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中測懸浮物的詳細步驟
一、污水中測懸浮物的詳細步驟
具體步驟見:
《水質(zhì)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GB 11901-89)
網(wǎng)頁為:
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懸浮物采用什么方法檢驗
有懸浮物測定儀,可以直接測定懸浮物的值,不用烘干稱重那么麻煩。海晶SS-1Z型的就可以
三、對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有哪些測定方法
按其性質(zhì)可分為無機物、有機物和微生物.按分散體系分類,即按雜質(zhì)粒子的大小及同水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來分類,可分為以下三類:分子-離子分散系:即溶解性物質(zhì),小于0.001微米,包括各種無機的、有機的低分子物及其離子,在水中成為溶液. 膠態(tài)分散系:即膠體物質(zhì),大小由0.001-0.1微米,其中有的高分子物以溶液存在,溶膠微粒以溶膠存在. 粗分散系:即懸浮物質(zhì),大于0.1微米,其中有懸濁液和乳濁液. 水質(zhì)專業(yè)術(shù)語 1、水中的懸浮物:水中的懸浮物是顆粒直徑約在0.1微米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見.這些微粒主要由泥沙、原生動物、澡類、細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機物等組成,常常懸浮水流之中,產(chǎn)生水的渾濁度.懸浮物是造成渾濁度、色度、氣味的主要來源. 2、水中的膠體物質(zhì):水中的膠體物質(zhì)是指直徑在0.1-0.001微米之間的微粒.膠體是許多分子和離子的集合物,包括無機膠體如鐵、鋁、硅的化合物,有機膠體如植物或動物的肢體腐爛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 3、水中的溶解物質(zhì):水中的溶解物質(zhì)是直徑小于或等于0.001微米的微小顆粒.主要是溶于水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鹽類的各種離子和氣體. 4、水的渾濁度:由于水中含有懸浮物及膠體狀態(tài)的微粒,使得原是無色透明的水產(chǎn)生渾濁現(xiàn)象,其渾濁的程度稱為渾濁度.渾濁度是表達水中不同大小、不同相對密度、不同形狀的懸浮物、膠體物質(zhì)、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雜質(zhì)對光所產(chǎn)生的效應(yīng). 水的硬度:水中的一些金屬離子的濃度,如鈣、鎂、鐵、錳、鋅等,一般鐵、錳、鋅等離子在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計.通常就把鈣、鎂的總濃度看作水的硬度. 水的TDS值:TDS表示水中溶解性總固體的含量.包括水中的溶解鹽類,還包括有機物質(zhì).水中的固體分為溶解性固體和懸浮固體.溶解性固體是指水經(jīng)過過濾之后,那些仍然溶于水中的各種無機鹽類、有機物等.懸浮固體是指那些能過濾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沙、有機物、微生物等懸浮物質(zhì).
四、廢水懸浮固體和濁度的測定實驗中,濾紙,濾膜分別適用于什么情況下
我在環(huán)保通上看到關(guān)于濾紙和濾膜知識上說:濾紙用于測定廢水SS,用中速濾紙就可以了。濁度的檢測只能用濁度儀,濾紙或者濾膜都不能英語濁度的檢測。
五、在測定廢水中的懸浮物時,為保證準確度應(yīng)注意什么
懸浮物(SS)又叫不可濾殘渣,指不能通過濾器的固體物。
測定原理是用濾器(這里指濾紙)過濾水樣,經(jīng)103℃-105℃烘干后得到不可濾渣(懸浮物)含量。為確保結(jié)果準確在測定過程中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樹葉、木棒、水草等雜質(zhì)應(yīng)從水樣中除去。
2、廢水粘度高時,可加2-4倍蒸餾水稀釋,震蕩均勻,待沉淀物下降后在過濾。
3、確保烘干至恒重(即兩次稱量相差不超過0.5mg)。
本答案來自環(huán)保通,僅供參考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