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種稻子用什么化肥?
第一點,也是常見的一種改良方法:適當施用石灰。
在酸性土地上,每年施用石灰,每畝10至40公斤,直到土壤變成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第二點,種植耐酸的農作物
種植戶可改善作物種植品種,比如種植綠豆、油菜、蕎麥、水稻等耐酸作物。通過整地管理,土壤活化來調節土壤酸度。
第三點,增施農家肥,培養土壤肥力
作物種植前,農業肥料主要施用于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滲透性,提高根際微生物活性,將土壤中不溶性礦質元素轉化為可溶性養分,從而達到施肥土壤肥力的目的。
第四點,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劑。
這種藥劑的見效周期較長,但是使用效果好。土壤結構改良是通過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劑(如腐殖酸、纖維素、沼渣等)和人工土壤改良劑(如聚乙烯醇等)來促進土壤團聚體的形成,改善土壤結構,提高肥力,固定表土,保護土壤耕作層,防止水土流失。
第五點,實行水旱輪作,改善理化性狀
在酸性土壤(2年~3年)進行旱澇輪作,可以改善土壤耕作和理化性質,播后覆膜,調整水稻-水稻,油菜-水稻等多種種植方法,選擇堿肥(如碳酸銨、氨)達到改良目的,同時改進栽培技術,防止水土流失。
祥云健康肥的水稻專用肥對土壤可以進行改良嗎?
是可以的,它這款化肥因為是水稻專用肥嘛,所以就含有有機質,是可以改良土壤的。
小稻秧發黃瘦細怎么處理?
一、水稻秧苗葉片發黃原因
1.脫肥
一般在秧苗2.5~3葉期后發生比較明顯,且基本普遍出現秧苗發黃、葉尖干枯等癥狀表現。
2.管理不當
田間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過大或水分不足時也會導致營養不良,導致葉片發黃、干尖,或發白、發褐,病會向下蔓延擴展。葉片放風不當時也會造成干尖,溫度不適影響,一般風口處比較明顯。
3.病蟲害
溫度變化差異大,管理不當回引起立枯病、青枯病等發生,尤其立枯病會導致秧苗發黃、干尖枯死,多點片發生枯死。蘚馬為害會引起葉片縱卷干枯,遠看似火燒狀,剝開卷葉能看到有蟲。
4.施肥、或施藥不當引起
葉面補充肥料,病蟲害防治時,若濃度偏大,或噴施不均勻,或噴肥后沒有及時洗苗,容易引起葉片灼傷。出現褪綠黃化,或葉尖干枯等現象。
二、秧苗葉片發黃的治理
1.對于脫肥。要注意及時選用高氮水溶性肥料,或尿素+磷酸二氫鉀葉面補充緩解。
2.對于管理。要注意適時放風揭膜煉苗,秧苗苗床不宜過度缺水,也不宜澆水過多。除日常加強管理外,發生后可以及時噴施碧護,或蕓苔素+海藻酸,或美洲星+磷酸二氫鉀緩解。增強抗逆性、抗病性,促進快速恢復。
3.對于病蟲害。立枯病要及時噴施甲雙福,或瑞苗清等藥劑+生根劑,或美洲星,或海藻酸防治。蘚馬可以噴施噻蟲胺,或吡蟲啉,或丁硫克百威等防治。
4.對于施肥、或施藥不當。除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外要及時葉面噴施碧護,或蕓苔素+海藻酸或美洲星緩解,以利緩解藥害,快速恢復正常生長。
三、如何防治秧苗葉片發黃
1.稻田噴施敵百蟲、丙溴磷、毒死蜱、三唑磷、辛硫磷等有機磷農藥,在用藥量過大、施用濃度過高時可能對水稻產生藥害,在葉片上出現褐色小斑點,特別是在高溫期用彌霧機施藥時藥害更容易發生。
2.水稻葉尖發黃可能由缺鉀引起,噴施尿素等氮素肥料會加重缺鉀癥狀。如果稻葉健康部位沒有因缺氮引起的落黃現象,不要噴施尿素。如果稻葉健康部位有落黃現象,可以將尿素與磷酸二氫鉀混合噴霧,每50公斤水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氫鉀100——150克。
3.稻田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不能過大,否則可能對稻苗產生傷害,一般按0.2%——0.3%的濃度噴霧。
4.出現葉尖發紅、發黃癥狀的水稻品種,種植該品種時應加強肥水管理,避免田間長期積水、漚根。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