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產生的污水如何處理才能達到環保要求
村產生的污水如何處理才能達到環保要求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是將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和污染環境成份清除、降解做無害處理。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要著重考慮選用成熟可靠,適合農村特點和實際污水處理適用技術。農村污水處理,可根據實際情況將水質進行中和農用產品,從而達到回用及環保降解排放。
1、穩定塘處理技術
在我國,特別是在缺水干旱地區,穩定塘是實施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近年來成為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著力推廣的一項技術。與傳統的二級生物處理技術相比,高效藻類塘具有很多獨特的性質,對于土地資源相對豐富,但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來說,是一種較具推廣價值的。
2、厭氧沼氣池處理技術
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實踐中,最通用、節儉、能夠體現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結合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式是厭氧沼氣池。它將污水處理與其合理利用有機結合,實現了污水的資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經厭氧發酵后產生沼氣,發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有機物,達到凈化目的;產生的沼氣可作為浴室和家庭用炊;厭氧發酵處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澆灌用水和觀賞用水。在農村有大量可以成為沼氣利用的原材料:農作物秸稈和人畜糞便等。
沼氣池處理技術已在我國一些地方得到了有效推廣和使用。建設沼氣池和生活污水厭氧凈化池,有效解決人畜糞便、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農村環境難題,出現家園清潔和村容整潔的新面貌。
3、土壤滲濾技術
地下土壤滲濾法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日益受到重視。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區利用地下土壤滲濾法處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且出水能夠作為中水回用.
4、人工濕地處理技術
目前,北京、深圳等都采用了這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凈化后的水質優于地表水三類標準。浙江、廣東、天津和江蘇等地還分別在無動力、地埋式厭氧處理系統、雨污分離管網輸送集中處理和生物投菌治理污水等技術方式應用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嘗試,也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案該如何選擇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有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
穩定塘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
土地處理技術等
在選擇處理工藝時,要遵循技術成熟、處理效果穩定,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運行管理方便、運轉靈活,技術及設備先進、可靠等選擇原則。
例如:北方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較少,水質單一,有較多土地進行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可優先考慮采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如果有可利用坑塘,也可選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 穩定塘處理組合工藝。此外,雖然土地處理技術在國內尚未大面積推廣,但鑒于該技術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好,是一種簡單、可靠、實用、低能耗、低花費的小型污水處理系統,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可嘗試采用該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
根據具體情況定。
如果有管網就實行搜集,建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如果想對分散可以利用污水凈化沼氣池或者污水凈化槽。
如果有一定的條件,有政策扶持,就可以購買一些大型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智能控制,運維簡單,而且效果都很好。
污水處理設備
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
1、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是一種分散處理生活污水的裝置,采用多級發酵、多種好氧過濾和多層次凈化實現污水中多種污染物的逐級去除。分為分流制和合流制兩種,區別在于糞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是否共用同一管道。
分流制工藝采用不同的管道來輸送生活污水和糞便污水,成本比較高,適用于居民戶數較多、人口分布較集中的小城鎮;合流制工藝成本較低、施工方便,很適合在廣大農村推廣普及。工藝步驟都是:生活污水-格柵截流井-沉砂井-前處理區-后處理區-排出或者接好氧處理,工藝基本布置形式見圖1。
