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黃河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
黃委科學配置、優化調度,強化監管,確保引黃耗水總量不超指標,全河累計供水1700億立方米,實現黃河連續21年不斷流,為世界江河保護提供了“中國范例”。
連續4年實施生態調度,統一調度范圍由干流向支流、由下游向全河、由河道內向河道外不斷擴展,5條支流納入調度管理。根據來水情況合理安排河道外湖泊、濕地等生態補水,累計向河口三角洲補水9.49億立方米,向烏梁素海補水18億立方米,探索利用洪水過程向沙漠地區生態補水,引黃入冀供水43億立方米,寶貴的黃河水資源在更多區域發揮了生態效益,流域生態系統質量穩中向好。
黑河采取“全線閉口、集中下泄”、干支流聯調等措施,狼心山斷面年均斷流天數較“十二五”同比減少69天,東居延海實現連續16年不干涸,續寫了綠色頌歌的新篇章。 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初顯。
二、我國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我國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3)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
(4)科技工作者發揚了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的精神;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
(5)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6)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持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了改革開放;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國際間的攜手合作等。
三、生態建設取得成就的原因?
1、是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地位,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總布局;
2、是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就是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3、是指明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現實路徑,就是“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保(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這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理念的重要升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整體布局頂層設計的科學完善,意義重大而深遠。?
四、濰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濰坊市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扛牢政治責任,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改革決策和省委部署
濰坊市委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扛起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政治責任。加強黨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及時跟進全面落實上級改革決策部署。積極承擔國家和省重大改革試點。積極創新完善改革推進機制。
2.統籌推進六大領域改革,確保重點改革任務落實落地
瞄準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進六大領域(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民主法制領域、文化體制、社會體制、黨的建設制度、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取得一批在全省全國有影響力的改革成果。
3.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以改革攻堅激發發展活力
聚焦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突出制度創新,深化改革攻堅,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活力。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明顯。公共衛生應急體系日益完善。深化流程再造形成新機制。創新提升“三個模式”賦予新內涵。金融財稅攻堅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五、中國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原因?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
(一)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辦學治校的各項工作中緊跟黨的步伐,堅決貫徹落實黨關于高等教育的方針政策。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貫徹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各高校始終堅持黨委領導的核心作用,大力推進依法治校,力求建立高效、協調的工作機制,以不斷提升辦學質量。
(二)始終堅持與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同向同行。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對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針政策的制定和調整,皆立足于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
(三)始終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自鄧小平同志指出“辦教育要兩條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以來,如何既全面普及教育,又提高教育的質量水平始終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兩大重點。從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高校的毛入學率,到為農村貧困學生開展專項計劃,黨一直力求推進教育的全面普及,堅持推進重點學校建設,開展一流大學和學科的建設工程。
(四)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的建設模式。改革開放以來,黨對于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策始終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著眼當下,又放眼未來,充分尊重改革實踐的社會歷史性。而各高校也立足實踐,同時積極吸取國外的先進理念,堅持黨的領導,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
六、梁思禮取得成就的原因?
梁思禮先生為什么能夠在學術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不無關系:
一是,良好的家教和父母精心的培養。梁啟超先生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一直十分關心,從小到大,梁啟超先生的幾個子女就一直受到父親的精心培養。
雖然,梁啟超先生逝世后,梁思禮先生還非常地小,但是好學的家風給予了他一個十分好的成長環境。
梁思禮先生的父親逝世后,他的母親更加重視對孩子的培養。因此,梁思禮先生相比其他同齡人可謂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二是,梁思禮先生與生俱來的學習天賦。梁思禮先生自小就有"神童"的美稱,從小到大,在學校讀書都能夠拿到十分優異的成績,不知道讓身邊多少同學羨慕嫉妒恨。
后來,更是憑借出色的成績獲得了出國留學公費出國留學的機會。即使在人才濟濟,學術競爭非常激烈的美國著名大學里面,梁思禮先生也是出類拔萃,大學畢業后,更是受到了許多美國大公司和著名科研機構的青睞。
三是,梁思禮先生的勤奮刻苦。梁思禮先生到了美國后,因為戰爭的因素,與家里面一下子失去了聯系,因此經濟上一下子變得十分困難,為了繼續完成在美國的學業。
梁思禮先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做兼職。侍應、洗碗工之類的底層工作他都經歷過。正是這一份能吃苦的毅力,梁思禮順利完成了他在美國的學業,取得了美國的碩士和博士學位。
七、丁寶楨取得成就的原因?
