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茶經》說茶樹最適宜種在哪種土壤中?需要注意什么?
陸羽《茶經》說茶樹最適合種在哪種土壤中?需要注意什么?
陸羽所著的茶經,對于我國茶葉學術界來說,無疑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開山神作,通過陸羽遍覽群書,博采眾長,吸收各家之經驗,凝聚成了這一部7000余字的茶學典籍
書中對茶葉的生長環境與茶葉品質的關系進行了分級概括,將茶葉品質分為三等,一等茶生于爛石,二等茶生于礪壤,三等茶生于黃土,按照我的理解,其實這就是茶葉的品質好壞在海拔高度上的對應體現,石頭在山頂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從山頂崩落下來,大的,重的石塊停留在高處,中等大小的石子停留在半山腰,最后細沙壤土落在山腳凹地
茶葉品質依照海拔高度從高到低,雖說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絕對,《茶經》成書于唐代,那時候的茶樹品種和數量跟現代肯定是不能比的,氣候條件肯定也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不能否認《茶經》的地位與作用,但是拿到現代來講,還是應該理性的看待書中的一些觀點,只有古今相結合,借鑒好的,棄去不切合實際的,才是對《茶經》最大的尊重
現代研究表明,影響茶樹生長的環境是多方面的,不止單單一個土壤那么簡單,酸堿度,光照,溫度,水分等等都能夠影響到茶葉的正常生長,所以我們在種植茶葉的時候,還是要多方面考慮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玩味鄉村】了解更多鄉村趣事趣聞
我們先來說說陸羽《茶經》說茶樹最適宜種在哪種土壤中?
土壤:茶樹生長的自然基地。陸羽將種茶土壤分為上、中、下三等,以爛石為上,礫壤為中,黃土為下,茶樹生長所需肥料(養料、水分)是經由茶樹根系土壤中吸取的。土壤理化性質的優良直接關系到茶樹生長的好壞。【爛石】應該指風化較完全的土壤,即所謂生土,其土壤有機質和土壤生物含量較多,適宜茶樹的生長發育。【礫壤】是指黏性小、含砂顆粒多的砂質土壤,土質中等。【黃土】是一種質地黏重,結構較差的土壤,其土質最差。
土壤對茶樹生長的重要性?土壤是茶樹長年扎根的立足之地,土壤的好壞,養分含量的多少,酸堿度,直接影響茶樹的生長發育。茶樹先天環境都不好了,您說說后天的生長,采摘,加工還怎么好呢,當然也有把壞茶樹,制成好茶的例子,但那真的少之又少。所以為了增加產量值,提高品質,土壤起到至關重要。
選擇土壤需要注意什么?想要知道選擇土壤的注意事項,那就需要了解茶樹適合什么樣的土壤,陸羽說爛石適合茶樹的生長,但是看我國的土壤,爛石的土地稀有,礫壤呢,也有但是對于雨后春筍般的茶農來說,有幸得到一塊具有礫壤的土地,你覺得覺得會有幾個呢。排除前兩個,剩下最后的黃土了,但是黃土不適合茶樹的生長,所以大部分茶農會選擇紅壤進行茶樹的栽培,比如西南茶區的云南。
那么我們選擇了一塊地,還需要注意那些呢?
1、茶園土壤狀況,包括土層深度(越深有利于茶樹的根吸收)、酸度(茶樹喜歡酸性土壤的植物,PH值在4.0-6.0之間,茶樹生長適宜4.4-5.5之間)
營養狀況(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對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有極大的影響,有機質含量是茶園土壤熟化度和肥力的指標之一,含有機質量在2.0%-3.5%的可為一等土壤;含有機質1.5%-2.0%的為二等土壤;含有機質1.5%以下的為三等土壤。高產優質的茶園土壤,其有機質含量要求達到2.0%以上。)以及主要化學物質的構成等;
2、生態氣候條件,主要包括地理環境、海拔高度、緯度、溫濕度、光質、光照強度等;
氣溫:晝夜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茶芽開始萌動生長,生長季節,月平均氣溫應該在18℃以上為宜,最適合氣溫在20-27℃,適宜生長的年有效積溫在4000℃以上。
光照:光照對茶樹的影響,主要是強度跟性質,茶樹有耐陰的特性,喜歡弱光照射和漫射光,從葉綠素的吸收光譜分析,光波較短的藍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所以茶樹在漫射光條件下生長好是有依據的。
雨量和濕度:茶樹適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長季節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對濕度一般以80—90%為佳.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80%為宜.這樣的雨量和濕度最適宜茶樹生長。
根據以上的條件去查找,會找到相對較好的適宜茶樹生長的土地,當然海拔高一些會比較好哦,云霧繚繞對于茶樹的光照射以及濕度是很有幫助的。
3、栽培技術措施,主要包括施肥技術、修建技術、耕作技術、采摘技術以及綜合管理技術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