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碳量的測算方法casa?
一、固碳量的測算方法casa?
森林固碳估算方法綜述 -------------------------------------------------------------------------------- 森林對現在及未來的氣候變化,碳平衡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估算森林的碳儲量,評價森林碳匯功能,具有重要意義。主要方法有: 1.生物量法。通過大規模的實地調查,取得實測數據,建立一套標準的測量參數和生物量數據庫,用樣地數據得到植被的平均碳密度,然后用每一種植被的碳密度與面積相乘,估算生態系統的碳量。 2.蓄積量法。對森林主要樹種抽樣實測,計算出森林中主要樹種的平均容量(t/m3),根據森林總蓄積量求出生物量,再根據生物量與碳量的轉換系數求森林的固碳量。 3.以生物量與蓄積量關系為基礎的生物量清單法。首先計算出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喬木層的碳貯存密度(pc,mgc/hm2)。然后再根據喬木層生物量與總生物量的比值,估算出各森林類型的單位面積總生物質碳貯量。 4.渦旋相關法。是一種微氣象技術。主要是在林冠上方直接測定CO2的渦流傳遞速率,從而計算出森林生態系統吸收固定CO2量的方法。 5.馳豫渦旋積累法。用維聲速風速儀、紅外線CO2分析儀等儀器測定和計算。 6.箱式法。植被的一部分套裝在一個密閉的測定室內。C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就是CO2通量。 7.森林生態系統土壤的測定方法。土壤碳密度=土壤體積×土壤密度×土壤有機質含量÷1.724;土壤儲量=土壤各亞類面積×土壤平均厚度×土壤平均容重×轉換系數。 摘自:《世界林業研究》第18卷第1 固碳量=固碳產品產量×單位產品(能源)含碳量×固碳率 ---------
二、如何分辨生態系統是碳源還是碳匯?
分辨生態系統是碳源還是碳匯要根據生態系統是吸收碳還是釋放碳。
碳源與碳匯是一對相對的概念。碳源可以被表述為“一個碳儲庫,它向其他碳儲庫提供碳,因此儲量隨時間減少”或者“有機碳釋放超過吸收的系統或區域,如毀林、化石燃料燃燒等”。
碳匯指從大氣中吸收的碳多于釋放的碳的碳循環介質(或自然過程),包括植物、海洋和土壤等,這三者是最大的碳匯。
碳源是指向大氣中釋放碳的過程、活動或者機制。
碳匯是指通過種種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三、主要的自然碳匯可能很快成為碳源
主要的自然碳匯可能很快成為碳源
在人類找到一種地球工程學的方法來解決我們所造成的氣候災難之前,我們必須依靠海洋和森林等自然碳匯來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些生態系統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正在惡化,一旦被破壞,它們不僅會停止從大氣中吸收碳,還會開始釋放碳。
擁有一種富含二氧化碳的土壤――泥炭地――的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有效的自然碳匯。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它們儲存的二氧化碳比地球上所有其他植被的總和還多。但是當它們被排干、砍伐森林時,每年可以釋放出全球近6%的二氧化碳。氣候研究人員擔心,現在許多吸收碳的泥炭地很快就會采取相反的行動。
全球泥炭地僅占全球陸地面積的3%,但卻占地球土壤有機碳的30%。泥炭地的行為就像‘陸地海洋’,因為它們會吸收二氧化碳,但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大量泥炭會釋放出來,導致進一步變暖嗎?
根據一個從12000年前到公元2100年的地球系統模型,這個相對較小的盆地到本世紀末可能會損失5億噸碳。這大約是目前全球每年化石燃料碳排放的5%,或者是美國排放的10%,被排放回大氣中。根據大多數人的估計,到本世紀末,南美洲將變得更加溫暖和濕潤。
研究結果顯示,高溫會導致更多的泥炭碳流失,而降水的增加會在較長時間內略微增加泥炭碳的積累。總之,這可能會增加泥炭地對大氣的碳損失。秘魯西北部的泥炭地幾乎完好無損,但在大多數泥炭儲量豐富的地方卻并非如此,這些泥炭地正在被清理,以便為農業騰出空間。加拿大、西伯利亞和東南亞等地區的泥炭地已經成為重要的碳源。秘魯的泥炭地可能很快也會面臨同樣的命運。
如果我們觀察的區域可以代表整個亞馬遜河流域或熱帶泥炭地,那么在未來的氣候情景下,泥炭碳對大氣的損失應該是我們社會非常關心的問題。農業集約化和森林火災等日益增加的土地使用干擾威脅著泥炭碳儲量的持續存在。除非采取必要的行動,否則這些泥炭地生態系統可能變成碳源而不是碳匯。
四、真的有外星人嗎?
應該是有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