2、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建設成本低,COD去除率達95%,具有較高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產生的沼氣可作為炊事能源,處理后的污水可用作澆灌用水和景觀用水。局限性:生活廢水中有機物濃度過低時,會導致系統產氣效率低。氣溫較低時,處理效率會降低,出水難以實現達標排放。
穩定塘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1、穩定塘是一種經過人工修整而設有圍堤和防滲層的池塘,它主要利用水生生物系統,依靠自然生物凈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凈化,是迅速推廣污水處理工藝,實施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因而穩定塘處理技術成為我國近年來著力推廣的一項技術。穩定塘主要包括好氧塘、兼性塘、曝氣塘、厭氧塘等幾種工藝。
穩定塘系統一般不需要任何材料,動植物均為土著種類,在工程造價上甚至低于土壤滲濾處理系統,也基本不需要過多的維護管理。穩定塘系統可達到較好的出水水質,有的還具有脫氮除磷功能。農村地區可以結合地形條件等有利因素,設立污水的穩定塘生態處理方式,尤其在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南方地區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穩定塘內水生植物的布置應兼顧挺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間的合理搭配,以發揮其最大效能,尤其是在控制藻類的生長等方面。
2、穩定塘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管理維護方便、運行穩定可靠等諸多優點,不足之處是占地面積大、凈化效果受氣溫等自然因素(平均氣溫需要>5t)影響。但是隨著穩定塘的逐步推廣應用,發展了很多新型塘和組合塘工藝,進一步強化了穩定塘的優勢,或者彌補了原有技術的不足。因此,如果有可利用的天然養魚塘、天然廢塘等條件,可考慮采用該處理系統。
人工濕地
1、人工濕地是一種為處理污水而利用工程手段模擬自然濕地系統建造的構筑物,在構筑物的底部按一定的坡度填充填料,如碎石、砂子、泥炭等,在填料表層土壤中種植對污水處理效果良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蘆葦、香蒲、燈心草、香根草、風車草等。主要分為表面流濕地、潛流濕地、垂直流濕地。人工濕地適宜于氣候溫暖、土地可利用面積廣闊的區域,尤其適用于利用鹽堿地或廢棄河道進行工程設計。
2、人工濕地出水水質好,具有較強的氮磷處理能力,運行維護方便,管理簡單,投資及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遠比傳統處理工藝高得多,因此提高人工濕地的污水處理率是今后的一大課題。此外,季節因素的變化,如溫度、降雨量等因素限制人工濕地處理技術的發展。
土地處理技術
1、土地處理系統是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具有一定構造和良好擴散性能的土層中,利用土壤毛細管浸潤擴散原理,通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逐級降解污染物、凈化污水的處理系統。與其它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相比,具有基建投資低、運轉費用少、抗沖擊負荷強、系統穩定性好、操作管理簡便等優點,特別適合我國國情。
同時,還能夠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資源,使污水處理與綠化相結合,美化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它的不足之處在于占地面積相對較大,然而在農村地區,污水土地處理可以與農業種植結合,因而這種處理工藝不額外占用土地。其工藝如圖2。
2、國內應用比較多的污水土地處理工藝有:污水快速滲濾處理系統、污水地下滲濾處理系統、“非爾脫”污水灌溉新技術和砂濾處理系統。
其中,砂濾處理系統出水懸浮物、BOD5、COD去除率一般可達80%以上,總氮和總磷處理率一般在40%?80%,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好,是一種簡單、可靠、實用、低能耗、低花費的小型污水處理系統,是解決中小城市、城鎮、農村等小流量生活污水的最適合、最可靠的途徑,但該技術在國內尚未進行大面積的推廣與應用。
北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推薦方案
在選擇處理工藝時,要遵循技術成熟、處理效果穩定,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運行管理方便、運轉靈活,技術及設備先進、可靠等選擇原則。
北方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較少,水質單一,有較多土地進行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可優先考慮采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如果有可利用坑塘,也可選用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穩定塘處理組合工藝。此外,雖然土地處理技術在國內尚未大面積推廣,但鑒于該技術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好,是一種簡單、可靠、實用、低能耗、低花費的小型污水處理系統,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可嘗試采用該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
污水凈化池是采用“多級分流、分級處理、逐段降解” 的方法,使農村污水達標排放。池型分為前處理區和后處理區。 前處理區分為厭氧發酵區,由兩個或多個串聯的沼氣池組成,作用是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滅除寄生蟲卵、病原菌等,減少污泥積累;后處理區為好氧過濾區,為四級折流式生物濾池,主要功能是利用填料固著微生物,進一步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懸浮物等。處理后出水用于農田灌溉或水產養殖等。 固地環保工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