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一百五十畝的稻田改造種藕套養龍蝦,前期需要做什么準備工作?
想把一百五十畝的稻田改造種藕套養龍蝦,前期需要做什么準備工作?這個問題我來說下。
一、稿田改造。這個同樣是挖蝦溝,挖3~5米寬的環形蝦溝,深1~1.2米左右。
二、如果是初次養殖,建議將田塊劃分小一點,2~3畝為一個田就可以了,由于新手對水質、疾病的防控缺少經驗,故一旦發生不可控的水質惡化及疾病傳染時,可以果斷清塘。
三、徹底清塘消毒,挖完蝦溝后,先別上水,在太陽下曬7~10天,讓其利用陽光,滅菌殺毒,并防治青苔,再畝潑灑生石灰粉100公斤/畝,進行進一步的消毒、滅菌。(注生石灰可以直接潑灑,也可加水調成生石灰漿潑灑)
四、肥水、種草,由于藕田本身的凈水效果比較好,畝施基肥250~300公斤,基肥施好后,就可以在環形養蝦溝中進10~15厘米的水深,種植伊樂藻了。
五、前面工作準備了,就是適時肥水,防田間蝦溝長青苔。待來年開春后,快種藕時,要挑選好適合當地環境的藕種,待到季節一到,就可以立馬種植了。
總之,只要我們將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好了,待到7月,藕苗、藕葉,相對比較硬了后,就可以投放蝦苗了。前期主要是以維護蝦溝中的水草和水質為主。藕田套養小龍蝦的主要優勢是餌料豐富,遮庇物多,再加上藕對水的凈水效果非常優秀,故非常適合小龍蝦生長。缺點,小龍蝦如果過早投入藕田,小龍蝦特別喜歡吃剛發芽的藕標,會造成藕生長困難,嚴重減產。所以藕田套養小龍蝦一投苗的時間一定要挑選好。
首先不談如何改造,就藕蝦二者的生物特性來說,這樣的套養模式是否合理本身就是值得商榷。
籠統來說,自然條件下藕塘只要有小龍蝦,就很難清楚干凈,而且數量不少。并且藕塘的蝦個體品相相對來說比一般缺乏管理的稻蝦還要好。但如果二者實行套養,是不是就更加完美。
這里我提出幾點我個人的小思考。對錯與否,還請大家共同探討。
第一,春天菏葉出水正是龍蝦出洞的時間,如果早春龍蝦密度教大,對菏葉的傷害很大,嚴重的幾乎片葉難存。如果放養密度太低,則效益也減小。
第二,就算前期菏葉正常的長起來,但大量的菏葉會覆蓋水面,留給小龍蝦活動的空間就很小。投喂和捕撈都會受影響。
第三,蓮藕的生長期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尤其是夏天,過度肥水會導致小龍蝦出現缺氧,中毒。而且長期種蓮藕的池塘底部淤泥會越來越厚,高溫期出現底質惡化,水體富營養化的概率會很大。
我在當地看過不少人藕塘養蝦,基本沒有成功的,反而是野生的小龍蝦不少,而且品質不錯。但這個不少也僅相對于自然水域而言,如果真正想藕蝦套養,花大精力投苗,喂食,管理,弄不好虧本也不稀奇。
總結,蓮藕和龍蝦在早期存在一定沖突,后期低密度互補,高密度則互相制約。
建議種蓮藕為主的話,可以少量投苗,一畝放過二十斤蝦苗。平時喂喂就好。要么進行稻蝦連作,或深水草蝦套養。
荒廢的水稻田,怎么利用?
謝謝邀請!水稻田一般都比較肥沃平整,并且水源充足,因此,廢棄的水稻田可以通過簡單改造進行重新利用:
1、栽植淺水藕。蓮藕葉美花艷,產量高,管理簡單,并且栽種一次可以年年采挖,廢棄的稻田土層深厚肥沃,只需要在四周簡單圍堰就可以進行淺水栽植蓮藕。
2、栽種芋頭。芋頭喜水怕旱,將廢棄的水稻田稍涼,耕耙疏松后栽種芋頭,隨著芋頭的生長進行根部培土澆水等田間管理。
3、養殖泥鰍。泥鰍營養價值高,人工養殖少,貨源緊俏,水稻田土層深厚肥沃,非常適合養殖泥鰍,在廢棄的水稻田內畝施雞糞3~5噸,深耕30厘米以上,耙平后放水,等水澄清后放入泥鰍苗進行養殖。
4、養蝦養蟹。蝦蟹喜歡淺水,可以將廢棄到頭改造后進行養蝦或者養蟹,消耗飼料少,投資回報高。
先開荒,增施羊糞等有機肥,改善土壤營養種植經濟作物如葡萄、桃等適合當地生長的果樹或蔬菜瓜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