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千里突襲江夏鎮,為何殺了全鎮幾千無辜群眾?
在歷史大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幕:年羹堯官兵扮盜匪,屠滅了江夏鎮,不分男女老幼統統殺光,金銀財寶統統搶光,江夏鎮大小良賤幾百口人外加淮安營的一百多名官兵盡數葬身火海。這一幕把年羹堯的狠毒展現得淋漓盡致。
令人費解的是江夏鎮事件后,年羹堯非但沒有受到責罰,反而升任四川巡撫??梢哉f,年羹堯賺得盆滿缽滿,不但獲得了江夏鎮的數百萬兩銀子,仕途上也是一片光明。那么,年羹堯為何要跨界去江夏鎮?他去江夏鎮殺人越貨的目的何在?他為何敢這樣做?是誰給了他這樣大的膽子?年羹堯是生性殘忍還是迫不得已這樣做?他到底是為了主子胤禛分憂還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何事后胤禛只是不痛不癢地教訓了他幾句?康熙為何沒怪罪于他反而還升他為四川巡撫?下面就來說說這些問題。
年羹堯接到的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沒有狠辣的手段根本行不通要說這個問題,得先聊聊江夏鎮這個地方,在《雍正王朝》中,江夏鎮是個比較特別的地方,特別之處一在于:康熙曾到此地住過,并且還欽賜給了江夏鎮“德化禮儀”的匾額,說明江夏鎮民風很好,給康熙留下了特別好的印象。
特別之處二在于: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也曾到江夏鎮借住過,但被莊主劉八女羞辱了一番并趕了出去,因此,此地給胤禛和胤祥留下了特別不好的印象,從胤祥的話就可以知道他有多么生氣:“我老十三長這么大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氣。”
估計劉八女當時內心肯定想說:“哎,今天你就受到了!”
胤禛當時也黑著臉說:“往后誰也不許提江夏鎮三個字?!?/p>
不許提不代表心里不記得,所以,胤禛才派狠人年羹堯去江夏鎮。
特別之處三在于:江夏鎮新任莊主劉八女和其姐夫任伯安是九阿哥胤禟的門人,之所以叫劉八女是因為他父母前面生了七個姐姐,劉八女生下后怕養不活,所以才起來這么個奇葩的名字,九阿哥胤禟是“八爺黨”的錢袋子,而劉八女和任伯安把控的江夏鎮又是九阿哥在江南的大本營,八爺黨在江夏鎮存了不少銀子,這也是年羹堯屠滅江夏鎮的原因之一。
那么,年羹堯作為四川提督要跑到安徽去呢?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樣牽扯甚廣的東西——《百官行述》。這份檔案是任伯安在吏部任職時,利用職務之便編纂的一份私人檔案,里面記錄了大大小小幾百名官員私下里所犯的錯誤,任伯安利用官員們所犯錯誤來挾制他們為自己辦事,但凡有不從者,必然倒霉,因此,很多官員談之色變,對任伯安是又恨又怕,任伯安使喚這些官員就像使喚下人一樣。
