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 森林生態學中 景觀生態學一章的問題, 我考華中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復習中 急急急啊!
一、關于 森林生態學中 景觀生態學一章的問題, 我考華中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復習中 急急急啊!
第一題:研究物種組成應該用標準樣方法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三個部分分別調查。首先設置最小20×20m的標準樣地。喬木層用樹木每木檢尺方法,調查樹種、胸徑、樹高、冠幅、第一活枝下高以及伸生長狀況、優勢度、病蟲害等。灌木層在標準地內取5×5m的小樣方,調查灌木的種類、高度、蓋度、地徑、株數、分布狀況等。草本層在灌木樣方內取若干個1×1m的小樣方,調查內容和灌木近似。
第二題: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先要分清楚森林生態系統包括哪幾個碳庫,應該包括植物碳庫、枯落物碳庫和土壤碳庫,其中植物碳庫分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應該同時考慮喬木灌木和草本。如果研究碳循環變化的話可研究以下幾個方面:植物碳庫變化研究光合作用、植物地上部分生長量、地下部分生長量。枯落物部分研究枯落物自然狀態下分解和年新增枯落物量。土壤部分研究土壤碳通量(土壤呼吸)不同季節變化。
我是華農的。不過不是學景觀的
二、如果圖一為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圖二表示在該生態系統右,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的部分示意圖.請據圖分
(1)碳從無機環境中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①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進入無機環境的途徑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即③④⑤的呼吸作用.
(2)據02分析,A表示初級消費者的同化能,1表示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手表示次級消費者的攝入能,1比A的能量少,原因是除80二中所示,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外還有一部分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掉8.
(少)類對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進行調查研究,其意義是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地)1果將狼引入該生態系統,由于狼的生存會由環境阻力,種群數量的會呈S型增長,具體為下0:
故答案為:
(1)光合 ③④⑤
(2)初級消費者同化 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 次級消費者攝入 呼吸散失
(少)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地)
三、請問什么叫碳通量
碳通量碳通量 (Carbon flux)是碳循環研究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表述生態系統通過某一生態斷面的碳元素的總量。例如:某河流的碳通量,就是流過河流斷面的有機碳和無機碳的總量;某森林生態系統碳通量,就是該生態系統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的碳循環總量;海洋的碳通量,也就是單位時間和單位面積內碳增減的數量。總之,先理解“通量”的概念后就很容易理解碳通量了。
四、下面是有關生態關系的問題.(1)如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請回答:
(1)根據圖形分析已知:d是生產者;e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a、b、c是各級消費者;f是分解者.?
(2)碳元素在a(消費者)與e(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之間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傳遞的,而在在a(消費者)與e(分解者)之間是以含碳有機物進行的.
(3)若圖中只有五個生物種群,且f是分解者,不計入食物鏈.所以圖中的食物鏈可以:d→c→b→a.
(4)已知食物鏈為d→c→b→a.若c種群現存有機物質量為akg,按能量傳遞效率20%計算,則依靠這些有機物位于第四營養級的生物最多可增重a×20%×20%=0.04akg.
(5)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使二氧化碳大量的釋放到大氣中去,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碳循環,導致溫室效應,使得全球氣候變暖.減緩溫室效應主要從減少二氧化碳的釋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兩方面入手,主要措施有開發新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護植被、植樹造林等.?
故答案是:
(1)消費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2)co2 有機物
(3)d→c→b→a
(4)0.04a
(5)產生溫室效應(或使全球氣候變暖)
①加強綠化②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③開發新能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