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的種植及養護修剪?
藍莓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的一種水果,因果實呈藍色而得名。藍莓果肉飽滿,口感獨特,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尤其是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視網膜的功效,可以強化視力。藍莓在市場的需求較好,是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農戶們的種植效益也非??捎^。那么藍莓怎樣種植與管理?
一、建立果園
1、選地:種植藍莓的土地要是平地,如果地勢坡度較大,可以做梯田,寬度要大于2米。土壤有機質含量要豐富,酸堿性為中酸性(ph值在3.8-5.5)。排水性良好,果園的整體采光要好。
2、整地:首先將土地表面的雜物清除干凈,然后在種植位置挖1米見方,深度0.5米的種植坑。將松樹皮和泥炭混在挖出的泥土中進行回填,回填高度要高出地面20公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土地的酸堿性要符合藍莓的生長要求,如果酸性過大或者過小,都要對土地進行酸堿性的改良,在掌握不好原來土壤酸堿性的情況下,建議請專業的季候進行檢測;最好在回填土中加入些硫酸鉀復合肥,殺菌劑和硫磺粉,經過這樣改良的土壤是比較適合藍莓額種植的。
3、選種:在搭建藍莓園的時候要選擇多個品種,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異花授粉對于藍莓果實的品質和產量都有積極的作用。在一些極寒地區可以選擇一些耐寒的品種,這里說的耐寒是可以抗擊零下40攝氏度低溫。
二、定植方法
1、定植時間:藍莓一般不會在夏季進行種植,最常在春季種植。
2、定植密度:定植的密度要根據所選品種,環境狀況和管理水平進行確定。
3、定植方法:首先選擇的樹苗要根底發達,樹枝粗壯,生長時間在2年以上。其次,定植坑的尺寸不用太大,以樹苗的根系可以基本展開為宜。栽種的時候要保證根系和土壤的結合良好。
4、覆蓋地表:定植之后可以在地表覆蓋一些樹皮,樹葉等有機物,主要也是起到調節土壤溫度和水分的作用,促進根部的生長,厚度在5公分到10公分之間。
三、生長期的管理要點
1、修剪:在定植后即要進行修剪,苗木的根系很可能在定植的過程中受傷,所以要進行適當的剪枝使得營養的消耗減緩一些,給生根創造更好的條件。
2、施肥:藍莓的施肥工作比較輕松,其對肥料的要求很低,只要滿足藍莓對于土壤酸堿度的要求,就只需要些許氮肥了,當然,如果缺少其它營養元素也要適當的進行補充。施肥的方式要根據土壤的狀態確定,如果是比較松軟的土壤,可以采用撒施,如果土壤比較粘稠,可以采用溝施的方式。施肥的量一定要少,每株幾十克的量,隨著時間慢慢的增加,起始肥量的多少,要根據植株的品種和生長情況進行確定
3、水分:藍莓比較喜歡濕潤的條件。其對水質有一定的要求,鹽分要低,最好將水調為酸性。
4、除草:種植藍莓一定要把除草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藍莓的根系相對來說比較淺,所以不適宜人工除草,一般情況都是使用藥劑除草,效果比較理想,成本也相對較低。
5、修剪:藍莓要進行適當剪枝,主要就是為了調節藍莓在不同時期的生長狀況,以期達到最好的收獲成果
6、病蟲鳥害的防治:在種植藍莓的時候,除了防治普通的病蟲害以外,還需要對鳥害進行防治,所謂鳥害,主要是指鳥類取食果實,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在園區架設防鳥網。其它的病蟲害均可以使用藥物防治,注意要使用低毒的藥劑,用量不要過大。
以上就是藍莓的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藍莓不僅可以鮮食,還可以制作藍莓干、藍莓果醬、藍莓酒等農副產品,其用途較多,種植前景廣闊。想要種植藍莓的朋友,一定要掌握好以上種植技術及管理要點,以達到高產的目的。
不知不覺又到5月,南方的藍莓采摘已基本結束。每到果實采摘后,果農們都很容易放松、疏忽管理。但接下來恰好是藍莓各種病蟲害爆發的高峰期,藍莓采果后還要持續生長半年左右也需要及時補充各種礦質養分,尤其是7-8月花芽分化期必須補充充足的營養。
采后修剪也是藍莓栽培管理中重要的一環,針對初掛果樹,采后修剪可以促進側枝生長、擴大樹冠,使其快速進入盛果期;對于盛果期樹,可以控制樹體高度、冠幅,防止負載量過大;另外及時剪去病蟲枝,還可減輕病蟲危害。因此,采后藍莓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正確的管理才能保證來年藍莓的穩產豐產。今天我們就從藍莓采收后的保鮮技術、肥水管理、病害防治和采后修剪4個方面來講一講。
采后藍莓如何保鮮?