《百官行述》的重要性在“宰白鴨”一案發生后體現出來了,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犯了殺人罪,于是,任伯安和劉八女連哄帶騙外加威脅讓老實人張五哥當了頂包的,原本說好張五哥進去待個幾年就能出來,豈不知,張家在事后才知道被騙了,張五哥秋后就要被處決了,張家就張五哥一個獨苗,于是,張五哥的妹妹阿蘭不顧一切的進京找到十三阿哥胤祥說明了此事,胤祥在找胤禛和鄔思道商議以后,連夜進宮稟明了康熙,康熙親自赴法場救下了張五哥,由此,牽扯出了震驚朝野的“宰白鴨”一案。
案發后,康熙最終把主審權交給了八阿哥胤禩,并由十三阿哥胤祥作陪,刑部大大小小的官員都有牽連,這其中就有刑部主事肖國興,而肖國興又是太子的親信,肖國興把“宰白鴨”得來的錢全給了太子使用,因此,八阿哥胤禩為了拉太子下馬,以威逼利誘的方式讓肖國興供出了太子,而付出的代價是——犧牲掉了九阿哥胤禟的門人任伯安和劉八女。
太子胤礽復位后認為正因自己以往沒有培植黨羽,所以,導致局面被動,如果不培植自己的黨羽難以對抗“八爺黨”,而任伯安被“八爺黨”犧牲掉以后,心里非常不滿,自己為“八爺黨”賣命多年卻換了個這樣的下場,弟弟被斬,小舅子劉八女還關在刑部大牢,于是,任伯安想投靠新的靠山,并順便報復“八爺黨”,而起復的太子就是最佳選擇,于是,任伯安以交出《百官行述》為條件,以換來自己官復原職和小舅子劉八女出獄。胤礽想也沒想就同意了,他需要《百官行述》來挾制百官為自己出力,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劉八女是欽犯,胤礽不敢直接明著放,于是,他把主意打到了老十三胤祥的頭上,先是讓胤祥除掉鄭春華,然后再以老十三除掉鄭春華為由要挾老十三放掉劉八女,算盤打的蠻好,但他忘了老十三后面還有老四和鄔思道。胤祥經過和胤禛、鄔思道的合計后,先讓鄭春華來了個假死,然后又來了個巧放人,目的是順藤摸瓜先一步得到《百官行述》的下落。
因為《百官行述》牽連很大,鬧不好就要牽扯出震驚朝野的大案來,這里面不光有數百名官員,還有牽扯到太子和八爺黨,因此,鄔思道叮囑胤禛和胤祥:辦這樣的事得需要一個狠角色,而胤禛和胤祥同時想到了一個人——年羹堯,因為,年羹堯在平素辦差的時候已經展露了自己的狠辣,他也是胤禛門下最得力的干將。于是,胤禛給年羹堯去了密信,要求年羹堯必須完成任務,同時還得辦的滴水不漏,隨信還寄出了一張刑部的關防。
因此,年羹堯接到的是一個牽扯面很大,但又必須完成的任務,年羹堯要不使用非常手段如何能完成任務呢,年羹堯接到這樣的任務也難吶,但再難也得辦。
年羹堯只能使用非常手段,而屠滅江夏鎮也展現了他狠毒和貪財的一面年羹堯在接到胤禛的信后,臉色變得陰晴不定,他也很犯難,他是四川提督,胤禛卻讓他帶著兵去安徽捉拿人犯,這很明顯不合朝廷的規制,但主子交代的事情不合規制也得辦,這次的任務不僅要奪回百官行述,還要把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搶回來,既不能走漏風聲,關鍵是還不能讓太子和八阿哥抓到把柄。
這本來就是一件刀口舔血的事,年羹堯為了辦這件事得賭上自己的前途,于是,他找來了副手岳鐘琪商量,岳鐘琪看完信后道:“我們是四川的防兵,到安徽去抓人,這于體制不合呀?四爺和十三爺怎么會下這么一道手諭?”
