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后的廢液廢渣是怎么處理的?
一、實驗后的廢液廢渣是怎么處理的?
。題主的具體情況不清楚,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供題主參考。
我讀書時所在的實驗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玻璃器具。每次做完實驗后,用過的玻璃器具處理過廢液廢渣之后,泡半天的堿缸,撈出來用自來水清洗一下,再泡一小會酸缸,撈出來之后自來水清洗之后,再用二次水清洗兩三遍,完畢之后放鼓風干燥箱里烘干。隨后放入個人器具柜。
個人的柜子一般都很衛生,下面往往墊著錫紙之類的東西,瓶子倒扣于柜子中,不方便倒扣的瓶子(燒瓶等)蓋上玻璃塞放入柜子。
這樣處理之后,下次做實驗之后直接使用即可。
強烈不推薦在實驗之前使用水清洗瓶子。
水不容易揮發,耽誤實驗時間;容易殘留,會對實驗產生未知影響。題主問到了的水殘留會不會影響實驗,這個問題……不知道會不會影響。
正因為不知道,所以才應該杜絕水的殘留。
除非你的反應溶劑就是水。
如果一定要清洗,那就用你將要使用的反應溶劑涮一涮,反正盡量不用水。
如果出現玻璃瓶子使用緊張的情況,就是沒時間泡堿缸、沒時間烘干,那就用上一步反應使用到的溶劑清洗幾遍。
比如你上一步使用的溶劑是DMF,如果下一步反應溶劑還是DMF,那就DMF清洗幾遍之后直接使用;如果不是DMF,我一般的做法是DMF清洗掉反應殘留物,再用THF清洗掉DMF,再用吹風機吹干THF……這種處理方式不如泡堿缸,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很有用。這些都是經驗之談,并非實驗操作規程,僅供參考。
二、混凝土攪拌站廢水廢渣怎么處理?可以回收再利用嗎
在實際回收應用中,混凝土企業需配備廢水、廢漿壓濾機。廢水經過壓濾機處理后,廢水中大部分固體粉料成分被壓濾機壓出,剩余的廢水含固量少,經簡單處理后可作生產或洗刷用水循環利用,壓濾后的固體做無害化處理。配備有沉淀池處理系統的企業的混凝土企業,將廢水廢漿用于預拌混凝土生產時,應符合以下規定:
⑴取廢漿靜置沉淀24h后的澄清水與其余的混凝土拌合物用水按實際生產比例混合后,水質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2006的規定。
⑵在混凝土用水中可摻入適當比例的廢漿,配合比設計時可將廢漿中的水計入混凝土用水量,固體顆粒含量計入膠凝材料用量中,廢漿用量應通過混凝土試配確定。
⑶摻用廢漿前,應采用均化裝置將廢漿中的固體顆粒分散均勻。
⑷每生產臺班檢測廢漿中固體顆粒含量不應少于一次。
⑸廢漿應經專用管道和計量裝置輸入攪拌主機。
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設備清洗以及車輛清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廢渣。十分的浪費資源,同時直接排放也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說砼友樂零排放自動化系統將其廢水實現全回收利用,達到零排放標準。砼友樂砼行業零排放系統,主要由砂石分離機、旋流除砂器、細沙回收機機、一級漿罐、二級漿罐、儲漿均衡罐、污水泵、攪拌器、管路、閥門及共控PLC執行軟件等部分組成,實現了智能化、自動化。混凝土廢水處理流程如下:
1、攪拌車倒入洗車位,紅外線被切斷,信號傳遞到PLC控制系統,氣動閥門自動開啟
2、清、污兩路同時向車內加水90秒停止,攪拌車即可返轉放水進入分離機完成洗車程序
3、分離出的砂、石由皮帶機運入臨時儲存區回收利用
4、細砂隨漿水流入一級漿罐,漿水達到設定水位時,漿水泵起動進入二次處理砂、漿分離
5、脫水后的細砂,細度模數0.6左右
6、無砂漿水流入二級漿罐
7、無砂漿水進入均衡儲漿罐,按配合比供生產使用
三、貝殼加工產生的廢水廢渣如何處理?
