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空氣質量實時排名是怎么樣的?
根據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布的2019年1-7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全國空氣質量排名前10分別是:海口、珠海、麗水、黃山、深圳、中山、拉薩、廈門、舟山、臺州。
2019年1-7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yōu)良天數比例為80.9%,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155個城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達標,同比增加9個;PM2.5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PM10濃度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O3濃度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4%;SO2濃度為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NO2濃度為2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CO濃度為1.4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2+26”城市1-7月平均優(yōu)良天數比例為46.2%,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4%。
北京市1-7月,優(yōu)良天數比例為59.0%,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
長三角地區(qū)41個城市1-7月,平均優(yōu)良天數比例為74.8%,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
汾渭平原11個城市1-7月,平均優(yōu)良天數比例為54.8%,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5%。
2019年1-7月,168個重點城市中邢臺、臨汾、石家莊市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從第168名到第149名);海口、拉薩、深圳市等2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從第1名到第20名)。
改進措施:
空氣質量不僅關乎人類生存質量,而且也深深影響著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因此我們要自覺維護環(huán)境保護義務,努力提高人類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空氣質量。
主要有以下措施:
1、建立空氣質量監(jiān)測機制,落實國家的環(huán)境保護政策。
2、加強工用能源開發(fā),不斷替代化石能源。
3、發(fā)展太陽能等無污染新能源,擴展人類能源源泉。
4、出臺法律規(guī)定,嚴格限制節(jié)日爆竹燃放,減少排放有害氣體。
5、提供集體送暖,減少取暖成本。
6、勤種樹,多開河渠,減少排放污水。
7、使用空氣凈化器防治室內空氣污染。
8、出行時盡量乘坐公交車、地鐵,減少私家車使用;安裝尾氣處理器或使用燃油潤滑油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
9、對于污染和能耗大的工廠進行改造,對廢氣、廢水等進行無害處理,實現節(jié)能減排。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前7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排名公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空氣質量
全國空氣質量實時排名是麗江市 ,雞西市,攀枝花市,大興安嶺地區(qū),雙鴨山市,黑河市,甘孜州,迪慶州,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等……
空氣質量(Air quality)的好壞反映了空氣污染程度,它是依據空氣中污染物濃度的高低來判斷的。空氣污染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空氣污染物濃度受到許多因素影響。
來自固定和流動污染源的人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響空氣質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車輛、船舶、飛機的尾氣、工業(yè)污染、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燒等。城市的發(fā)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氣象等也是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
空氣是指包圍在地球周圍的氣體,它維護著人類及生物的生存。對人類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距地面12公里以內的空氣層,也就是對流層。清潔的空氣是由氮78.06%、氧20.95%、二氧化碳0.03%等氣體組成的,這三種氣體約占空氣總量99.04%,其它氣體總和不到百分之一。
空氣質量保護潔凈大氣是人類賴于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一個人在五個星期內不吃飯或5天內不喝水,尚能維持生命,但超過5分鐘不呼吸空氣,便會死亡,人體每天需要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氣。大氣有一定的自我凈化能力,因自然過程等進入大氣的污染物,由大氣自我凈化過程從大氣移除,從而維持潔凈大氣。
全國空氣質量排名:
1、臺東 2、苗栗 3、花蓮 4、麗江 5、臺北 6、阿勒泰 8、畢節(jié) 9、隴南 10、海北 11、日喀則 12、保山
1、花蓮:
東邊以海岸山脈濱臨太平洋,西邊是高聳的中央山脈,南端與臺東縣的池上鄉(xiāng)與長濱鄉(xiāng)交壤,北邊以大濁水溪與宜蘭縣南澳鄉(xiāng)接鄰。花蓮夾在高山與大海之間,南北狹長走向的花東縱谷是人口聚居的地方。太魯閣峽谷(太魯閣國家公園)就是位于本縣秀林鄉(xiāng)境內。氣候類型為副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1℃,最高月均溫28.4℃,最低月均溫17.8℃,年降水量2092.9毫米,年日照時數1579.7小時。
2、麗江:
麗江市屬低緯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由于海拔高差懸殊大,從南亞熱帶至高寒帶氣候均有分布,四季變化不大,干濕季節(jié)分明,氣候的垂直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較多,年溫差小而晝夜溫差大,兼具有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特征。
東南、西南的迎風斜面是多雨區(qū),背風坡面是相對干燥的少雨區(qū),金沙江河谷干燥少雨。全市年平均氣溫12.6~19.9°C之間,全年無霜期為191~310天;年均降雨量為910~1040毫米,雨季集中在6~9月;年日照時數在2321~2554小時。
3、日喀則:
日喀則總體的氣候特征是:空氣稀薄,氣壓低,氧氣少;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達3300小時,高原紫外線強烈;氣溫偏低,年較差小,日較差大,年平均氣溫西部亞寒帶地區(qū)為0℃,東部溫帶地區(qū)為6.5℃,年平均氣溫為6.3℃,可算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份平均氣溫為2~12℃,最暖月份的平均氣溫為10~18℃,年平均日較差西北部為16℃,東部為14℃;干季和雨季分明。
全國空氣質量實時排名是海口、拉薩、麗江、深圳、舟山、珠海、廈門、福州、昆明。
海口地處熱帶,熱帶資源呈現多樣性,是一座富有海濱自然旖旎風光的南方濱海城市。常年位居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布的全國16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排名榜單之首,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3.5%,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選定為中國第一個“世界健康城市”試點地。
拉薩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全年日照時間在3000小時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譽。拉薩境內蘊藏著豐富的各類資源,先后榮獲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等榮譽稱號。
麗水被譽為“浙江綠谷”,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2005年1月,麗水市被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2009年12月,相繼被命名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優(yōu)秀生態(tài)旅游城市”。2010年12月23日,浙江省關注森林組委會正式發(fā)文授予麗水“浙江省森林城市”稱號。
全國空氣質量實時排名揚州,蘇州,江陰,泰州,嘉興,膠南,寧波,珠海,塔城地區(qū),鎮(zhèn)江,紹興。
改善空氣質量的措施。在揚塵污染管控方面,各類工地嚴格做到周邊圍擋、裸土和物料堆放覆蓋、濕法作業(yè)、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百”。加大城市道路沖洗、保潔頻率,重點道路按照“以克論凈?深度清潔”的標準進行保潔。
消納場嚴格做到出入口100%硬化、產塵工序100%濕法作業(yè)、裸露黃土100%覆蓋、運輸渣土車輛100%潔凈、視頻監(jiān)控100%安裝、滿容區(qū)域100%復綠“六個百分百”。嚴控所有露天堆場、散貨碼頭、大貨車停車場等裝卸、堆放、運輸過程揚塵污染。
在工業(yè)污染源管控方面,采取現場監(jiān)督檢查與在線監(jiān)控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相輔相成的方式,強化工業(yè)污染管控,督促企業(yè)保障污染物處理設施正常穩(wěn)定運行,杜絕“冒黑煙”現象,確保穩(wěn)定達標排放,同時依法嚴格處罰“冒黑煙”或超標排放行為。
在餐飲油煙污染管控方面,我市要求排放油煙的飲食業(yè)單位必須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保障設施正常穩(wěn)定運行;油煙無組織排放視同超標,對不符合規(guī)定的飲食業(yè)依法嚴格查處;強化露天燒烤油煙整治,加大巡查執(zhí)法力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