年羹堯翻了一眼岳鐘琪道:“什么體制不體制!叫你來是商量一下怎么去干,不是讓你說什么體制?!?/p>
這也是胤禛為什么讓年羹堯辦這件事的原因,因為他知道自己吩咐的事,年羹堯定能完成,而岳鐘琪明顯就沒有這個覺悟,在年羹堯點撥了之后,才明白此事非辦不可,于是他說道:“關鍵是要有個理由。”
年羹堯想了想道:“理由是現成的。四爺已經關照吏部,通知我進京述職,順途捕拿欽犯,妙就妙在順途,關鍵是人帶少了不管用,帶多了又會走漏風聲,這樣吧,你帶五百個弟兄,都改穿便衣,分頭走,等我先到南京見了皇上以后,咱們再到江夏鎮會集?!?/p>
年羹堯和岳鐘琪又商討了細節,商討的結果就是用重金籠絡一些不要命的死士,那么重金從哪里來?當然是從劉八女家里抄的,怎么抄的?當然不能明目張膽地去了,雖說有十三阿哥的刑部關防,但如果年羹堯敢明著帶兵出去,還沒出四川就讓人知道了,更別提要進安徽了。強行闖會弄得盡人皆知,太子和八阿哥都有耳目,更別說康熙了,那樣一來,事還沒辦倒走了風聲,那年羹堯別說前途了,他主子胤禛就得把他給辦嘍。
所以,這事就得秘密的辦,于是,年羹堯和岳鐘琪想到了官兵扮盜匪的法子,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江夏鎮暗中圍了起來,他們二人帶了幾個隨從進去假裝搶劫,等把劉八女的家丁和駐扎在江夏鎮的淮安營全部吸引集中起來,再發信號一舉圍殲。不得不說,年羹堯真是一把帶兵好手。
最終,年羹堯盤問出了《百官行述》的下落,順帶著還知道了劉八女的銀庫,于是,年羹堯發狠了,直接命人把江夏鎮大小良賤七百余口人盡數屠滅,而在這過程中,岳鐘琪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岳鐘琪在動手前,先讓已經放下兵器的淮安營士兵拿起武器,這些人誤以為年羹堯不敢殺他們,還以為要放他們走,于是,在他們拿起武器的那一刻,岳鐘琪照著自己的連猛的剌了一刀,然后,大喊一聲:兄弟們,造反了,殺啊。岳鐘琪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在這個位置上只能以此方式解決,日后若是朝廷問起來,他得給自己找個由頭。
屠滅江夏鎮得過程很殘忍,但對年羹堯來說,他辦得本身就是刀口舔血得事,他在這個位置上只能這么辦,如果他不全數滅口得話,那么,他們前腳剛走,后腳消息就走露了出去,驚動了太子和八爺黨,那這件差事等于沒有完成,甚至還給自己招來災禍,因為《百官行述》還沒有拿到手,年羹堯只能拿自己得前途賭。
從最終的結果上來看,年羹堯賭對了,順帶著還得了大筆財寶,那么,年羹堯屠滅江夏鎮一事到底對不對呢?其實,這件事對年羹堯來說壓根就沒有對錯之分,這件事處于他這個位置就只能這么干,才能成功。
再說,胤禛派年羹堯到江夏鎮辦這件事本身就值得深思,江夏鎮的劉八女曾狠狠得羞辱過胤禛和胤祥,胤鎮本來就是個有仇必報的人,而胤禛在江夏鎮受辱的事情,年羹堯也是知道的,所以,年羹堯屠滅江夏鎮也有為主子報仇的意思。
年羹堯屠滅江夏鎮后,康熙為何沒有怪罪他反而賞他?江夏鎮一事,再加上后來胤禛燒毀《百官行述》一事都被康熙知道了,但康熙為何沒有斥責年羹堯,反而說他遇事果斷,還升任他為四川巡撫呢?
