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城市包含哪些方面?
關于數字城市
一、“數字城市”(英文:digital city)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大規模存儲技術為基礎,以寬帶網絡為紐帶,運用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測、仿真-虛擬等技術,對城市進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時空和多種類的三維描述,即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城市的過去、現狀和未來的全部內容在網絡上進行數字化虛擬實現。
CUDI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認為城市的信息化實質上是城市人地關系系統的數字化,它體現人的主導地位,通過城市信息化更好地把握城市系統的運動狀態和規律,對城市人地關系進行調控,實現系統優化,使城市成為有利于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城市信息化過程表現為地球表面測繪與統計的信息化(數字調查與地圖),政府管理與決策的信息化(數字政府),企業管理、決策與服務的信息化(數字企業),市民生活的信息化(數字城市生活),以上四個信息化進程即數字城市。
二、數字城市內容
1、城市設施的數字化
在統一的標準與規范基礎上,實現設施的數字化,這些設施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建筑設施、管線設施、環境設施; 交通設施――地面交通、地下交通、空中交通; 金融業――銀行、保險、交易所; 文教衛生――教育、科研、醫療衛生、博物館、科技館、運動場、體育館,名勝古跡; 安全保衛――消防、公安、環保; 政府管理――各級政府、海關稅務、戶籍管理與房地產;城市規劃與管理――背景數據(地質、地貌、氣象,水文及自然災害等)、城市監測、城市規劃。
2、城市網絡化
三網連接:電話網、有線電視網與Internet,三網實現互聯互通;通過網絡將分散的分布式數據庫、信息系統連接起來,建立互操作平臺;建立數據倉庫與交換中心、數據處理平臺、多種數據的融合與立體表達、方正與虛擬技術的數據共享平臺。
城市的智能化
城市智能化方面包括:
電子商務:網上貿易、虛擬商場、網上市場管理;
電子金融:網上銀行、網上股市、網上期貨、網上保險;
網上教育:虛擬教室、虛擬試驗、虛擬圖書館;
網上醫院:網上健康咨詢、網上會診、網上護理;
網上政務:網上會議等。
數字城市的應用 :數字城市的廣泛應用,對城市的繁榮穩定及可持續發展都有著巨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3、公眾服務平臺建設
以三維仿真地圖、矢量電子地圖數據、影像電子地圖數據為基礎,實現三張類型地圖數據的聯動切換和有機結合,整合了城市各類興趣點信息,普通市民通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得各種生活服務,包括位置搜索、公交查詢、美食、娛樂、旅游、酒店預訂等,為市民帶來更加豐富的地理信息服務體驗。
三、目標
很難為數字城市的目標下個確切的定義,或許可以說數字城市建成之時,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城市社會信息化實現之時。其戰略目標是實現城市各種數據的整合,使之便于共享和容易使用,使我們的政府管理部門、企業、社區和個人都能方便有效地進行網上辦公、網上查找信息、網上學習、網上工作、網上休閑……
四、基礎
數字城市的基礎主要有三項。第一項是信息基礎設施,要有高速寬帶網絡和支撐的計算機服務系統和網絡交換系統。也就是說數字城市的第一項任務是解決修路的問題。但是光有路不行,還必須有第二項基礎-數據,特別是空間數據。據統計人類生活和生產的信息有80%與空間位置有關,數字地球的基本概念也是定義在地球空間框架上集成和展示各種數據,數字地圖和數字影像是數字城市的基礎框架。為什么我們要叫數字城市,而不叫網絡城市?網絡城市只能說明鋪設了多少光纜,而不能衡量城市的信息化水平。衡量數字城市的指標,除寬帶網里程以外,另一個重要指標是數據量的大小,特別是各類基礎空間數據的數據量。數字城市第三項基礎是人,管理數字城市和使用數字城市的人。與管理我們的現實城市相對應,管理數字城市要逐漸建立起相應的機構和規范,要不斷對網絡系統和數據進行建設、更新、維護和升級,并協調用戶的訪問。除管理數字城市的人以外,培養使用數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只是建了數字城市而沒有人用,是一種浪費,也產生不了社會經濟效益。只有成千上萬的企業,成百萬、上千萬的市民應用數字城市才可以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前幾年,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于IT產業的硬軟件技術,今后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將有賴于信息服務業。
五、關鍵環節
我們的許多城市已經在大張旗鼓地鋪設光纜,有些城市的許多部門也在建立GIS。為什么我們要突出數字城市的概念,我想,除了數字城市作為城市信息化的一個整體戰略目標以外,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實現網絡和數據的共享。由于歷史發展的原因,城市內分別鋪設了電話網、有線電視網和Internet網,這實際上已經造成了浪費。我們現在要做的補救工作是三網合一,或者說三網互通,實現硬件資源共享,并為信息共享創造條件。數字城市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實現數據共享及系統間的聯接與互操作。信息共享涉及到兩個方面,一個是政策方面或者說行政管理方面的因素。如何發揮政府職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數據的生產管理部門及時地為數字城市提供數據。信息共享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技術因素,如何保證生產的數據是符合規范的、有效的,如何實現數字城市中的各系統互聯接和互操作,是實現數字城市的關鍵技術問題,該問題將在第四部分詳細討論。
六、層次
數字城市實際上有多個層次。許多城市目前啟動的項目主要局限在政府管理部門,數字城市為現實城市的管理決策服務,這是一項重要職能,近階段可以說是一項主要職能。但是它還不夠,還要考慮企業、社區和個人這三個層次。將來數字城市的核心可能是企業和社區,傳統企業,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改造升級,新型的信息服務企業大量產生,形成城市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社區是連接政府與個人的紐帶,也是城市走向文明,走向現代化的關鍵,在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中,數字化社區將起重要作用。個人是信息化服務的主體,也是社會消費主體。在設立數字城市的建設項目時,一定要列立一些項目,引導個人的信息消費。中國城市的紙質交通旅游圖每年有上十億的產值,美國一個地圖網站賣了12億美元。中國隨著私人汽車的增長,僅交通旅游的信息消費都可能達到上百億人民幣。
七、未來數字城市的發展是智慧城市的建設,包括智慧旅游,智慧環保,智慧商務,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節能減排,智慧城管,平安城市,數字校園,應急系統,政府熱線等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