>12),而且有機物濃度高,堿減量工序排放的廢水中CODCr可高達9萬mg/L,高分子有機物及部分染料很難被生物降解,此種廢水屬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
不同印染廢水處理中的預處理工藝解析
目前用于印染廢水處理中的預處理工藝主要有:格柵、篩網、沉砂、調節水量及水質、降溫等。根據不同的印染廢水水質采用不同的預處理工藝,去除一部分污染物,改善廢水水質,提高后續處理單元的處理效果。
1.格柵、篩網
由于印染廢水中含有大量的布毛、線頭、纖維屑等細小的懸浮物,如梭織布的退煮漂廢水、牛仔漂洗廢水等均含有大量的細小纖維懸浮物,混合印染廢水中往往還含有許多比較大的懸浮物質,這些物質會對水泵造成損害,對主體處理造成影響。因此,在進入泵及主體構筑物之前要對其進行攔截,設置格柵攔截較大懸浮物,設置篩網攔截細小懸浮物。
2.沉砂
印染廢水中的漂洗廢水(如牛仔漂洗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泥砂物質如浮石渣,如果不對其廢水進行沉砂處理,往往會造成后續構筑物的大量積砂,也會減少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池容,降低水力停留的時間,使水力特性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導致嚴重影響廢水的處理效果,尤其會對水泵造成磨損,降低水泵的使用壽命,增加運行成本。因此在某些印染廢水處理中設置沉砂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沉砂池一般可分為: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旋流沉砂池。我公司應用最多的是平流沉砂池,主要是由于牛仔漂洗廢水中的浮石渣表面不含大量的有機物,因此沒有必要采用曝氣沉砂池或旋流沉砂池,采用平流沉砂池操作簡單,運行管理方便。
全文可以登陸
查看 希望可以幫到您了
里面主要成份是染料和印染助劑。
如果水量不是很大,可以考慮用物化方法,用聚鋁、脫色劑和聚丙烯酰胺配合處理,效果不錯,缺點是成本較高。
如果水量較大,建議物化加生化。
首先建議將水的顏色去除,使用印染廢水脫色劑就不錯,將廢水PH值調制7-8左右,添加脫色劑,攪拌均勻后添加1%的水溶液,攪拌數秒后,靜置后水就可達到非常清澈的效果,之后再結合生化系統,就可以大大節省運營的成本。
小型印染廠可以先添加脫色劑進脫色出來,處理后的廢水可以排入工業園污染廠進行集中處理
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
印染廢水的水質復雜,污染物按來源可分為兩類:一類來自纖維原料本身的夾帶物;另一類是加工過程中所用的漿料、油劑、染料、化學助劑等。分析其廢水特點,主要為以下方面。
印染廢水的另一個特點是色度高,有的可高達4 000倍以上。所以印染廢水處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進行脫色處理,為此需要研究和選用高效脫色菌、高效脫色混凝劑和有利于脫色的處理工藝。
印染行業中,PVA漿料和新型助劑的使用,使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在廢水中含量大量增加。特別是PVA漿料造成的CODCr含量占印染廢水總CODCr的比例相當大,而水處理用的普通微生物對這部分CODCr很難降解。因此需要研究和篩選用來降解PVA的微生物。
此外,因生產的間斷運行,故存在著水量水質的波動;對于大量使用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冰染料等的廢水,其化學絮凝效果相對較差。因此處理工藝要考慮這些因素,要有一定的適應水量、水質負荷變化的能力。
用于印染廢水處理的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學法(多功能混凝劑處理法、高壓脈沖電解法)等,但多數是生化為主體的生化-物化組合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