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縣現在對于農村養殖戶空氣污染還管嗎
近年來,畜禽規模化養殖在各地蓬勃興起,成為農村致富的亮點和提高畜產品質量的切入點。然而,養殖規模化程度的提高也隨之帶來了畜禽糞便和污水的急劇增加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污染環境,影響人、畜健康,養殖生產與環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畜禽養殖污染現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加強養殖環境治理,實現養殖生產與糞污排放無害化處理同步進行,是確保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安全生產,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中國論文網 1.畜禽養殖業污染成因 畜禽規模化養殖促進了畜牧業產業化發展,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畜禽糞便和污水量超出自然承載消納能力就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引起畜禽規模化養殖產生污染的主要因素表現在: 1.1農田耕作中農家肥使用率低帶來畜禽有機糞肥富余 農田耕地是消納吸收有機肥的最直接有效途徑,養殖業從根本上說離不開種植業,種植業為養殖業提供飼料,養殖業為種植業提供有機肥料,兩者有機結合、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化肥在種植業生產上的廣泛應用,嚴重沖擊了有機肥的使用量,使得有機肥利用率降低,造成種植業與養殖業良性生態循環脫節,畜禽糞便剩余,引起環境污染。 1.2畜禽養殖場規劃不科學、布局不合理 畜禽養殖業的環境保護工作是畜禽養殖生產的一部分,與養殖生產同樣重要,但人們往往對養殖業環境污染認識不足,一些養殖場、養殖小區選址缺乏科學論證,場區布局規劃不合理,建設中沒有配套的糞污加工處理設施,生產與排污不能同步進行,糞便、污水得不到及時的無害化處理,集聚成災,造成環境污染。 1.3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飼養規模不適度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飼養規模的確定應根據本地的自然、經濟條件等因素,堅持農牧結合、種養平衡、以地定畜的原則,即根據土地環境容量(保證土地環境安全的畜禽糞便的最大吸納量)確定飼養數量,保證畜禽養殖產生的廢棄物有足夠的土地消納,減少污染,增加土壤肥力,實現農牧業的良性循環,而一些地區在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建設中強調做大產業,追求規模,導致相對狹窄的土壤無法消納大量的糞便,造成環境污染。 2.畜禽養殖業污染危害 畜禽養殖場排出的廢棄物中含有多種污染物,主要包括畜禽糞尿及養殖污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微生物,以及糞尿分解產生的氨、硫化氫、吲哚等有機物。據測定,每頭生豬年排糞尿918公斤、每頭牛年排糞尿1.752萬公斤、每只蛋禽年排糞27.38公斤、每只肉禽年排糞8.25公斤。因而從環保角度來看,一頭(只)畜禽就是一個污染源,一個畜牧場、養殖小區就是一個污染場,飼養規模越大,污染越嚴重。畜禽規模化養殖對環境污染產生的危害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2.1污染空氣 畜禽糞便分解產生的氨氣、硫化氫等惡臭氣體,彌散在空氣中,嚴重污染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給畜禽的自身生長和人們生活帶來危害。 2.2水體惡化 畜禽養殖業產生的污水,無序排放使地表水受到污染,進入河流極易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使水質惡化,藻類過度生長,導致水生生物毒害,魚類大量死亡,威脅水產業的發展,污水滲入地下還可導致地下水中的硝酸鹽含量過高,難以治理恢復,造成持久性的污染。 2.3危害農田生態環境 畜禽養殖產生的污水用于灌溉農田,使作物徒長、倒伏、晚熟或不熟,甚至毒害作物,出現大面積腐爛,高濃度污水可導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氣、透水性下降及板結,嚴重影響土壤質量。糞便中的高劑量的微量元素,作為有機肥料長期播撒到農田中,將導致磷、銅、鋅及其他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富積,對農作物產生毒害作用,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使作物減產。 2.4傳播疾病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畜禽糞便、污水也是蚊、蠅良好的滋生地,病原菌、寄生蟲大量繁殖,如得不到有效防控,散布在環境中就會傳播疾病,由動物傳播給人的疾病有幾十種,這些人畜共患病的載體主要是畜禽的糞便及排泄物。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有效防霧霾 3.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控模式 畜禽養殖業的污染防控應按照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原則進行綜合治理,目前,主要推行下列4種治理模式:一是場區建造糞污處理設施模式。養殖場(小區)建設要考慮周邊土地的糞污承載能力,場內配套建設符合減排規范要求的固體廢物和廢水貯存處理設施,采用干清糞工藝,糞尿干濕分離,存放在固定儲糞池中,充分利用農田、林地、果園、菜地對經過沉淀發酵的畜禽糞污進行消納利用,實現種養區域平衡一體化,儲糞池的建造要注意防止畜禽廢渣滲漏、散落、溢流、惡臭氣味等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二是沼氣配套模式。利用畜禽糞便厭氧發酵生產沼氣是解決畜禽養殖糞便污染的有效方法,不僅能提供清潔能源,而且沼渣可以直接肥田,沼液還可以用來養魚,形成養殖與種植和漁業緊密結合的物質循環生態模式。三是有機肥加工模式。在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有機肥加工廠,利用生物工藝和微生物技術,將畜禽糞便經發酵腐熟后制成復合有機肥,進行產業化開發。
有的村雞鴨鵝什么的都不讓養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