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與土壤改良到底是什么關系?土壤改良必須包含在整地里面嗎?
整地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狀況,通過整地改變局部地形;疏松土壤提高攔截地表徑流能力和土壤滲透能力,蓄水保墑;可以促進母質層風化,增加土層厚度;加速土壤的物理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作用,促進各種營養元素的有效性。土壤改良整地是前提。
土壤改良的方法
施肥嘛!不過別施化肥,可以弄一些天然的有機肥料,象樹葉,不吃的菜屑,瓜果類的皮,這些都可以,不過要是有農家肥更好。
請教土壤如何改良
希望大家能夠注意:1、改良土質是長期行為,即是好土質多次種植后土質也會降低,所以只要種花就必需施肥,弄不到肥就參有機物。2、改良土質只能參有機肥或有機物,參任何無機物都絕對不可能改良土質,參之反而是破壞土質。無機物指沙、煤渣,蛭石,珍珠巖等。3、建議別種豆類。萬一其它作物被柒上根瘤菌會很慘。4、也別在花壇花盆里放蚯蚓,花壇再大也是小世界,花會被蚯蚓重復傷害,久之后果很不好。其實在大地里蚯蚓也會對作物傷害,只是走過路過傷的不重,幾乎看不到反應,所不會引起重視,還誤以為有益。大家都沒反應過來,壇里有許多養蚯蚓的,都給它喂的啥!我說到此,看者能反應過么。老話一句。信不信隨意。5、往土里參肥或參有機物一定要拌開,不可以團在一起,成團成堆易生蟲。還味大。僅供參考。
如何將土壤改良和水肥管理結合起來
土壤改良是針對土壤的不良質地和結構,采取相應的物理、生物或化學措施,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產量,以及改善人類生存土壤環境的過程。
改良方法
1.有計劃地輪作換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并盡量考慮不同蔬菜的科屬類型、根系深淺、吸肥特點及分泌物的酸堿性等。
2.定期進行土壤消毒。
(1)藥劑法。可用福爾馬林拌土或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殺菌。
(2)日光法。夏季閑茬時期,撤掉棚膜,深翻土壤,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
(3)高溫法。高溫季節,灌水后悶棚,也可采取給土壤通熱蒸汽的方法殺蟲滅菌。
(4)冷凍法。冬季嚴寒,把不能利用的保護地撤膜后深翻土壤,凍死病蟲卵。
3.改良土壤質地。
(1)蔬菜收獲后,翻土壤,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至層與表土充分混勻。
(2)適當增施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3)對表層土含鹽量過高或pH值過低的土壤,可用肥沃土來替換。
(4)經濟技術條件許可者,可進行無土栽培。
4.以水排鹽。
(1)閑茬時,澆大水,表土積聚的鹽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
(2)夏季蔬菜換茬空隙,撤膜淋雨或大水浸灌。使土壤表層鹽分隨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層。
5.科學施肥。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肥料種類及蔬菜需肥特性,確定合理的施肥量或施肥方式,做到配方施肥,以施用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氮磷鉀肥,化學肥料做基肥時要深施并與有機肥混合,作追肥要“少量多次”,并避免長期施用同一種肥料,特別是含氮肥料。
(2)科學選肥,注意生理酸性肥料與生理堿性肥料的交替搭配。當土壤已經酸化或必須施用酸性肥料時,可在肥料中摻入生石灰來調節;當土壤酸化嚴重并想迅速增加pH值時,可施加熟石灰,但用量為生石灰的1/3~1/2,且不可對正在生長植物的土壤施用。[1]
(3)提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會造成土壤破壞。
(4)慎施微肥。一般情況下,要用有機肥來提供微量元素,如施用微肥一定不要過量。
6.種耐鹽作物。蔬菜收獲后種植吸肥力強的玉米、高粱、甘藍等作物,能有效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和酸性,若土壤有積鹽現象或酸性強,可種植耐鹽性強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等或耐酸性較強的油菜、空心菜、芋頭等,達到吸收土壤鹽分的目的。[1]
沙土保水保肥能力低,黏土通氣、透水性差,一般對粗沙土和重黏土應進行質地改良。改良的深度范圍為土壤耕作層。改良的措施為沙土摻黏、黏土摻沙。沙土摻黏的比例范圍較寬,而黏土摻沙要求沙的摻入量比需要改良的黏土量大,否則效果不好,甚至適得其反。摻混作業可與土壤耕作之翻耕、耙地或旋耕結合起來進行。客土改良工程量大,一般宜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亦可逐年進行。如在進行土地平整、道路與排灌系統建設時,可有計劃地搬運土壤,進行客土改良。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