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系列對人體有什么好處
竹炭吸咐力強,具有吸附功能,可以凈化空氣和水;
竹炭也是一種良好的土壤改良劑;
竹炭具有弱導電性,起到防靜電作用;
竹炭可放射遠紅外線,加快血液循環,改善人體內環境。
月季花池子土地呈堿性怎樣把土壤改良一下
是需要用微生物來調節是最好的了,使用如金菌調節劑就可以的。
鹽堿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鹽量高和離子毒害。當土壤的含鹽量高于土壤含鹽量的臨界值0.2%,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植物根系很難從中吸收水分和營養物質,引起“生理干旱”和營養缺乏癥。另外鹽堿地的土壤酸堿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有效性降低。
改良的技術措施有:
①適時合理地灌溉,洗鹽或以水壓鹽。
②多施微生物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脈根、田菁、扁蓿豆、偃麥草、黑麥草、燕麥、綠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結構,提高土壤中營養物質的有效性。
③化學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的團粒結構和保水性能。
④中耕(切斷土表的毛細管),地表覆蓋,減少地面過度蒸發,防止鹽堿上升。
棉花種植使用黃腐酸肥料有什么好處?
黃腐酸鉀有機肥既可作土壤改良劑、植物營養劑,又可作植物調節劑。富含的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大量營養元素及有機質,能極大的促進作物生長發育,保花保果,增強抗逆,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一、棉花需要的營養元素
棉花需要的營養元素很多,已知的就有16種,即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鋅、錳、銅、鉬、硼、氯,其中碳、氫、氧約占植株干重的95%,主要來自空氣和水;其他各種元素總共占棉株干重的5%左右,主要來自土壤的礦物鹽類。目前,棉田主要是氮、磷、鉀三元素不足。
二、常見的缺素癥狀
氮素供應不足時,棉株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片小且葉色淡,果枝數和總果節數少,蕾鈴脫落多,衰老早,鈴少而輕,產量低。
磷素供應不足時,棉株生長緩慢,根系生長不良,葉色暗綠,植株矮小,生殖生長受阻,結鈴和成熟期推遲,鈴輕籽小,不孕籽增多,纖維成熟度差,產量和品質下降。
鉀肥供應不足時,棉花在苗期或蕾期,主莖中部葉片首先出現葉肉失綠,進而轉為黃色,以后葉尖和邊緣枯焦,向下卷曲,最后整個葉片變成紅棕色;嚴重時葉片干枯脫落,通常稱之為“紅葉莖枯病”。凡患這種病的棉田,多表現棉株早衰,棉鈴瘦小,吐絮不暢,纖維成熟度差,棉花產量也較低。
硼元素供給不足時,葉柄產生環帶,棉頂芽常常壞死,植株長得矮小而分枝多,嚴重時棉株出現不開花、不結鈴,或蕾而不花、花而不實。
鋅元素供應不足時,棉花葉片小,葉脈間缺綠,以致葉片組織壞死,缺綠部分變為青銅色。
錳元素供應不足時,葉片成杯狀,葉脈間失綠,嚴重時節間變短,植株矮化。
除氮、磷、鉀以外,其他營養元素的缺乏癥狀一般生產上表現不十分明顯。因此,營養元素的施用與否,主要根據土壤中含量的多少來確定。
三、氮磷鉀肥料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氮素對棉花的作用最明顯,從幼苗開始直到開花結鈴期,都需要有適量的氮素供應。氮素供應適當,棉花葉色深綠,植株健壯,蕾鈴多,產量高,品質好。如果初期氮素供應過多,會引起棉花徒長,如果生育中期供應不足,棉葉會變黃變小,脫落多,后期早衰,產量低;如果中后期供應過量,會引起棉花瘋長,晚期減產,降低品質。磷素在棉花生育前期能促進植株根系發育,使壯苗早發,對早現蕾早開花有重要促進作用;在生育后期能促進棉鈴成熟,增加鈴重。鉀素起到壯稈和增強抵抗不良因素的作用;鉀素缺乏時,植株易感病,葉片變紅,提早枯落。棉花的紅葉莖枯病主要是缺鉀造成的。
四、棉花的需肥特點
苗期吸氮占5%、磷占3%、鉀占2%;現蕾到始花期吸收氮占11%、磷占7%、鉀占9%;始花到盛花期吸收氮占56%、磷占24%、鉀占36%;盛花到吐絮期吸收氮占23%、磷占52%、鉀占42%;吐絮到拔棉柴吸收氮占5%、磷占14%、鉀占11%。由上可看出,棉花整個生育期的需肥總趨勢呈“少—多—少”的動態變化規律。苗期吸收的較少,現蕾以后吸收量顯著增加,至花鈴期達到吸收高峰,進入吐絮期衰退,根系吸收能力減弱,使吸收量迅速下降。棉花各生育階段氮磷鉀的吸收特點也不同,氮肥吸收高峰在前(始花期至盛花期),磷鉀肥吸收高峰在后(盛花期至吐絮期),這有利于磷、鉀營養應用于多結鈴,促早熟上。
五、施肥原則
據研究,每生產50公斤皮棉,棉花約從土壤中吸收氮13.35公斤、磷4.65公斤、鉀13.3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3∶1。但隨著產量提高,需肥量有減少趨勢,因此棉花產量提高不是單純依靠肥料因素,而是各項栽培技術措施綜合作用的結果。棉花的施肥原則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料為主、化學肥料為輔。傳統施肥技術是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根據棉花不同生育時期的需肥特點,掌握“輕施苗肥、穩施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的原則,簡化施肥技術則省去苗肥、蕾肥和蓋頂肥,施肥措施為“施足底肥,重施花鈴肥”。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