丁寶楨能夠取得出色的成就,與他良好的個人修養是分不開的。他一貫注重個人修養,并且言傳身教,將自己的修身之道,處世之道、為官之道等傳之后人。丁氏家訓主要體現在丁寶楨與子侄們的大量書信往來中,后人將其整理成《丁文誠公家信》。這些表面看似散亂的家書,其實包含著一套系統規范的家規家訓。其內容包括修身、齊家、為政、報國、勵志、愛民等許多內容。
丁寶楨(1820-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人,晚清名臣。咸豐三年(1853年),33歲考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岳州、長沙知府,山東巡撫、四川總督。去世后朝廷贈太子太保,謚號“文誠”,入祀賢良祠,并予在山東、四川、貴州建祠祭祀。著有《丁文誠公奏稿》。
丁寶楨為官一生,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秉公執法、勤政愛民。他任山東巡撫期間,兩治黃河水患、創辦山東首家官辦工業企業山東機器制造局、成立尚志書院和山東首家官書局;他任四川總督十年間,積極改革鹽政、整飭吏治、治理都江堰水利工程、興辦洋務抵御外侮,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
光緒十二年(1886年),丁寶楨去世,享年66歲。朝廷追贈太子太保,謚號“文誠”,入祀賢良祠,并在山東、四川、貴州建祠祭祀。
八、我國取得巨大成就原因?
70年來,中國發展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發展道路并且沿著這條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道路決定命運,發展道路的選擇對一個國家的興衰成敗至關重要。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中國國情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不斷探索中形成了一條加快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康莊大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道之行,壯闊無垠,鮮明的中國特色、寬廣高遠的世界眼光、深厚博大的人類情懷深深嵌入人類發展歷史進程。
闊步行進在這條道路上,解決了一個人口大國的溫飽問題,中國書寫了全球減貧事業最亮麗篇章。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的是一個經歷100多年戰亂、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人民生活極端貧困。今日之中國,正在大步邁向全面小康。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溫飽是事關全球和平發展的基本問題,中國大規模減貧的意義不止在國內。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彼得·諾蘭認為,中國探索出來的發展道路,將促進全球生存和可持續發展。不少發展中國家領導人表示,希望借鑒中國經驗。
闊步行進在這條道路上,提供著完善全球治理的解決方案,中國為世界和平發展事業注入了強大動力。回望70年征程,中國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出發,積極倡導并推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中國為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新時代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成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國際公平正義的重要力量。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贊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成為世界穩定、平等和繁榮的捍衛者。
闊步行進在這條道路上,強調符合本國國情、適應時代要求,中國以自身成功的實踐,讓發展中國家看到走向現代化的全新選擇。中國的實踐向世界說明了一個道理:治理一個國家,推動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這一條道,各國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來。中國不照搬西方國家發展模式,而是結合中國實際、總結經驗教訓、借鑒人類文明,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美國學者阿里夫·德里克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價值,不僅在于它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而且在于它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提供了一種“替代經驗”。
新中國70年征程告訴世人,好日子等不來、要不來,唯有奮斗;新天地干出來、開出來,唯有進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探索精神、擔當精神、實干精神的光芒交相輝映。新時代中國信心滿懷、初心不改,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發展、合作共贏的偉大事業前景無限。
九、歷史分析人物取得成就原因?
詹天佑用中國人自己的智慧修建了京張鐵路。鄧稼先等兩彈元勛們造出了中國的原子彈和氫彈。都是要為中國人爭口氣。
十、愛迪生取得的成就?
1868年10月11日,發明“投票計數器”
1870年,發明普用印刷機
1872—1876年,發明電動畫機電報,自動復記電報法,二重、四重電報法,制造蠟紙炭質電阻器等
1875年,發明聲波分析諧振器
1876年,發明碳精棒送話器。申請電報自動記錄機專利。
1877年,在門羅公園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并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獲得三項專利:穿孔筆、氣動鐵筆和普通鐵筆。8月20日發明了被證實為愛迪生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
1878年,發明電燈。
1879—1880年,經數千次的挫折發明高阻力白熾燈。改良發電機。設計電流新分布法,電路的調準和計算法。發明電燈座和開關。發明磁力析礦法。
1879年8月30日,愛迪生和貝爾在薩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廳各自演示了電話裝置,結果愛迪生的電話比貝爾的清晰。10月21日發明高阻力白熾燈
1882年,發明電流三線分布制
1887—1890年,改良圓筒式留聲機
1888年,發明唱筒型留聲機
1889年,發明電氣鐵道多種
1909年,費時十年的蓄電池研究,終于成功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制成傳語留聲機
1914—1915年,發明石碳酸綜合制造法,并合留聲機和授語機為遠寫機,一方電話機可自動紀錄對方說話。自行制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發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等
1928年,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
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并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心愛的項目之一——留聲機。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