貝殼加工產生的廢水廢渣如何處理?主要清洗時的廢水和切割打磨的粉塵,都屬于比較容易處理的污染,對環境影響也不大。廢渣的其它處理方法還有解熱、固化和化學處理等。
(1)固體廢物的熱解是利用有機物的熱不穩定性,在無氧或缺氧的條件下受熱分解的過程。
熱解法與焚燒法不同,焚燒是放熱的熱解是吸熱的,焚燒的主要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熱解的主要產物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氣態的有氫、甲烷、一氧化碳,液態的有甲醇、醋酸、乙醛等有機物及焦油溶劑等,固態的主要是焦炭或碳黑。焚燒產生的熱能,量大的可用于發電,量小的可用于加熱或產生蒸汽,就近利用。而熱解產物是燃料油及燃料氣,便于貯藏及遠距離輸送。國外利用熱解法處理固化廢物已達到工業規模,雖然現在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實踐表明,這是一種有前途的固體廢物處理方法。
(2)廢渣固化是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有害廢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質材料中,使其呈現化學穩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種無害化處理方法。固化后的產物應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抗滲透、抗浸出、抗干、抗濕與凍、抗融等特性。
(3)化學處理是針對固體廢物是易于對環境造成嚴重后果的有毒有害化學成分,采用化學轉化的方法,使之達到無害化。化學處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和氧化還原法。
四、怎樣處理固體廢物?
固體廢棄物處理通常是指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體廢物轉化為適于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過程。固體廢棄物處理的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一般都是由專業的固體廢物處置單位收集處置,可以上危匯網看看的,有很多固廢處置的公司信息,幫你對比價格進行挑選性價比高的處置單位。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
1、壓實技術
壓實是一種通過對廢物實行減容化,降低運輸成本、延長填埋場壽命的預處理技術。壓實是一種普遍采用的固體廢棄物預處理方法。如汽車、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采用壓實處理。適于壓實減少體積處理的固體廢棄物還有垃圾、松散廢物、紙帶、紙箱及某些纖維制品等。對于那些可能使壓實設備損壞的廢棄物不宜采用壓實處理,某些可能引起操作問題的廢棄物,如焦油、污泥或液體物料,一般也不宜作壓實處理。
2、破碎技術
為了使進入焚燒爐、填埋場、堆肥系統等廢棄物的外形尺寸減小,預先必須對固體廢棄物進行破碎處理。經過破碎處理的廢物,由于消除了大的空隙,不僅使尺寸大小均勻,而且質地也均勻,在填埋過程中更容易壓實。固體廢棄物的破碎方法很多,主要有沖擊破碎、剪切破碎、擠壓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還有專用的低溫破碎和濕式破碎等。
3、分選技術
固體廢物分選是實現固體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分選將有用的充分選出來加以利用,將有害的充分分離出來;另一種是將不同粒度級別的廢棄物加以分離。分選定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的某些性質方面的差異,將其分選開。例如利用廢棄物中的磁性和非磁性差別進行分離;利用粒徑尺寸差別進行分離;利用比重差別進行分離等。根據不同性質,可以設計制造各種機械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選。分選包括手工撿選、篩選、重力分選、磁力分選、渦電流分選、光學分選等。
4、固化技術
固化技術是通過向廢棄物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體廢棄物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種無害化處理過程。理解的固化產物應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良好的機械特性,以及抗浸出性、抗干―濕、抗凍―融特性。這樣的固化產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場處置,也可用做建筑的基礎材料或道路的路基材料。固化處理根據固化基材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泥固化、瀝青固化、玻璃固化、自膠質固化等。
5、焚燒和熱解技術
焚燒法是固體廢物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綜合處理過程。好處是把大量有害的廢料分解而變成無害的物質。由于固體廢棄物中可燃物的比例逐漸增加,采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利用其熱能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以此法處理固體廢棄物,占地少,處理量大,在保護環境、提供能源等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歐洲國家較早采用焚燒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焚燒廠多設在1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并設有能量回收系統。日本由于土地緊張,采用焚燒法逐漸增多。焚燒過程獲得的熱能可以用于發電。利用焚燒爐發生的熱量,可以供居民取暖,用于維持溫室室溫等。目前日本及瑞士每年把超過65%的都市廢料進行焚燒而使能源再生。但是焚燒法也有缺點,例如,投資較大,焚燒過程排煙造成二次污染,設備銹蝕現象嚴重等。
