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為我國首個進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哪一年?
2019年7月1日正式實行。
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分四類:
(一)可回收物,是指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制品、廢金屬、廢織物等適宜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
(二)有害垃圾,是指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油漆及其容器等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
(三)濕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藥藥渣等易腐的生物質生活廢棄物;
(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廢棄物。
各小區垃圾投放是定點,定時開放。
實行以來,效果不錯,大家也都養成習慣了。
廢塑料是如何產生的?
塑料,尤其是熱塑性塑料,在合成、成型加工、流通與消費等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廢料或廢棄制品,統稱為“塑料廢棄物”,環球塑化網認為其中絕大多數產生于消費使用過程中,而且尤以包裝材料、農膜及一次性藥品的廢棄量最大。
廢舊塑料的產生:
1.樹脂生產中產生的廢料;
2.成型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
3.配混和再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
4.二次加工中產生的廢料;
5.工業消費后塑料廢料;
這類廢舊廢料來源廣,使用情況復雜,必須經過處理才能回收再用。這類廢棄物包括:
1)化學工業中使用過的袋、桶等;
2)紡織工業中的容器、廢人造纖維絲等;
3)家電行業中的包裝材料、泡沫防震墊等;
4)建筑行業中的建材、管材等;
5)灌裝工業中的收縮膜、拉伸膜等;
6)食品加工業中的周轉箱、蛋托等;
7)農業中的地膜、大棚膜、化肥袋等;
8)漁業中的魚網、浮球等;
9)報廢車輛上拆卸下來的保險杠、燃油箱、蓄電池箱等。
6.生活消費后的廢舊塑料
關于廢舊塑料增值稅的問題,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再生資源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57號)規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其收購的廢舊物資免征增值稅”和“生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的廢舊物資,可按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開具的由稅務機關監制的普通發票上注明的金額,按10%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政策。
也就是說,原來收購廢舊物資,可以按照自己開具發票的10%做為銷項稅,而現在要按正常稅率17%繳納增值稅。有進項當然好,可以抵扣。
所以就算對方給你返10個點,如果沒有進項發票,你也是虧的。
塑料袋埋在地下多少年能消失
一個塑料垃圾袋混入土壤需要500年才能降解。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口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211萬噸。
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游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擴展資料
白色污染的防治
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拒絕使用超薄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從而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2、回收廢塑料并使之資源化
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復回收使用。廢塑料回收后,進行分類、清洗后再通過加熱熔融,即可重新成為制品。
3、研究開發降解塑料
降解塑料具有與普通塑料同樣的使用功能,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廢棄后,其化學結構可以在某些條件下發生變化,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較小的分子,最后,被自然環境所同化。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一個塑料袋需降解500年,要為子孫后代考慮啊!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白色污染 (環境污染問題)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