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怎樣增加森林的固碳潛力
一、淺談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怎樣增加森林的固碳潛力
增加森林固碳潛力的途徑
全球森林面積近40億公頃,占地球陸地面積的30%左右。森林具有多種功能。作為生產者,森林為食物鏈的下游提供食物來源。森林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資源(木材產品和林副產品),同時也是維持地球生態平衡(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改善人類生存環境(防治污染、凈化空氣、降低噪音等)的直接作用者。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森林的葉片就開始利用太陽能固定大氣中的CO2,同時釋放氧氣。雖然森林和其他生命體一樣,通過呼吸作用釋放CO2,但當光合作用超過呼吸作用時,森林在不斷生產和積累生物質。所謂“森林碳匯”,就是指森林生態系統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CO2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的CO2量減去因土壤和植物自身呼吸釋放到大氣中的CO2量。
每當提到氣候變化就必然提到森林的作用。這不僅是因為在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排放中,約有15%~20%是毀林導致的碳排放,并且因為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匯,遠高于草地和農田的碳匯功能,在減緩氣候變化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應對氣候變化,其目的之一就是抑制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的無限制增加或使之保持在某一個水平以下。解決的途徑不外乎兩個,一是直接減排(工業)、二是間接減排(增加碳匯)。在增匯方面,自然生態系統,特別是森林固碳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如何充分發揮或提高森林的固碳潛力,是應對全球變化時應當予以高度重視的重大挑戰。
在提高森林碳匯時必須將森林、氣候與森林管理加以綜合考慮。既然毀林是引起溫室氣體增高的原因之一,那么就應當禁止森林采伐,保護其現有碳庫資源;同時,如果將過去毀掉的森林加以恢復重建,可以增加碳匯潛力,起到減緩氣候變化的作用。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及其應對問題,采取一系列林業生態工程措施和行動,增加人工林面積,恢復森林植被。據最新的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中國森林面積約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0.36%,比上次森林清查增加了2.1%。森林植被的增加,提高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強度,在溫室氣體減排的多重舉措中作用顯著。
為了提高中國森林碳匯,加強對現有森林的可持續性管理十分必要。保護現有天然林碳庫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禁止不可持續的采伐,預防林火與病蟲害,從而避免其碳匯功能的下降。通過集約化的營林措施(如適度間伐、擇伐并控制輪伐期、施肥、套植等)可以提高森林固碳能力。此外,提高林產品的循環利用效率,以及使用林產品代替高能耗、高碳密度物品,也可以起到間接增加碳匯的功效。
二、固碳技術是什么?
森林系統具有強大的碳吸收能力,草地與農田土壤有機碳庫在固碳方面的作用也十分顯著。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顯著的固碳功能,在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據估算,陸地碳匯中約有一半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中國森林儲碳量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約為43.8億噸,在最近20年,中國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明顯增強,20世紀90年代末期達到47.5億噸。但我國森林的平均碳密度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現有森林生態系統的實際儲碳量也只達到潛在的植物儲碳量的一半左右,固碳潛力還很大。 草地作為陸地植被巨大的碳庫,在減少和固定二氧化碳過程中具有重要功能。在各種陸地生態系統中,氣候變化將首先對草地生態系統產生影響。天然草地覆蓋了幾乎20%的陸地面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草地大國,草地碳庫蓄碳量將是十分可觀的。從1980年到1994年,全國耕地土壤有機質從1.8%提高到了2.01%,平均每年提高0.014%,但仍具有很大的固碳潛力。假設采取綜合措施,有望在30年內使土壤有機質提高30%~40%,僅耕地一項的固碳,就相當于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總和。 與會專家建議,我國陸地植被的固碳能力巨大,可為溫室氣體的減排提供重要保障。在保護天然林和天然草地的同時,應大力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和建設穩產高產的人工草地,實施生態農業,充分利用邊際土地發展生物質能。我國具有先進的選種、育種技術,今后還應從提高植物生產力和固碳能力的角度出發,加強草種和樹種的培育,為溫室氣體減排提供保障。o(∩_∩)o
左旋肉堿不錯,
我用過效果不錯,
也沒有副作用絕不反彈,
請到官方網站上購買正品
請看左旋肉堿2.2jianfei.com官方網站
請復制官方網站網址打開
三、固碳技術能否運用生產,即被人類自由利用?若可以,能源問題不就可以解決了嗎?此技術目前存在什么困難?
近年來國際已經開展了廣泛的生物固碳技術開發與應用,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保護現有碳庫,即通過生態系統管理技術,加強農業和林業的管理,從而保持生態系統的長期固碳能力;二是擴大碳庫來增加固碳,主要是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并通過選種、育種和種植技術,增加植物的生產力,增加固碳能力;三是可持續地生產生物產品,如用生物質能替代化石能源等。
因此,生物固碳潛力很大,可為溫室氣體減排提供重要保障。與能源和工業部門的二氧化碳減排措施相比,生物固碳安全、有效、經濟并兼有巨大的生態功能.
所以,固碳技術目前仍處于研究狀態,少部分已經運用到生產上了,但仍具有很大的開發前景。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