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氣需要尾氣處理嗎(氨氣需要尾氣處理嗎為什么)
一、怎樣處理氨氣尾氣?
四氯化碳一定在下層,稀硫酸在上層,這樣才能防倒吸。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稀硫酸大,它們又不相溶,所以分層,四氯化碳一定在下層,稀硫酸在上層。
又因為四氯化碳溶液不與氨氣反應,氨氣通過四氯化碳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吸收氨氣,又可以防倒吸。
二、氨氣尾氣吸收?
水或者酸性溶液
具體解析:氨氣因為是堿性溶液,所以可以用酸性溶液來收集其中尾氣。當然也可以用水,因為氨氣在水溶液注意非常大,所以具體要看題干中的具體需求,當然用酸氣吸收的時候,也盡量不要用濃度較高的酸,用一定的濃度就可以了。
三、介質氨氣需要熱處理嗎?
熱處理中的氨氣和氮氣屬于化學熱處理過程。一般通過三個基本過程來實現:
①化學介質的分解,釋放出待滲元素的活性原子,例如滲氮時2NH3→3H2+2[N];
②活性原子被鋼件表面吸收和溶解,進入晶格內形成固溶體或化合物;
③原子由表面向內部擴散,形成一定的擴散層。 滲氮俗稱氮化,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使活性氮原子滲入工件表面,形成含氮硬化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其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可達1000HV~1200HV)、耐磨性、疲勞強度、熱硬性和耐蝕性等。
氣體滲氮是將氨氣通入加熱至滲氮溫度的密封滲氮爐中,使其分解出活性氮原子(2NH3→3H2+2[N])并被鋼件表面吸收、擴散形成一定厚度的滲氮層。
滲氮主要通過在工件表面形成氮化物層來提高工件硬度和耐磨性。氮和許多合金元素如Cr、Mo、Al 等均能形成細小的氮化物。這些高硬度、高穩定性的合金氮化物呈彌散分布,可使滲氮層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故滲氮用鋼常含有Al、Mo、Cr 等,而38CrMoAl 鋼成為最常用的滲氮鋼,其次也有用40Cr、40CrNi、35CrMn 等鋼種
四、氨氣尾氣處理為什么不能通入水中?
氨氣既易溶于水也容易揮發,不能有效的將氨氣吸收。而用稀硫酸吸收,能夠將氨氣轉化為銨鹽,使吸收更完全。
五、(高中)用什么溶液進行氨氣的尾氣處理?
四氯化碳一定在下層,稀硫酸在上層,這樣才能防倒吸。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稀硫酸大,它們又不相溶,所以分層,四氯化碳一定在下層,稀硫酸在上層。
又因為四氯化碳溶液不與氨氣反應,氨氣通過四氯化碳溶液與稀硫酸反應,吸收氨氣,又可以防倒吸。
六、尾氣有氨氣味道?
這是由于三元催化轉化器的故障。如果三元催化器失效,汽車尾氣會有非常強烈的氣味。三元催化轉化器是排氣管頭上的一個部件,用來凈化廢氣。如果沒有三元催化轉化器,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就會超標。
如果長時間使用,三元催化轉化器可能會失效。如果失效,就需要更換。
七、如何收集氨氣的尾氣?
把尾氣通到裝有水的燒杯中,但不能讓導管與水接觸。這樣就可以了,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它會自己跑到水里去的,不過導管口離水面不要太高,一厘米左右就好。
八、為什么氨氣尾氣處理不能用苯和水?
氨氣既易溶于水也容易揮發,不能有效的將氨氣吸收。而用稀硫酸吸收,能夠將氨氣轉化為銨鹽,使吸收更完全。
九、氨氣和甲烷為什么都需要尾氣處理?它們會污染空氣?
氨氣具有刺激性氣味,存在毒性,被人吸入,對人體有害 甲烷易燃,在空氣中到達一定濃度會爆炸,且甲烷為溫室氣體(并不是只有二氧化碳被成為溫室氣體,只不過在生活中二氧化碳較多罷了),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酸堿性氣體一般可以通過水洗或其它洗滌液洗滌除去,甲烷則能以用溶液吸收。
Span80(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溶液及其與鹽復配溶液對甲烷的吸收效果比純水好,鹽的加入可以增加Span80在水中的分散狀態同時促進對甲烷的吸收。
氨氣尾氣處理的原因是有刺激性氣味且有毒,甲烷尾氣處理的最主要原因是甲烷易燃,一切易燃的氣體和有毒氣體都需要尾氣處理。
十、多余乙烯氣體需要尾氣處理嗎?
多余乙烯氣體需要尾氣處理
驗證乙烯化學性質實驗的尾氣處理方式:把乙烯通入溴水,要足量,直到溴水不再變色。
無毒,但是一定要處理掉,因為當實驗室乙烯濃度達到爆炸極限的時候,遇明火會爆炸,不安全。
對于化工廠有機廢氣、化工車間產生的苯乙烯跟丙烯廢氣的治理常見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低溫等離子法、燃燒法、UV光解法。
(1)活性炭吸附法
吸附法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多孔固體吸附劑(活性碳、硅膠、分子篩等)來處理有機廢氣,這樣就能夠通過化學鍵力或者是分子引力充分吸附有害成分,并且將其吸附在吸附劑的表面,從而達到凈化有機廢氣的目的。吸附法目前主要應用于大風量、低濃度(≤800mg/m3)、無顆粒物、無粘性物、常溫的低濃度有機廢氣凈化處理。
活性炭凈化率高(活性炭吸附可達到95%以上),實用遍及,操縱簡單,投資低。在吸附飽和以后需要更換新的活性炭,更換活性炭需要費用,替換下來的飽和以后的活性炭也是需要找專業人員進行危廢處理,運行費用高。
(2)低溫等離子法
低溫等離子法利用等離子體內部產生富含極高化學活性的特點,使用高壓放電裝置在放電時產生高能電子和離子,將空氣中的氧分子進行分離,氧分子吸收能量后產生游離態的氧離子,有機廢氣污染物與游離氧基團發生反應,最終轉化為CO2和H2O等物質,從而達到凈化廢氣的目的。
此種方法具有適用范圍廣,凈化效率高,設備占地面積小特點,適用于其他方法較難處理的有機廢氣體;但由于采用高壓放電裝置,在含水、含塵、有機廢氣濃度較高的密閉空間易發生爆炸,存在安全隱患,因而限制了其使用。
(3)燃燒法
燃燒法只在揮發性有機物在高溫及空氣充足的條件下進行完全燃燒,分解為CO2和H2O。燃燒法適用于各類有機廢氣,可以分為直接燃燒、熱力燃燒和催化燃燒。
排放濃度大于5000mg/m3 的高濃度廢氣一般采用直接燃燒法,該方法將VOCs廢氣作為燃料進行燃燒,燃燒溫度一般控制在1100℃,處理效率高,可以達到95%一99%。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