對于屠殺江夏鎮這件事,對胤禛來說根本就無所謂,他想要的是《百官行述》,而且江夏鎮的劉八女還曾羞辱過他,事后,胤禛只是不咸不淡地數落了年羹堯幾句,實際上,胤禛怪的是年羹堯私自吞掉了幾百萬兩銀子,為此,胤祥還為年羹堯開脫過,胤祥對胤禛說:“你是沒帶過兵,不知道帶兵的難處,你要手里沒有錢的話,誰還肯去為你賣命啊?!?/p>
可見,連一向疾惡如仇的大俠王老十三都對年羹堯屠滅江夏鎮的行為也無所謂,再來看看胤禛是如何“批評”年羹堯的:“濫殺無辜這四個字會要了你的命”,言下之意就是說,要的是你的命,可不是我的命。估計年羹堯當時的內心是這樣的:你說得倒輕巧,咋不自己去辦呢,事情給你辦了倒落了埋怨。
胤禛接著說:“這次,我就和你十三爺把這個擔子擔起來了”。注意了,胤禛特意還加了十三爺,胤禛說擔擔子也就耍耍嘴皮子,擔子還得十三爺來擔。
康熙為何沒有怪年羹堯呢?這是因為任伯安秘密建立了《百官行述》,這對康熙來說是不能容忍的,因為《百官行述》牽扯到皇權政治,所以,康熙才說年羹堯遇事果決。因為《百官行述》這種東西,威脅到皇權統治,但凡沾到皇權,其他的事對于康熙來說都是小事,別說死了幾百號人,就是幾千人也沒事。
這是因為在康熙看來,能夠威脅百官的人有一個,那就是康熙,也只能是康熙乾綱獨斷,所以,最后康熙升年羹堯為四川巡撫,說明康熙默認了年羹堯的行為。
當然了,這也離不開,胤禛和鄔思道商量后耍嘴皮子的結果,當康熙問胤禛為何敢獨斷專行地燒《百官行述》時,雍正回道:“萬歲識窮天下,圣明獨照。那任伯安一個卑污在籍小吏,在京慘淡經營數十年,密建私檔,要挾群臣,縱橫六部,營私舞弊,難道無一人察其奸案?誰能保在座諸王貝勒及相臣疆吏沒有卷進去的?當日吳三桂等三藩亂起,父皇也曾在午門當眾焚燒百官書簡,穩定群臣之心。萁豆之火不燃,則兄弟相安,黨爭之氛不起,則朝局相安。為此,兒臣甘冒父皇重譴,查辦首惡以震懾奸徒,焚卷滅據以安定上下人心。父皇以為兒臣錯了,兒臣自應一身相擔。”
康熙內心是贊同的,但嘴上卻說道:“這與三藩之亂不同。形勢不同,情節也不同。”
胤禛忙回道:“勢不同而理同,情不同而心同,兒臣明白父皇心意,要借此案振肅朝綱,查奸懲佞。但國家之弊積重難返,不是一件案子就能理得順的。兒臣左思右思,中夜推枕,要辦得穩妥,既不傷皇家體面,又不攪亂朝局,只有鎮之以靜,徐圖整頓。如此,惶惶人心自定,黨爭之氛不起,君臣上下相安。小人輩也無隙可乘了?!?/p>
因為,胤禛早知道康熙有此一問,所以他和鄔思道在密室里反復研討,所以說得是有節有理,既含蓄不露,又明白無誤,還顯著自己為國為民一片赤誠,嘴皮子功夫耍得真是到家了。
寫在最后最終,因為江夏鎮一事和《百官行述》一事,康熙將太子廢黜,將老十三圈禁,老十三算是為胤禛背了鍋了,這也不是老十三第一次為胤禛背鍋了,但是這個處理和年羹堯屠滅江夏鎮幾乎沒啥關系。
太子胤礽之所以被廢,是因為他自己太作死了,因此必須廢掉他,而十三阿哥胤祥被圈禁表面上看是對他的懲罰,但實際上卻是康熙對胤祥的一種保護措施。因為,十三阿哥胤祥性子太直,不會轉彎,又疾惡如仇,康熙擔心他在以后的日子里為胤禛出頭時捅出更大的簍子來,甚至搭上性命,所以,康熙才這樣做,替胤禛鋪路的事,他親自做,用不著讓胤祥來做。
首先,問題要更正一下,江夏鎮的死難人數是700人!包含了劉八女家族和鎮內的其他居民,以及試圖前往江夏鎮救援的當地千總阮必大等手下官兵。
當然,江夏鎮雖然號稱是一個鎮,更被康熙皇帝賜為天下第一名鎮,但到了康熙末年,這里早就不是一個小鎮,而是變成了劉氏家族的莊園,這里所有的百姓都變成了劉家的莊丁,甚至當地負責安全防衛的清朝駐軍,也逐漸接受收買,變成了劉氏家族的家?。?/p>
劉八女家族利用土地的兼并,成為了江南地區的著名大地主之一,家族的聯姻,自己的姐夫任伯安也同樣成為了江南地區的鹽茶道,控制地方食鹽和茶葉的供應。光是任伯安一年向八爺黨提供一百萬兩白銀的孝敬,就可以推算這個大家族每年的巨額收入是多少?
