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喜什么土壤?它不是可以改良土壤么?能改良哪一類土壤?
豆科植物如與固氮菌拌種,可以在貧氮的土壤中生長所謂改良土壤,也是豆科植物根系中的固氮菌的作用,使得貧氮土壤中由于游離固氮菌的作用,使得貧氮環境得以改善。
同時,貧氮土壤中其他不具備固氮作用的植物無法正常生長,從種間競爭的角度考慮,豆科植物在貧氮土壤中競爭力強,可以成為優勢種。
其他土壤中豆科植物會與其他種作物發生競爭,生長情況受到一定影響。不能說喜貧氮土壤,而是在貧氮土壤中豆科植物生長狀況好。希望對你有幫助
什么樹種具有把鹽改土功能被稱為土壤改良功臣?
胡楊具有鹽改土功能,被稱為土壤改良功臣。
代替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草類?
所謂的酸性土壤是指缺乏堿金屬、堿土金屬而大量吸附H+ 的pH<7的土壤。
改良酸性土壤可種植耐酸作物,常種綠豆、油菜、蕎麥、和水稻等耐酸性作物。通過整地管理使土壤活化來調整土壤酸度。
種植大量的飼草可明顯改良土壤,以地被性生長茂盛的草本植物為宜,多為豆科植物。
1、 紫花苜蓿,學名Medicago Satiya L.英名Alfalfa或Lucerne,又名紫苜蓿、苜蓿、苜蓿草。為苜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2、 沙打旺,學名 Astraglus hungheensis H. C. Fu. Et Y. H. Lin. SP 又名麻豆秧、沙大王、斜莖黃耆、直立黃耆。主根粗壯,側根發達,并有大量根瘤。莖高1.5—2米,叢生。
3、白花草木樨,學名Melilotus albus Desr. 又名白香草木樨、白甜車軸草。是草木樨屬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株高1—3米,多分枝,含香素,全株具有香味,三出復葉,有鋸齒。花小,白色,為細長而稀疏的總狀花序
4、 檸條,學名小葉錦雞兒(Caragana microphylla Lam.),別名檸條、連針。為落葉灌木,葉簇生或互生,偶數羽狀復葉。其株高在150—300厘米以上,樹皮金黃色。
5.馬蓮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基生,長40厘米、寬6毫米,有藍紫色小花。馬蓮草廣泛分布于我國“三北”地區、青藏高原和華東地區,具有超常的抗旱澇和抗鹽堿能力,是鹽堿、旱澇災害頻繁發生地區的首選植物。據測定,馬蓮草在土壤含鹽量達0.6%以上,pH值超
過8.9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并開花結實。馬蓮草株形優美、花色鮮艷、花期長,是良好的地被植物;它根系發達,縛土能力強,保持水土效果良好;它的葉片有一定的飼用價值,刈割后可調制干草。
還有:三葉草、紅豆草、紫云英等屬植物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