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作障礙的發生原因及如何進行土壤改良。重點是土壤改良方面。一兩句話的免進。謝謝!
土地連作,主要是土壤里的微量元素失調或者說是該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供應不足,應及時補充,再則就是土壤的酸堿性發生改變,這個可用Ph試紙測量比較方便。再根據測量的實際數據與你們當地的土壤實際PH值做比較,如果是酸性過大則可以灑些石灰進行酸堿中和,這對土壤沒有破壞。一般情況下土壤是不會成堿性的。對于測量土壤里的微量元素則一般的機構沒有這個條件,需拿到大的化驗室進行化驗。不過有種最原始的方法可以改良土壤的成分,就是“填青”的方法,填青:將一些農作物的秸稈或一些樹葉類的植物深埋地里一般深度是“十厘米左右”然后在上面潑灑一些農家肥(大小便,動物家禽的糞便等)然后蓋土。既可以肥土 又可以改良土壤環境。
農民開耕的荒地被村尾會收回,應該怎么賠償
可以的,一般規定,農民自行開荒地,可無償使用3年,3年后村委有權收回.土地是國家的.
這事只能和當地有關部門協商。按照以往的規定,開荒地三年不要稅費,三年后就應該由村委會承包下去,你就應該交承包費了。現在他要收回,他應該補償你:1,開荒誤工費;2,土壤改良費;3,地上建筑物費,青苗費,4,其他一切你為此付出的費用。...
養羊的利潤與成本是多少?如何養羊?
風險就是買到病羊,以免造成死亡。
養羊成本:4個月大的種母羊是1300元每只,48只×1300元/每只=62400元,公羊2×3000元/每只=6000元,加起來就是68400元。羊舍成本:羊舍面積約50平方米,普通的約200元每平米,羊舍陳本為:10000元。飼料成本:每只羊平均每天的飼養成本及粗、精飼料的配比折價:0.8元一天,12個月飼料成本為:50只*365天*0.8元=14400元。
以上數字各個地區草料、飼料價格、羊價不同,大家可以套用計算。如果增添精料補充料,成本會高一些,但是出欄時間更短和育肥的出欄重量都大,理論上效益更高。
因為羊是草食動物,所以充分利用當地的草料資源是節省羊飼養成本的首選,比如玉米秸、麥秸、稻草、花生秧、豆秸和其他青草等;但草料的并不能完全滿足羊只生長的營養需求,所以補充一定量的添加劑和補充劑還是需要的。
對于這些秸稈和青草,建議進行青貯,一次性粉碎入窖,每天用時取用。對于干草料可以進行碼垛存放,用的時候再粉碎,當然也可以一次性粉碎完入庫,但必須能保證通風干燥,不然容易受潮、發霉。
西南冷涼高地發展蘋果種植業的條件(從地理各個角度分析)
蘋果種植的地形條件
(1)高原及平地
坡度不超過5°,地勢較平坦的平地如平原、高原、海涂、低洼地等,一般土壤比較肥沃,水源充足,氣候變化幅度不大,建園后蘋果樹生長發育良好,樹體大,根系深,而且管理方便,便于機械化操作,運輸條件好,水土不易流失。然而,平地建園也有其不利之處。例如,通風、光照以及排水不如山地,果實的品質和耐貯力比山地差;海涂地土壤含鹽量高、地下水位高、結構差、肥力低、果樹壽命短,必須將土壤改良后,才能使果樹生長良好。
(2)丘陵及坡地
蘋果比較適于在山地、坡地栽培。即使在南方,高海拔地區也能生產出優質蘋果。西北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區,蘋果樹生長勢緩和,成花容易,高產質優,是我國紅色蘋果質量最優的栽培區。山麓地帶和低位山帶,坡度5°~15°,高度為200~500米的山地,交通方便,是蘋果樹發展的良好基地。