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行業前景怎么樣?
水處理行業 前景很美好 現狀有點糟
競爭:內外資巨頭競逐
無論是從行業發展前景還是增長趨勢來看,水處理其價值含量都可與風電等概念比肩。“環保+高科技”的旗號似乎讓人們更愿意相信,水處理概念股配得上較高的市盈率。在城市供水增長逐漸穩定和水價上調的樂觀預期下,水務公司經營和盈利能力持續性和穩定性不會有太大的起伏波動。因此,國內外水務巨頭近年紛紛跑馬圈地。
目前我國的水務發展已經從大城市項目轉向中小城市項目的爭奪,從國內公司和國內公司的競爭,轉向國內公司和國內公司、國內公司和國外公司、國外公司和國外公司的競爭。特別是近年來,國際水務巨頭的加入,行業競爭熱度升級。
自2002年國家允許外資進入水務行業以來,看好中國水務未來前景的國外水務集團依托“投資帶動運營”模式在我國跑馬圈地屢試不爽。近年來,法國威立雅水務公司先后以17.1億元受讓蘭州供水集團凈資產45%股份;以9.53億元人民幣獲得海口市水務集團49%的股權和以21.8億元收購評估價僅為7億多元天津市市北水務有限公司49%的國有股權;中法水務2007年以8.95億元的中標揚州項目,2009年又收獲天津芥園項目。
另外,國內水務上市公司也加緊整合。前不久傳聞武漢控股有望獲注入當地的輸配水管網資產,股價聞風而起。接著,昨日洪城水業公告,擬定向增發收購大股東旗下的水處理資產,收購后上市公司將擁有完備的水處理產業鏈,從而有利于提升競爭力。
蛋糕:空間很大很誘人
水務產業是一種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綠色資源產業,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電、水運等產業的需求將日益旺盛,存在巨大的潛在市場。廣發證券研究員謝軍表示,從污水處理量的角度來看,據此估算“十二五”期間的污水年處理量將達500億立方米左右,假設運行負荷率為75%,則對應的總處理能力應接近1.9億立方米/日。在現有基礎上之外,新增污水處理能力接近3000萬立方米/日。
另外,多位分析師認為,再生水業務將成為未來水務公司新的增長點。再生水,是指污水經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循環再利用的水。“再生水的市場不錯,在水源緊張和人均用水不足的情況下,大力發展再生水業務顯得尤為重要。”國信證券分析師謝達成認為,目前首創股份和創業環保都涉及到再生水業務,但是份額都比較小,市場的潛力很大。
據悉,我國污水再生利用率還相當低,如果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要達到680萬m3/日計算,污水處理量也僅占10%左右。如果按發達國家污水再生利用率達70%計算,我國每年還有近150億m3的再生水資源可以得到開發利用。
“如果要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在政府政策、技術水平和思想觀念上改進。這對我們北方城市等缺水的城市來說顯得尤為必要。北京和天津等城市再生水利用值得借鑒”。謝達成說。
第三,污水處理設備這一子行業的蛋糕也很誘人。即便是現有的污水處理項目,也存在相當的市場機會。資深人士表示,當前國家制定的污水處理標準要高于歐洲不少國家的標準,但當前大多數污水處理設備僅達到歐洲二、三十年前的水平。為奉行現行標準,必然要對現有項目進行升級換代。
初步測算以上海地區為例,一個10萬噸/天污水處理廠的總投資在4億元左右。其中,部分設備為1.8億元,“十一五”期間,我國年新增污水處理能力大約為750億至900億噸,對應的年設備價值超過130億至160億元。
問題:集中度與技術都很低
雖然擺放在面前的蛋糕巨大,但是市場化程度不強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有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污水處理行業中市場化程度不強,企業水平也參差不齊,令高端企業難以做大做強。而很多項目的招標上也普遍存在地方保護主義色彩。他表示,“現在很多工程都凸顯行政化特征,關系單位近水樓臺。但污水處理其實是一項頗具技術要求的行業,如果不在行業內設定較高的門檻,好的企業接不了工程,技術水平不高的企業又做不好工程。這樣下去,不但影響行業自身的發展,還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
此外,該業內人士對于現有上市公司標榜的設備國有化的問題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有化應該作為一種趨勢,這是行業良性發展的基石。但并不能作為市場炒作的概念。現在我國的水處理行業依然處于起步晚技術水平低的狀況,關鍵設備的自制和量產,在短期內會同時帶來縮減生產成本和影響產品質量兩個后果。前者無疑是對公司有利,但后者則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發展來克服。“從當前國內的水處理企業所掌握的核心技術來看,國有化程度不宜過快,也不會過快。”
“未來的水處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面對記者的提問,財富證券分析師鄒建軍說,以BOT項目為主的跨區域并購會成為國內水務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國內水務公司集中度不高,并購肯定會遭遇很大阻力。謝達成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不過他看好跨流域的行業并購,他說,“在投資運營飽和的基礎之上,大公司的縱向整合將會開始,水務公司最終將會轉型以提供服務為主。”
