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的具體措施
土壤偏堿的改良措施
1、化學改良
化學改良是一種用于大面積土壤改良的措施,主要方法是通過強酸根離子將土壤中的堿性離子中和,達到降低土壤堿性的目的,如施用石膏對土壤進行改良,利用石膏中的硫酸根離子對堿性土壤中的碳酸鈉進行置換,形成石灰和中性鹽,同時鈣離子可以代換土壤膠體土的鈉離子,使土壤堿性得到降低,從而改良土壤,對堿化土壤的改良很有成效。
2、穴土置換
穴土置換是一種局部土壤的改良措施,在需要種植喜酸性植物的位置,開挖樹穴時適量放大樹穴,種植前,在樹穴中填入酸性的優良營養土、山泥或腐熟的有機肥、珍珠巖等,利用這些土壤本身的酸性進行土壤改良,達到改善樹穴土壤的酸堿度、透氣性和土壤肥力。
3、生物改良
利用一些綠肥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土壤堿性物質,同時又能在其根部分泌酸性物質以及其根瘤腐化后能在土壤中殘留酸性物質的特點,達到降低土壤pH值的改良措施,可以用作堿性土壤生物改良的綠肥植物有酸性綠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脈根、田菁、扁蓿豆、麥草、黑麥草、燕麥、綠豆等。
4、物理改良
利用土壤中的堿性物質主要是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的特點,通過地面水溶解地表土壤中的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再通過挖排水溝和灌水浸土,把土壤深層的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溶解,隨排水時排出,達到有效降低土壤水溶性鹽或堿性物質含量,從而降低土壤堿性的目的。
5、施用有機肥改良
有機肥料都有較強的陽離子代換能力,可以吸收更多的鉀、銨、鎂、鋅等元素,有機肥含有許多有機酸、腐殖酸、羥基等物質,具有很強的螯合能力,能與許多金屬元素如錳、鋁、鐵等螯合形成螯合物,可中和土壤中的堿性物質和防止土壤板結,形成有機―無機團聚體,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自身的抗逆性,形成良好的土壤生態環境。
6、引用新科技改良
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高科技的土壤改良劑,這些土壤改良劑對不同的土壤,有著不同的針對性,主要作用機理不外乎促進土壤養分轉化,降低土壤中重金屬及有害物質的活性,改善土壤板結,促進土壤生態系統恢復,從而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功能。在園林工程施工中,合理選用具有針對性的土壤改良劑,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良土壤,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質,達到改良土壤,提高園林植物種植施工質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