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怎樣整地與施底肥?
一、水稻的整地
1、一般田整地
洼地或粘土地最好是秋翻。需要春翻時,應當早點翻地,翻地不及時土不干,泡地過程中土不干就難以保證耙地的質量。耙地并不是耙的越細越好,耙地過細,土壤中空氣少,地板結影響根系生長。因此耙地應在保證整平度的前提下,遵循上細下粗的原則,即要保證插秧質量,又要增加土壤的孔隙度。
2、鹽堿地整地
鹽堿稻田為了方便洗堿,一般要求選擇排水方便的地塊,并且稻田池應具備單排單灌。稻田輕鹽堿(PH8.0以下)時,除了新開地外可以不洗。PH8.0~8.5的中度鹽堿時,必須洗1~2次。洗鹽堿時水層必須沒過垡塊,泡2~3天后排水。經過洗鹽堿使稻田水層的PH降至輕度鹽堿程度后施肥和耙地。
二、施用底肥
1、底肥的施用方法
底肥的施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翻地前施用。這種方法由于肥料被氧化的程度降低,不易揮發,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節約用工時間。但是由于肥料施用深插秧后的初期不容易吸收,分蘗慢。因此,翻地前施用底肥的稻田,應重視施用分蘗肥。翻地前施用底肥時,不能施揮發性強的肥料。翻地前施肥后最好是用圓盤耙等機械打碎土塊,減少肥料流失。另一種是耙地前施用。這種方法施用的底肥肥料處于全層,有利于水稻分蘗期和后期利用,分蘗肥應相對推遲使用。
2、底肥施肥量
中稻播種后70天還能曬田嗎?
能
曬田具體時間:中稻移栽后25天左右,直播中稻播后50-70天。
水稻曬田是水稻種植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通過曬田可以改良稻田土壤結構、促進秧苗根系下扎、增強水稻根系活力、增進稻稈堅韌程度與抗倒能力、控制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減輕水稻病蟲害發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