熱解是將有機物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高溫(500-1000C)加熱,使之分解為氣、液、固三類產物。于焚燒法相比,熱解法則是更有前途的處理方法。它的顯著優點是基建投資少。
6、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固體廢物的分解作用使其無害化。種種技術可以使有機固體廢物轉化為能源、食品、飼料和肥料,還可以用來從廢品和廢渣中提取金屬,是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有效的技術方法。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有:堆肥化、沼氣化、廢纖維素糖化、廢纖維飼料化、生物浸出等。
對于因技術原因或其他原因還無法利用或處理的固態廢棄物,是終態固體廢棄物。終態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是控制固體廢棄物污染的末端環節,是解決固體廢棄物的歸宿問題。處置的目的和技術要求是,使固體廢棄物在環境中最大限度地與生物圈隔離,避免或減少其中的污染組成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
終態固體廢棄物可分為海洋處置和陸地處置兩大類。
1、海洋處置
海洋處置主要分為海洋傾倒與遠洋焚燒兩種方法。海洋傾倒是將固體廢棄物直接投入海洋的一種處置方法。它的根據是海洋是一個龐大的廢棄物接受體,對污染物質能有極大地稀釋能力。
進行海洋傾倒時,首先要根據有關法律規定,選擇處置場地,然后再根據處置區的海洋學特性、海洋保護水質標準、處置廢棄物的種類及傾倒方式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和經濟分析,最后按照設計的傾倒方案進行投棄。遠洋焚燒,是利用焚燒船將固體廢棄物進行船上焚燒的處置方法。廢物焚燒后產生的廢氣通過凈化裝置與冷凝器,冷凝液排入海中,氣體排入大氣,殘渣傾入海洋。這種技術適于處置易燃性廢物,如含氯的有機廢棄物。
2、陸地處置
陸地處置的方法有多種,包括土地填埋、土地耕作、深井灌注等。土地填埋是從傳統的堆放和填地處置發展起來的一項處置技術,它是目前處置固體廢棄物的主要方法。
按法律可分為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衛生土地填埋是處置一般固體廢棄物使之不會對公眾健康及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種處置方法,主要用來處置城市垃圾。通常把運到土地填埋場的廢棄物在限定的區域內鋪撒成一定厚度的薄層,然后壓實以減少廢棄物的體積,每層操作之后用土壤覆蓋,并壓實。壓實的廢棄物和土壤覆蓋層共同構成一個單元。具有同樣高度的一系列相互銜接的單元構成一個升層。完整的衛生土地填埋場是由一個或多個升層組成的。在進行衛生填埋場地選擇、設計、建造、操作和封場過程中,應該考慮防止浸出液的滲漏、降解氣體的釋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場地的開發利用等問題。
安全土地填埋法是衛生土地填埋方法的進一步改進,對場地的建造技術要求更為嚴格。對土地填埋場必須設置人造成或天然襯里;最下層的土地填埋物要位于地下水位之上;要采取適當的措施控制和引出地表水;要配備浸出液收集、處理及監測系統,采用覆蓋材料或襯里控制可能產生的氣體,以防止氣體釋出;要記錄所處置的廢棄物的來源、性質和數量,把不相容的廢棄物分開處置。
有人認為,固體廢物是“三廢”中最難處置的一種,因為它含有的成份相當復雜,其物理性狀(體積、流動性、均勻性、粉碎程度、水份、熱值等等)也千變萬化。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辦法,首先是要控制其產生量。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結構(包括民用與工業用),控制工廠原材的消耗定額,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提高廢品的回收率等。其次是開展綜合利用,把固體廢物作為資源和能源對待。實在不能利用的則經壓縮和無毒后填地或投海。目前,國外也廣泛采用焚燒和熱解來處理固體廢物(主要是有機質的固體廢物)。焚燒法的優點是可以處理各種不同性質的廢棄物,焚燒后可減少廢物體積90%(取決于其灰份的不同而不同),便于填土處理。常見的焚燒爐有開敞式和多室式。前者適用于處理高熱量的易,可防止燃燒過程中發生爆炸的危險,如硝酸纖維、聚乙烯等。后者(在高溫和無氧或極少氧氣存在下進行)可較經濟寺利用熱量。焚燒爐多設有回收蒸汽裝置,有的固體廢物每公斤熱值可達1200~1400大卡。對于工業含碳固體廢物的處理,采用熱解法比焚燒法更為有利。因為熱解法在密閉條件下進行,很少產生污染問題,處理能力大,燃料可以由本身解決,還可回收油類等產品,其費用約為焚燒費用的27%。此外,固體廢物還有濕式氧化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等等。濕式氧化法是有機物質在水的存在下在溫度為120~380℃、操作壓力在10~200個大氣壓時快速氧化。在美國等一些國家里,已用業處理紙漿黑液,因為固體含量3-6%的液體即可用此法處理。市政廢水、石油化工廢水、工業系列化處理污泥等均可處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