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農殘檢測方法?
一、波譜法
該方法是利用有機磷農藥中的官能團或水解、還原產物與特殊的顯色劑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酸化、酯化、磺酸化等化學反應產生的特定波的顏色反應來進行定量或定性的測定。這種檢測方法操作簡單,適用范圍較窄,主要用于有機磷農藥的檢定。
二、色譜法
色譜法主要包括薄層色譜法(TLC)、氣相色譜法(GC)和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3種。它主要適用于揮發性差、極性和熱穩定性差的農藥檢定。
(一)薄層色譜法
薄層色譜法又稱薄層層析法,是以涂布在支持板上的支持物為固定相,以合適的溶劑為流動相,對樣品進行分離、鑒定和定量的一種層析分離技術,能將類固醇、脂肪酸、核苷酸、氨基酸、生物堿及其他物質進行有效的層析。比如在磨碎的谷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劑提取有機磷農藥,經純化濃縮后,在薄層硅膠上分離,用有機磷農藥的Rf 進行定性測定或用儀器進行定量測定。該方法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檢測方法,也是一種快速的檢測方法,既是分離手段,又是定性、定量的檢測分析方法。
(二)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是利用物質的吸附力、親和力、溶解度和阻滯作用等不同物理性質,對谷物中的混合物進行分離、分析的方法。該方法是把盛在管柱中的吸附劑或惰性固體涂上固定相,不斷通過管柱內的氣體流動,將樣品從一端加入,經過反復多次的移動樣品,通過分離、分析,固定相對樣品,從末端流出的濃度形成色譜圖。具體操作是把提取、純化和濃縮后的有機磷農藥注入氣相色譜柱,對氣相色譜柱進行升溫,使農藥分離,經過不同檢測儀器掃描出氣相色譜圖,通過時間來定性,通過標準曲線對照來定量。一次可測定多組分,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失誤率較低。
(三)高效液相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是在液相色譜柱層析的基礎上,引入氣相色譜柱理論發展起來的。該方法主要適合不太容易氣化、不耐熱和藥性極強的農藥或代謝物,通過提取、純化及柱后發生的反應和質譜等聯用,可實現分析自動化。該方法在農藥殘留分析方面應用越來越廣,與氣相色譜法相比,靈敏度高,檢測速度快,分離效果好,加上近年一些高端儀器的問世,極大地提高了檢測靈敏度。
三、色譜-質譜聯用法(GC-MS)
色譜-質譜聯用法主要用色質聯用技術,既利用氣相色譜的高分離性能,又利用質譜準確測定化合物中含有的有機磷。可以對農藥殘留物、代謝物和降解物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檢測,還可以對多種殘留物進行分析。
四、毛細管電泳
毛細管電泳是以毛細管為分離通道,利用高壓電場的驅動力進行新型液相分離技術。實際上是電泳、色譜相交叉的內容,主要用于檢測啤酒、牛奶、水果、蔬菜中的農藥殘留。
五、免疫分析技術
免疫分析技術是利用抗原與抗原之間的特異性、可逆性相結合的基礎檢測方法。基本原理是將抗原或抗體吸附在固定載體表面,保持免疫活性,再加入酶標抗原或抗體,并保留其免疫活性。在具體測定時,使受檢標體和酶標抗體或抗原表面起反應,形成酶標記免疫復合物,然后洗滌,洗去酶標抗原或抗體,在不能洗去的復合物中加入酶的底物,被催化生成有色物質,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的物質直接相關,所以可以根據產物的深淺來對標本中的抗原或抗體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免疫分析技術廣泛用于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氨基甲酸酯、除草劑、真菌毒素等,主要用于農藥殘留分析、酶免疫分析等。目前,在國外,酶聯免疫分析在農藥檢測方面應用較多,日漸普及。
六、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主要是應用乙酰膽堿酯酶技術,對測定有機磷較為敏感,準確度較高,對別的農藥測定敏感度不太明顯,需要加氧化劑或預處理,可以提高其他農藥檢測的靈敏度。目前正在研究用丁酰膽堿酯酶和動植性酶酯代替乙酰膽堿酯酶。該技術相對成熟,是對有機磷農藥快速檢測的方法。
七、生物傳感器
生物傳感器是一種利用生物物質敏感并將其濃度轉化為電信號的儀器。它由固定的生物敏感材料識別元件、適當的理化換能器及信號放大裝置構成。最開始研制出葡萄糖傳感器,將葡萄氧化酶在聚丙烯酰胺膠體中固化,再將膠體固定在隔膜氧電極上,便制造出葡萄糖傳感器。它涉及生物活性材料與物理化學換能器的交叉學科知識,是生物技術的一種先進的檢測和監控方法,可以大大縮短檢測時間,在快速檢測方面有著很大的發展前景。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