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如何分類及處置?
《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將醫療廢物分為5類∶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
處理:
1、按類別分置于專用包裝物或容器內,確保包裝物或容器無破損、滲漏和其他缺陷,破損的包裝應按治療廢物處理。
2、廢物盛放不能過滿,大于3/4時就應封口,封口緊實嚴密,注明科室和數量。
3、分類收集,禁混;禁漏;禁污(利器放入利器盒內,非利器放入包裝袋內)。
4、運送時防止流失、泄露、擴散和直接接觸身體;運送醫療廢物應使用防滲透、放遺撒、無銳利邊角、易于裝卸和清潔的專用運送工具,各種包裝和運送工具應有專用醫療廢物標識。
5、建立醫療廢物暫存處、設備,不得露天存放,并設專人負責管理。
6、做好登記,內容包括來源、種類、重量和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及經辦人簽名等,資料保存三年。
7、對垃圾暫存處、設施及時清潔和消毒處理,禁止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8、醫療垃圾存放時間不得超過2天,每日工作結束后對運送工具進行清潔消毒。
9、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發生時,應在48小時內及時上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導致傳染病發生時,按有關規定報告,并進行緊急處理。
土壤的污染
醫療廢物伴隨醫療服務過程而發生,如處置不當,任意露天堆放,不僅占用大量的土地,導致可利用土地資源的減少,而且大量的有毒廢渣或廢液在自然界到處流放,很容易就接觸到土壤,有的醫療衛生機構甚至將醫療廢物簡單掩埋,這對土壤的污染則是非常大的。
而醫療廢物的有毒物質一旦進入土壤,會被土壤所吸附,對土壤造成污染,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原生動物,破壞土壤中的微生態,反過來又會降低土壤對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其中的酸、堿和鹽類等物質會改變土壤的性質和結構,導致土質酸化、堿化、硬化,影響植物根系的發育和生長,破壞生態環境。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