而作為同樣在江南當過官的年羹堯,自然不可能不知道江夏鎮和任伯安,更知道這個地頭蛇勢力之強大。所以,當他接到十三爺從京城發來的兵部手令,要他率領最精銳的親兵從四川前往江蘇江夏鎮,從劉八女的家中搶走百官行述的時候,年羹堯就深深的明白,這完全是一個找死的任務!
尤其是四爺黨要求他只進行搶奪,盡可能的不要傷害人命,這樣的命令更是把年羹堯推到了懸崖邊上,因為這個過程當中,涉及到的利害關系實在是太多了!
1、百官行述到底是什么?也許此時的年羹堯不知道,但有一點他是清楚的,劉氏家族和任伯安是原八爺黨的成員,目前又準備向太子黨靠攏,動手對他們家進行搶劫,得罪的不只是江南這條地頭蛇,從八爺黨到太子黨,年羹堯會得罪個遍!
對于一心想在官場上出人頭地的年羹堯,又怎么可能情愿做這種事?
2、要求年羹堯手下留情,可誰能保證劉氏家族或任伯安事后不會對他進行報復?更重要的是,越境調兵在清朝的體系中是嚴重違法的行為,年羹堯此舉必然會受到嚴懲,倘若康熙皇帝進行追究,四爺黨會不會替他扛下所有罪名呢?
或者會不會出現,當四爺黨發現局面不可受控時,要將所有的責任推到年羹堯一個人頭上呢?
盡管年羹堯是雍正最有價值的奴才,可再怎么有價值,他也終究是個奴才!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四爺黨不是不會考慮放棄年羹堯。而這個重要的環節,一心想搶到百官行述的雍正不會注意到,但深知利害關系的年羹堯會想得清清楚楚!如何能夠完成雍正布置的任務,還能巧妙的躲避一切責任,這將是年羹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而他在最后也做出了最理想的選擇和做法!既然怎么做都有麻煩,倒不如直接選擇快刀斬亂麻:一舉全部殺光!
劉八女和任伯安全家死光,江南的這條最大地頭蛇再也不會向年羹堯選擇報復!
由于自己只是一個奴才,從心理分析的角度,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剛剛崛起的奴才敢對江南最大的家族下死手,眾人必然會認定年羹堯的背后一定有人指使,那么指使的人是誰呢?大家當然會把自己的目光放到四爺黨的頭上,這也就意味著,江夏鎮慘案發生之后,雍正渾身是嘴也說不清!
因為多年前的江南賑災,雍正得罪了江南的勢力集團,這是清朝官場上眾人皆知的事情,而在江夏鎮遭到羞辱,也許早就通過小道消息傳播到了眾多人的耳中,年羹堯跟江夏鎮從來沒有爆發過沖突,現在江夏鎮全體軍民被殺光,你雍正強調這是年羹堯單獨的行為,請問誰信呢?
所以當江夏鎮的消息傳到京城,得知消息的雍正氣的是火冒三丈,甚至百官行述的成功奪取也沒有平息他的怒火,因為他無奈地發現,所有的責任全都歸咎到他一個人頭上,本以為能劃清界限,但是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他干的!
年羹堯在這個過程中做的很精明,同樣在權力場上爭斗的十三阿哥和背后的鄔思道也不可能看不出門道,但面對慘案的發生,兩個人卻都不約而同的沒有揭露年羹堯的本來面目,只是不斷地向雍正解釋年羹堯只是想搶奪錢財,借此擴大自己的私兵規模!這才相對平息到雍正的怒火,而兩個人為什么沒有選擇說出實情?原因其實更直接:在九子奪嫡還沒有分出,最后勝負的情況下,年羹堯還有著更大的用處,此時還沒到犧牲他的時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