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今年的工作亮點有哪些?
一、今年以來的工作亮點
1、全力保障重大活動,服務工作“零中心全年高質量完成了省、市、區30余次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的后勤保障服務。特別是全市鄉村振興“黨建篇·改革篇”互學互看活動現場會和全省“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現場會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情況下,中心組織精兵強將,高質量完成了會務籌備,充分展示機關事務人良好形象,贏得了與會領導的肯定與好評,連續2次榮獲區委、區政府“十條軍規”正面典型通報表揚。
2、食堂改造,改出好口碑。為解決干部排隊等候時間長、菜肴千篇一律等用餐難題,春節前投入340萬元,用一個月時間對食堂一樓進行智能化改造,搶在春節上班第一天啟用。改造后,早餐品種從8個增至14個,午餐從15種增至30種,特別是新推出的油條、粉干、餛飩、涼拌面條、烤餅等菜肴深受機關干部職工喜愛;2月區行政中心食堂一樓餐廳用餐支付結算實現智能餐盤結算系統,縮短排隊時間,用餐效率提升近3倍;更新空調、桌椅等,舒適度大為提升,用餐人數大幅提高;8月支付系統升級為人臉支付結算系統,成為浙西地區首屈一指的機關食堂。衢州市機關事務保障中心、江山市機關事務保障中心等單位慕名前來考察學習,湯飛帆市長更是親臨指導。
3、路面改造和車棚新建,行車難。投入近460萬元,實施了區行政中心路面改造和車棚新建項目。更換花崗巖側石2542米,鋪設瀝青路面約16000平方米,并新建244個遮陽車棚,大大緩解了大院道路通行不暢和停車難的問題。與此同時,配合區住建局對行政中心綠化進行改造提升。
4、增設健身房,提振精氣神。針對區行政中心一樓活動室長期漏雨嚴重,燈光昏暗,加上活動項目單一,和廣大機關干部職工的需求相距甚遠的實際,區機關事務保障中心因地制宜,本著節儉實用的原則,對原有的活動室進行改造,建成器械區、乒乓球區和瑜伽舞蹈室,方便機關干部職工工作之余鍛煉身體,增進相互間的交流,提振精氣神,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
5、建設智慧會議系統,高效保障會議。我中心投資約545萬元,對3103、3107、3201、3302、3303等會議室和主樓二樓大廳進行電子屏安裝改造,在安裝電子屏的同時,對所有新增設備進行后臺系統化集成化控制,不僅大大節約財政資金,提升了會議中心利用率,更為重要的是提高了會議和培訓的效果,搭建督查通報的新平臺。
6、實施中央空調改造并實現智能化集中控制。行政中心中央空調自2005年投入使用以來,機組已達到全壽命末期,效果差,故障率高。為保障機關干部良好的辦公環境并響應節能減排,我中心投入950萬元對區行政中心主樓中央空調系統進行更換,不僅增加了干部辦公的舒適度并實現了智能化集中控制。
7、創辦公眾號,推進智慧后勤建設。今年5月下旬創辦了《衢江后勤》微信公眾服務號,現已刊發8期,閱讀量達4961人次,中心利用公眾號開闊傳播渠道,樹立機關事務新形象、擴大影響力,并為下一步智慧后勤建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區機關事務保障中心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思想為引領,緊緊圍繞區委“1136”發展戰略體系,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聚焦機關事務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著眼提速提效提質提能,推動規范化、標準化、智能化建設,努力開創機關事務保障工作新局面。
1、推進智慧后勤建設。借助大數據東風,加大資金投入,依托最先進的技術來開發服務保障系統。落實“互聯網+”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互聯網+公車管理”、“互聯網+停車管理”、“互聯網+辦公用房管理”、“互聯網+物業維修管理”、“互聯網+飲食采購管理”、“互聯網+安保管理”、“互聯網+消防管理”等平臺建設。利用“互聯網+后勤”技術,打造區機關智慧后勤平臺,采用線上預約線下辦理的OTO服務模式,實現餐飲網絡預訂、設備預約保修、車輛預約來訪、會務預約、群眾辦事出入預約、投訴建議等功能,力爭智慧后勤建設工作能在全市領先。
2、精準保障重大活動。集全中心之力,繼承機關事務保障工作“敢打硬仗、能攻山頭、善解難題”的優良傳統,總結提煉歷年保障重大活動的有益經驗,檢查“零差錯、零失誤、零問責”的工作標準,在圓滿完成區“兩會”保障任務的基礎上,重點做好我區主辦的重大活動和區委區政府重大會議、重要活動、重要接待等保障任務。
3、提升改造基礎設施。在完成2019年度行政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項目的基礎上,明年計劃更換主樓、會議中心、食堂和檔案館消防系統;更換主樓和食堂電梯;實施會議中心硬件提升等項目。
4、深化房產統一管理。深入調研、積極探索適應機構改革后的辦公用房管理模式,嚴格辦公用房執行標準,做好辦公用房清理整改的文件精神。在組織開展黨政機關辦公用房整改落實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辦公用房管理制度改革,抓好組織實施工作,著力解決好長期以來機關房產資源浪費和配置管理不科學問題。
5、完善公務用車管理。按照全省公務用車管理“一張網”建設要求,強化平臺派車系統建設,完善車輛使用管理制度,嚴格出車審批流程,并加強與財政、發改等部門的溝通銜接,研究制定并實施符合我區實際的公務用車管理配套方案,探索建立與政策相銜接,與市場相統一,與公務保障相適應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保障機制,進一步適應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新要求,規范車改后集中保障公務車輛的使用管理,確保機關高效用車。
6、扎實做好大院安保。針對當前安保任務重且隊伍素質不強的實際,有計劃地開展安保隊伍履職的教育和技能培訓,著力提升安保隊伍人員的履職能力。強化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嚴格機關大院安保值班、巡查制度落實。修訂和完善處置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密切與公安、信訪等部門的聯動協作,努力維護機關大院的穩定。
7、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把開展主題教育轉化為履行職能、做好工作的新動力;運用審計、巡察成果,健全各項工作制度,提升干部職工綜合服務能力;學習、借鑒兄弟縣市的成功做法,進一步規范管理、轉變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著力增強黨組織的示范引領能力。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領導干部“一崗雙責”。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