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茶樹園,可以直接改種油茶林嗎?
正常茶樹園經濟效益應該很穩定才對,改種油茶有一定風險。原因如下:
1,多年茶園改造成本較大,茶樹的砍伐,土壤的翻新改良都需要成本;
2,種植油茶回報周期長,一般三至四年才開始掛果,六至七年才進入豐產期,在前七年每年需投入人工、地租及水肥等管理,而收成很少,七年以后才逐步開始有收益,而且收益具有不確定性。
當然如果能爭取到林業部門的補貼,加上前幾年套種花生、大豆等經濟作物可緩解經濟壓力。
如果不考慮上述經濟風險,理論上是可以改造的。
如何在冬季管理茶園,防止茶芽凍死?
茶芽凍傷,對茶葉來說更怕的并不是冬天而是春天,倒春寒的濃霜才會讓茶農顆粒無收。冬天的時候,茶芽處于休眠狀態,而且茶葉外面有魚葉保護者,魚葉也叫魚鱗葉,起的作用就像魚鱗一樣保護著茶葉,另外冬天,茶樹注意是在跟部積蓄養分,特別是茶氨酸的合成,春天的時候就是通過枝干將這些養分輸送到茶芽,所以春茶的茶葉是營養最豐富,滋味也是最鮮香甘潤的(普洱除外,普洱只要炒作,不在討論之列)。
春茶時候減輕倒春寒的方法,一是注意天氣預報,提前了解天氣變化,二是可以采用放煙,覆蓋等方法減輕凍傷。
冬季茶園有效管理是關健。一,深翻施肥。二,清園封園。三,預防凍害。
老茶園不想要了,直接在里面栽什么樹好?
這在南方山區非常常見,主要多是茶園老化品質下降,或過于零散采摘不變,或勞力有限無力經營,遇到這種情況,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不如改造成用材林,一勞永逸,平穩獲取一定的收益。
栽植杉木
杉木一般在產茶的地方都適宜種植,而且杉木在老茶園種植,頭三年的撫育工作量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只需購買苗木,花點功夫種植一下,適度管理,一般二十年左右(兩廣地區更短)即可砍伐,畝均獲利至少在6000-8000元以上,非常適合勞力缺失,無力經營的農戶采用。
栽植濕地松
濕地松適應性較杉木更強,可以在一些茶園土壤退化貧瘠,立地條件相對較差的環境生長,但濕地松的木材經濟效益要較杉木略差,不過由于目前馬尾松資源銳減,濕地松割脂效益凸顯,加上割脂的收益,種植濕地松與種植杉木相差無幾。
濕地松種植也和杉木一樣,相對較容易,但濕地松種植密度需要控制在每畝110株左右,不能過密。
老茶園經過多年經營,肥沃的表土流失較為嚴重,土壤相對較貧瘠,種植其他經濟作物效果不是太好,所以建議還是種植上述兩種用材樹種。
正常來講,在管理得當的茶園中,茶樹的生命周期大概能夠持續20~35年。但是由于過去農村茶園管理粗放,很多茶園在10~15年以后就進入到了衰老期。有一部分茶園地理位置環境以及土壤情況并不是特別良好,從而造成采摘困難和產量低下,這一部分也是農民不愿意再繼續種植的老茶園。對于老茶園來說,要想重新恢復經濟價值,如果是栽種樹木的話,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老茶園的位置,環境以及土壤情況應該都不是特別良好,土壤相對比較貧瘠,而且可能表土流失比較嚴重。所以在種植樹木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松樹。像黃山地區,大別山地區等很多山區茶園周邊生長的主要樹木就是松樹。松樹的經濟價值也比較高,但是相對來說成年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如果說是作為退耕還林或者是維護生態環境的話,還可以考慮種植杉樹和核桃樹。另外,像我們老家,將一些老茶園改造之后,種植油茶樹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油茶樹本身土壤的要求并不是特別高,即使在貧瘠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存,而且油茶樹的經濟價值高,茶油是世界上四大木本科優質油脂的之一。油茶種植以后,經過5~8年的管理,可以持續產出20年以上。平時的管護工作相對來說比種植茶樹要更加輕松一些。
所以在老茶園的改造過程中,可以優先選擇種植油茶樹。當然也可以因地制宜的選擇適宜當地實際情況種植的其他經濟型樹木或果樹。你看是不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見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和想法,感謝您的閱讀。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