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指南2017版對BIM模型的要求?
一、BIM建筑模型建模規范體系(1)建筑建模在下列各階段中進行—概念設計、初步(基本)設計、細部設計、施工及竣工,各階段依BIM交付要求建制模型。
(2)鑄及預制的建筑組件可以在BIM模型中以對象放置。
(3)建筑組件須以正確的工具建制,在既有工具不足時,可選用適當工具建制該對象,但應將該對象的「類型」作適當定義。
(4)比建模需求尺寸小的組件不必建模,但可以使用2D圖補充說明。
(5)可用2D細部詳圖補充說明BIM模型。
(6)建筑組件應依樓層分別建制。
(7)需求參數—類型、材料、ID、大小,其中「類型」參數作為數量提取的依據。
(8)若兩種以上工具可用來建立組件模型時,應以「類型」明確定義建成的組件。例如可用版及梁兩種工具來建「道路」,則應建制完成的「道路」的「類型」參數設定為「道路」。
(9)結構組件應依結構工程師提供的尺寸建制。
二、BIM結構模型建模規范體系(1)由結構顧問以實際構件位置和尺寸,制作結構分析模型與結構BIM模型,此模型將產出結構文件。
(2)結構模型在下列各階段中進行:概念設計、初步設計、細部設計、施工及竣工,各階段依BIM要求建制模型。
(3)預鑄及預制的結構組件也可另用其它特別工具設計,建制后再并入結構BIM模型中。
(4)結構BIM模型包括所有承載荷重的混凝土、木材、及鋼構架,也包括非承載的混凝土架構,基本組件有墻、版、梁及點陣框架,需以正確的工具(如:墻、版等)建制,若沒有適當工具,可改用其它適當工具建制該組件,但應將該組件的「類型」作適當定義。
(5)結構模型可按結構送審需求區分為不同階段。
(6)鋼筋及接頭細部建模可在細部設計時間用適當的建模工具建制。
(7)比建模需求小的組件不必建模,但可以使用2D圖補充說明。例如:小于10公分的組件不必建模。
(8)2D圖可做載重規劃。
(9)若BIM建模工具受限時,可用2D圖做柱明細,柱明細應有柱形狀及斷面。
(10)結構組件應依樓層分層建制。
(11)參數需求:類型、材料、ID碼、及大小尺寸,其中「類型」參數供數量提取使用。
(12)若兩種以上工具可用來建立組件時,需以「類型」明確定義建成的組件。例如:用個別的梁建立完成屋頂桁架后,應將這些構架群組,并將其「類型」定義為“Truss”(桁架)。
BIM建筑模型的標準化不僅僅可以幫助參建人員內部之間更好的溝通和交流,同時也能根據國內外的不同,制定出更好的BIM標準,使得國內BIM發展獲得更好的進步。而對于國內的BIM發展,能夠提供一個新的業內標準,為后來的企業提供一個完善的BIM項目實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