但不能在山麓谷底建園,以免花期遭受霜害;中位山帶,坡度15°~25°,高度為500~1000米的山地,耕作困難,效果差,土壤改良的費用增大,南北坡日照差異逐漸增大,北坡較南坡冷,東坡和西坡的直射光逐漸減少;高位山帶,坡度25°以上,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建園要選擇能滿足果樹生長發育要求的特殊地段建園。否則,此帶土壤含石多,土層薄,交通運輸困難,一般適宜植林種草。因此,果園應建立在緩坡地,土層較厚地帶,要修筑水土保持工程;在谷地和凹地的下部易積聚冷空氣,霜害嚴重,不宜定植蘋果樹。陽坡春季溫度升高快,果實成熟早,品質好,但水分不如陰坡,易遭霜害和日灼。陰坡溫度較低,冬季易受寒害,建園時應加以考慮。
丘陵雖也屬山地類型,但其地勢的起伏和幅度都比山地小,氣候垂直分布及陰陽坡向的光照差異不如山地明顯。在丘陵建園栽種果樹比平地有利,一般丘陵地排水良好,空氣流通,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能使果樹壽命長,結果早,產量高,品質好,色澤鮮艷,耐貯藏,所以,丘陵地是良好的蘋果園地。
由于不同的坡地方位和溝(谷)向,會引起太陽照射條件和輻射收支的巨大差異,造成不同的熱、水狀況,形成不同的小氣候特點和生態因子變化,從而對蘋果產生各種生態作用。
據對中國山地果樹的研究,其綜合效應規律一般表現為:南(陽)坡、背風坡或高山深、峽谷地的東西溝(谷)與北(陰)坡、迎風坡或南北溝谷向相比,太陽輻射強,日照好,氣溫和土溫高,溫度日較差大,降水少,濕度小,蒸發強,干燥,植被較稀疏,表現干(半)、暖,多呈旱生景觀;蘋果生態反應良好,一般規律表現為樹體健壯,營養生長健旺,花芽分化及成花結果良好,果面光潔、色澤艷麗,糖、酸、維生素C等含量高,香甜味濃,品質優良,病蟲害較少,凍害較輕,但日灼常加重。如小金、茂縣、金川、丹巴、巴塘、鄉城等縣品質優良蘋果園,都是在坡向向陽或溝(谷)向近東西,開闊度較好的河谷、洪(沖)積扇、坡積裙、階地和山麓等地形上。相反,北(陰)坡、迎風坡或南北溝(谷)向,蘋果所處生境與生態反應都較差。
(3)海拔高度
據調查指出,從大范圍實地生態反應上看,中國蘋果主栽品種元帥系、金冠的優質區,在西北高原主產區,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帶;西南高地多在海拔1500~2900米,,特別是2000―2600米范圍內,尤以川滇橫斷山脈區果實色澤艷麗,品質優良。這是因為這些地帶具有相對的低緯度、高海拔,高山峽(深)谷的干暖河谷或河斷陷盆地地貌的獨特組合,造就了日照良好、紫外線多的獨特生境。例如,優質區的四川小金、茂縣、鹽源和云南的麗江等地,海拔高多在2000~2600米,日照百分率多在50%以上,元帥系果實果面及兩洼皆滿紅,色澤艷麗,金冠金黃光亮,陽面著色紅暈,多者占果面1/3~1/2。金冠、紅星和紅冠等的果實質量,多次在全國鑒評中名列第一。而同緯度低海拔地區,如海拔400~600米左右,日照百分率在30%以下的四川盆地區,則多難于著色。元帥果面著色度不易達到30%,著色指數多近為0。金冠多為黃綠一綠黃色,更極少紅暈。
社會經濟條件
蘋果園的建立以及早期的幼樹管理需要較大的投人,建立園地之前應有充足的準備。園地的地址及規模要根據當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及經濟實力綜合考慮。具體地講,主要是經濟力量及技術力量的儲備是否可以保證蘋果園的建立和發展。蘋果園從建園、樹苗定植到蘋果樹開花結果這段時間,屬于純投入無收入時期,經濟力量不充足就不能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蘋果園的建立及順利發展,技術力量的儲備也極為重要。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