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園開溝起壟方法?
在土壤全面深翻或帶狀深翻的基礎上,按畫好的茶行種植 線開挖種植溝。種植溝的規格依直播和移栽茶園而有不同。
直播茶園土壤深翻時,如果茶園中沒有施放肥料,則開25 ~30 厘米深、20厘米寬的溝,施放基肥使土壤與肥料混合,再將 土填到離地面3 ~5厘米,以備播種。
移栽茶園,沒有施過肥 料的應開深30-40厘米,寬20厘米左右的溝,肥料較多,溝要開得深寬一些,施人肥料,土肥混合后,填土至離地面15 ~ 20厘米,實生苗,主根長,埋土可深些;扦插苗,根較短,埋土可淺些。埋土深淺,以與“泥門”相平為度,一般來說, 茶苗根勁能人土 10厘米左右埋土。
茶樹深翻是什么時候?
冬季深翻有利于疏松土壤,促進茶樹根系的生長發育和土壤的通透性,對恢復茶樹生機十分重要。深翻一般應在每年12月初進行,深度20厘米左右,過深易傷根系,影響茶樹的正常生長。深耕時要結合鏟除雜草,埋入土中。
30畝茶葉怎么管理?
第一,改片茶園位于大別山地區的舒城縣,面積在30~40畝左右。第二,茶園已經荒廢3~5年以上,沒有使用農藥化肥,也無人管理,處于自然野化生長狀態。第三,該片茶園交通不方便,且大多數梯田形式,無法進行機械化作業。第四,在茶園周邊生態環境良好,茶園中套種板栗樹。
根據以上的信息,我們簡單來分析一下。首先茶園規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三四十畝也是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山區茶葉種植戶所能承擔極限了。如果要想整片茶園進行科學管理統一規劃的話,難度系數比較大。
因為這涉及到茶園土地的耕作以及管理,甚至包括茶樹品種的更換,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算起帳來,如果這樣投入的話,可能并不劃算。所以應以現有茶園為基礎,來提升他的經濟效益。
那我給出的思路是,繼續促使野化生長,形成一片完整的荒野茶園。不使用農藥化肥,但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農家有機肥來改善茶園土壤的肥力狀況,同時使用一些綠肥來增加有機質含量。適當的進行修剪,確保茶樹處于可控方便采摘的環境中,這樣便于后期才在效率的提升。
在茶園中套種的板栗樹,如果數量比較多的話,可以適當的去掉一部分,減少其他樹木與茶樹爭水爭肥爭空間的現象。
在做好茶園管理提升茶葉質量的情況下,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宣傳推廣,要將這片茶園的效益整體提升,必須打出野茶荒野茶的品牌效應,讓別人知道這片茶園的真正價值所在。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采摘人工問題。現在人工不好請且非常貴,尤其是在春茶上市的時候。如果這個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茶園的整天效益。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見,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