在南方地區,5月已經十分炎熱。藍莓原本就是易腐爛水果,采后的藍莓保鮮和貯藏性都非常差,如果不加處理藍莓的采后兩三天就會開始腐爛。因此藍莓的貯運難,很容易積壓腐爛。這時候我們就要采取一些保鮮技術,延長藍莓的“生命”。首先是在采摘方面,要注意3個采摘原則。一是在藍莓八成熟左右進行采摘,不要過早也不要過晚,一般在果實全部轉為藍黑色后3-7天進行采收;二是不要在雨中或雨后馬上進行采收,因為這樣采摘的果實含水量特別高,會增加果實霉爛的概率;三是采后要對藍莓進行篩選,剔除爛果和病蟲害果,即使是輕微損傷也不能要,因為其它藍莓也容易被腐爛藍莓攜帶的病菌感染。
藍莓挑選
目前采摘后最好的藍莓保鮮方法是“低溫保鮮與氣調保鮮結合法”。低溫保鮮大家都明白,在0-1.7°C下將藍莓進行冰溫貯藏,藍莓貯藏期可達半月左右。不過冷藏雖然能夠推遲果實的不良變化,但當藍莓從冷庫中取出來后,其敗壞速度比未經冷藏的還要快。因此我們可以與氣調保鮮法相結合。這個方法的原理也很簡單,就是人為改變貯藏環境氣體成分,降低氧氣含量,提髙二氧化碳含量,使真菌、細菌等不易存活,降低藍莓的腐爛率,以此達到保鮮目的。目前已有專業的氣調保鮮冷庫,有條件的藍莓果農們可以尋求合作。
采后肥水管理
因果實采摘帶走了大量的營養,加之采果后的枝條生長、花芽分化也需要消耗營養,此時最容易發生各種缺素癥。因此要通過葉面補肥的形式,及時補充各種營養元素,保證枝葉健壯生長,促進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質量。根據相應的缺素表現,可選擇鉀肥、鋅肥、微量元素水溶肥等肥料進行防治,葉面補肥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效果好的特點,可盡快緩解缺素的狀態。
7-8月份是藍莓花芽分化盛期,應及時追施采果肥,在植株兩側輪流開溝施肥,溝深10-15cm。根據樹勢施生物有機肥和功能性復合肥,復合肥施于溝底,再施有機肥,覆蓋后及時澆水。8月末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促使植株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促進枝條成熟,為進入休眠期做準備。9月1日至9月15日期間,每隔一周葉面噴施一次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以促進花芽分化。
另外,我們要整理疏通地塊和行間的排水溝,保證園片排水通暢。雨水頻繁時,土壤積水極易導致根系缺氧,造成損傷,是造成此時葉片黃化甚至死樹的主要原因。
病害防治
果實采收后,果后病害主要以預防炭疽病,葉斑病,莖潰瘍病為主。可以噴施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72%農用鏈霉素水劑1500倍、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800倍等防治真菌類和細菌類病害的藥劑。
蟲害主要防治白粉虱、蚜蟲、鱗翅目害蟲及高溫時期薊馬的危害,防治白粉虱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20%異丙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防治蚜蟲使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鱗翅目害蟲啃食葉片,用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1000倍或2.5%高氟氯氰菊酯乳劑防治1000倍;用5%啶蟲脒薊馬乳劑1500倍防治薊馬有很好的效果。
采后修剪
藍莓在采果后應立即修剪,重點疏除樹冠內過密、交叉、重疊、細弱及病蟲危害枝條,以及根系產生的過多分蘗等,適當短截或回縮部分過長纖弱枝和結果后部分枝組。對幼樹及初掛果樹的修剪利用摘心、打尖促進側枝生長、擴大樹冠。具體方法:在新梢長度30-40cm時進行修剪,枝條長度保留15-20cm。藍莓在7-8月份生長較快,可以連續摘心、打尖,快速促發側枝,擴大樹體,為增加產量打下基礎。
對已結果多年或出現衰弱的主枝,應進行更新,從基部剪除重新抽發培養新主枝。因藍莓為灌木叢狀樹形,一般主枝保留4-6個。樹姿較開張品種,如奧尼爾、夏普蘭等品種,在修剪時可去弱枝留強枝;密斯黛、黛安娜等結果性能好的品種,在采后適當加重回縮,更新衰弱結果枝或結果枝組,以利促發新梢及次年果實品質提高;樹姿直立的品種,如兔眼類燦爛、頂峰等品種可除去中心干、開天窗,培養分枝角度大的斜生側枝,確保樹體通風光,提高果實質量。7-9月份,高溫多雨,病蟲害容易發生。在進行藥劑防治的同時需要做好清園工作,及時發現病蟲枝并將其剪除,帶出園外集中銷毀。不僅減少了病蟲源,降低防治難度,還能促發新枝,恢復樹勢。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