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城市的目標包括哪些
(一)強化頂層設計引領,發揮政府宏觀指導作用。建立“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發揮導向引領作用。2019年6月底前,研究建立以固體廢物減量化和循環利用率為核心指標的“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并與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銜接融合。
?優化固體廢物管理體制機制,強化部門分工協作。根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為契機,建立部門責任清單,進一步明確各類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轉移、利用、處置等環節的部門職責邊界,提升監管能力,形成分工明確、權責明晰、協同增效的綜合管理體制機制。(生態環境部指導,試點城市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試點城市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加強制度政策集成創新,增強試點方案系統性。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相關改革舉措,圍繞“無廢城市”建設目標,集成目前已開展的有關循環經濟、清潔生產、資源化利用、鄉村振興等方面改革和試點示范政策、制度與措施。
統籌城市發展與固體廢物管理,優化產業結構布局。組織開展區域內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調查評估,嚴格控制新建、擴建固體廢物產生量大、區域難以實現有效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的項目。構建工業、農業、生活等領域間資源和能源梯級利用、循環利用體系。
實施工業綠色生產,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總量趨零增長。全面實施綠色開采,減少礦業固體廢物產生和貯存處置量。以煤炭、有色金屬、黃金、冶金、化工、非金屬礦等行業為重點,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因礦制宜采用充填采礦技術。
擴展資料:
?開展綠色設計和綠色供應鏈建設,促進固體廢物減量和循環利用。大力推行綠色設計,提高產品可拆解性、可回收性,減少有毒有害原輔料使用,培育一批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大力推行綠色供應鏈管理,發揮大企業及大型零售商帶動作用,培育一批固體廢物產生量小、循環利用率高的示范企業。
健全標準體系,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以尾礦、煤矸石、粉煤灰、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為重點,完善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分類別制定工業副產品、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等產品技術標準。
嚴格控制增量,逐步解決工業固體廢物歷史遺留問題。以磷石膏等為重點,探索實施“以用定產”政策,實現固體廢物產銷平衡。全面摸底調查和整治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逐步減少歷史遺留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總量。
怎樣給政府寫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報告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2 垃圾集中處理中的環境管理
分類收集和混合收集后的垃圾都應集中處理。城市人民政府應當發展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采用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處置方法集中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得到較快發展,關鍵在于國債資金的有力支持。垃圾集中處理環境管理面臨著眾多的問題,重視衛生管理,忽視環境保護。除了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監測外,很少有適宜的環境管理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的選址和構造,必須符合環境保護標準和城市環境衛生標準。禁止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場所;確需關閉、閑置或拆除的,必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核準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復。垃圾集中處理還應與垃圾減量化、家庭自身無害化處理以及資源化相結合。如廣州垃圾集中處理和分類收集、凈菜進城、包裝容器循環利用以及垃圾發電相結合。
2.1 填埋
填埋是現階段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大多數垃圾填埋方式都是簡易填埋,忽視了處理中的環境管理。填埋導致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嚴重。衛生填埋是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理手段。興建填埋場應當實施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監測制度。
2.2 堆肥
食物垃圾約占生活總量的 1/3。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機垃圾具有分散、量大、處理困難、容易污染環境等特點,對其集中處理,如堆肥,不僅減少了垃圾污染,而且使之與其它垃圾成分分離,加快了垃圾分類,有利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處理。堆肥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發酵不成熟堆肥效果不理想。堆肥產生大量甲烷,處理不好可能引發爆炸。堆肥場所應遠離地下水源地,易通風。
2.3 焚燒
焚燒的成本很大,在我國應有并不普遍。焚燒易產生局部大氣污染。垃圾焚燒場的建立應嚴格遵守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標準制度和環境監測制度。
3 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環境管理原則
(1)與源頭控制、產生控制相結合,(2)與收費管理等經濟刺激手段相結合,(3)與行政處罰相結合和(4)提高環境衛生管理與環境保護相結合。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