“十二五”期間,農村環保的重點領域是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在農村環境治理中,污水和固體廢棄物無疑是最重要的方面。
近年來,各地政府倡導綜合開發,即將飲水、灌溉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整合后進行投資,對村莊進行整體改造,而對污水處理等方面的單獨項目極少,大部分項目仍集中在飲用水安全供給方面。因此,農村水務市場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供水方面。此外,由于偏遠山區的供水項目耗資巨大,一般項目政府補貼金額占一半,另一半需村民自籌,因此偏遠山區相關項目較少,水務項目一般集中在發展較好的鄉村。
農村水務市場一直被當做是“雞肋”市場,一方面受政策影響較大,農村水務服務極度缺乏,市場前景廣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水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2012年,我國農村水務市場規模約456.83億元。近年我國農村水務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8.28%,若以此增長率進行測算,則2017年我國農村水務市場容量將達到818.33億元。
總體來說,我國水務行業前景十分良好,未來市場容量十分龐大。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是個較新的行業。基本情況:
水處理設備英文:water
treatment
簡單講,“水處理”便是通過物理的、
化學
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對生產、生活不需要的物質的過程。是為了適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對水進行的沉降、過濾、混凝、絮凝,以及
緩蝕
、
阻垢
等
水質
調理的過程。
由于社會生產、生活與水密切相關,因此,水處理
領域
涉及的
應用范圍
十分廣泛,構成了一個龐大的
產業
應用。
常說的水處理包括:污水處理和飲用水處理兩種。經常用到的水處理藥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
氯化鋁
鐵、堿式氯化鋁,
聚丙烯酰胺
,
活性炭
及各種
濾料
等。
基本
概念
為達到成品水(生活或生產的
用水
和作為最后處置的廢水)的水質要求而對
原料
水(
原水
)的加工過程。
1.加工原水為生活或
工業
的用水時,稱為給水處理;
2.加工廢水時,則稱
廢水處理
。廢水處理的目的是為廢水的排放(排入水體或土地)或再次使用(見廢水處置、廢水再用)。
在
循環用水系統
以及水的再生處理中,原水是廢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過程兼具給水處理和廢水處理的性質。水處理還包括對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和
污泥
的處理及最終處置(見污泥處理和處置),有時還有
廢氣
的處理和排放問題。水的處理方法可以概括為三種方式:①最常用的是通過去除原水中部分或全部
雜質
來獲得所需要的水質;②通過在原水中添加新的成分來獲得所需要的水質;③對原水的加工不涉及去除雜質或添加新成分的問題。
水中雜質和處理方法
水中雜質包括挾帶的粗大物質、
懸浮物
、
膠體
和溶解物。粗大的物質如
河中
漂浮的水草、垃圾、大型
水生物
、廢水中的砂礫以及大塊
污物
等。
給水工程
中,粗大雜質由
取水構筑物
的
設施
去除,不列入水處理的范圍。
廢水處理中,去除粗大的雜質一般屬于水的
預處理部分
。懸浮物和膠體包括
泥沙
、
藻類
、細菌、病毒以及水中原有的和在水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不溶解物質等。溶解物有無機鹽類、
有機化合物
和
氣體
。去除水中雜質的處理方法很多,主要方法的適用范圍可以大致按雜質的
粒度
來劃分。由于原水所含的雜質和成品水可允許的雜質在種類和濃度上差別很大,水處理過程差別也很大。
就生活用水(或城鎮公共給水)而論,取自高質量水源(井水或防護良好的給水專用水庫)的原水,只需消毒即為成品水;取自一般河流或湖泊的原水,先要去除泥沙等致濁雜質,然后消毒;污染較嚴重的原水,還需去除有機物等污染物;含有鐵、錳的原水(例如某些井水),需要去除鐵、錳。生活用水可以滿足一般
工業用水
的水質要求,但工業用水有時需要進一步的加工,如進行軟化、除鹽等。
當廢水的排放或再用的水質要求較低時,只需用篩除和沉淀等方法去除粗大雜質和懸浮物(常稱一級處理);當要求去除有機物時,一般在一級處理后采用生物處理法(常稱二級處理)和消毒;對經過生物處理后的廢水,所進行的處理過程統稱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如當廢水排入的水體需要防止富營養化所進行的去除氮、磷過程即屬于三級處理(見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法)。當廢水作為水源時,成品水水質要求以及相應的加工流程隨其用途而定。理論上,現代的
水處理技術
,可以從任何劣質水制取任何高質量的成品水。
目前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飲用水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生活水平只能是有增無減,所以這是一個很有發展空間的投資,前景也很大,只要您的科技含量高!
江浙滬這塊這方面的很多,前景不錯,但利潤將不斷縮水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