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是如何形成的,還有危害嚴重嗎?
工業廢水是如何形成的,還有危害嚴重嗎?
工業廢水有很多類型,有化工企業排放的化學溶液,有食品加工行業排放的色素及處理溶液,還有機械加工行業的酸洗溶液等,這些溶液會嚴重污染水源從而會危害各種生物的生存環境。
工業廢水主要是在工業產品生產中產生的。
主要類型有:液體原材料殘留,清洗廢液,化工合成廢液,拋光液,電鍍或者電泳液
電鍍廢水后處理中有機物是如何產生的?
重金屬廢水為你解答,點擊我的名字,里面有我編寫的文庫,經驗,文庫,或許對您的更多問題有所解答哦
電鍍生產是以增強金屬制品的耐蝕性和美觀性為目的,利用化學和電化學的方法,使金屬表面形成各種氧化膜,或在 金屬、其它材料上鍍上各種金屬。電鍍廠分布廣,每年排放的電鍍廢水達4Gm3,它的排放量約占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0%。其排放的的廢水有毒有害,酸堿度 大、重金屬含量高且還含有較大量的難降解有機物,對環境污染特別嚴重。未經處理達標的電鍍廢水排入河道、池塘,滲入地下,不但會危害環境,而且會污染飲用 水和工業用水。 1?電鍍廢水有機污染物的來源 電鍍生產線的廢水主要產生于于電鍍生產過程中的鍍件 清洗、鍍液過濾、廢鍍液、退鍍等,以及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另外還有刷洗極板水、地面、設備沖洗水、通風冷凝水、廢氣噴淋塔廢水 或洗滌的一部分廢水等。電鍍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如各型表面活性劑、EDTA、檸檬酸、酒石酸、乙醇胺、乙二醇、硫脲、苯磺酸、香豆素、炔二醇等)的來源主 要有3個方面:電鍍前處理工藝部分、電鍍工藝部分、電鍍后處理工藝部分。表1為電鍍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的比例。從表1看出,電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 于鍍前處理部分,而電鍍工藝本身所占比例較少。
1.1 電鍍前處理中有機物的產生 電鍍鍍前處理其目的是為了在后面的電鍍中得到良好的 鍍層而進行表面整平、除油脫脂、侵蝕等工藝過程。其產生的污染物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及其它部分助劑(如緩蝕劑等)、礦物油及蠟油類 等有機物類污染物,其水質為酸性或堿性。表面整平過程沖刷的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懸浮物及少量重金屬離子、總氮及COD。除油脫脂過程主要是去除工件上 附著的動植物油和礦物油。其主要的方法包括有機溶劑除油、化學除油、電化學除油等[5]。有機溶劑除油過程中常用的有機溶劑包括汽油、煤油、苯、二甲苯、 丙酮、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及酒精等。化學除油是普遍使用的除油方法,它是指利用油污中的動植物油的皂化作用及乳化作用將其從零件上除去的過程。 皂化反應就是油脂與除油液中的堿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成肥皂的過程。礦物油是靠乳化作用而除去的,乳化劑是一種表面活性物質。電化學除油,是在堿性溶液中零件 為陽極或陰極,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將零件表面的油脂除去。依靠電解的作用可以強化除油效果,能使油脂徹底除凈。侵蝕分為一般侵蝕和弱侵蝕兩種,前者主要用于 去除零件表面油和銹蝕產物,而后者主要去除金屬工件表面的薄層氧化物。侵蝕過程中帶來了少量的COD及總氮污染物,且對廢水的pH值具有較大的影響。 1.2 電鍍過程中有機物的產生 電鍍過程中產生有機物的廢水主要來于電鍍工序的清洗 水,主要含有濃度較高的各種金屬離子,而其中的有機物則主要是電鍍液中添
加的各種光亮劑,這些光亮劑一般均為多組分混合高分子有機化合物。由于所鍍物質的 不同,采用的電鍍液也不一樣,下面介紹常見的電鍍液中的有機物含量及種類。 氰化鍍銅工藝是以氰化物作為絡合劑,鍍液為強堿性, 其中主要有氰化亞銅、、酒石酸鉀鈉、硫氰酸鉀及少量的氫氧化鈉、碳酸鈉及硫酸錳等,主要有機物為酒石酸鉀鈉。全光亮酸性鍍銅是一種具有高整平全光亮 的強酸性鍍銅工藝。鍍液主要成分由硫酸銅和硫酸組成。所用的有機添加劑可分為光亮劑和表面活性劑兩類。焦磷酸鹽鍍銅是一種以焦磷酸鉀為絡合劑的弱堿性鍍銅 工藝,其鍍液的主要成分為焦磷酸銅鹽和焦磷酸鉀鹽的絡合劑。化學鍍銅主要用于非導體材料的金屬化處理。化學鍍銅經常采用甲醛作為還原劑,其鍍液中的其他成 分還包括硫酸銅、酒石酸鉀鈉、EDTA鈉鹽、氫氧化鈉、甲醇及亞鐵氰化鉀等。另外,數年前國內開發了HEDP、檸檬酸一酒石酸以及三乙醇胺鍍銅,其中 HEDP鍍銅適于鋼鐵件的直接鍍銅,而一般的焦磷酸鹽鍍銅液則不適用。 電鍍鎳漂洗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于電鍍液中添加的各種光亮劑、整平劑以及其他功能的添加劑這些有機添加劑不僅是環境污染物,還會給后續的廢水回用和金屬回收工藝帶來不良影響。 鍍鉻的電鍍液中有機物種類較少,主要為醋酸以及醋酸鹽類物質。 印刷線路板電鍍過程中添加的藥劑包括各種酸堿及甲醛、酒石酸鉀鈉、EDTA二鈉及各種光亮劑、添加劑等。其水中的污染物除
濃度極高的重金屬離子(主要是銅離子)外還有濃度較高的氨氮及一部分COD和磷酸鹽等。 除此之外,很多合金電鍍及貴重金屬電鍍工藝,其電鍍 工藝五花八門,廢水中也包含了大量的重金屬離子及絡合有機物、光亮劑等。不過,總的說來電鍍過程產生的漂洗水的COD值并不高,但又由于其成分比較復雜, 不同的工藝采用的電鍍液也不相同,給特征污染物的確定帶來了難度,進而給生化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1.3 電鍍后處理中有機物的產生 電鍍后處理過程是指工件在鍍上金屬鍍層之后對其進行 的清潔、干燥、包裝、拋光、鈍化、光澤處理、浸表面活性劑脫水處理或者為增加防腐性而采取的化學抗腐蝕處理。有時為了鍍件表面的穩定,也常涂抹一層抗暗或 抗蝕的有機膜。這部分廢水有機物濃度不高,而且這部分廢水占電鍍廢水的比例很低,因此電鍍后處理廢水中有機物并不是電鍍廢水有機物中關注的重點。 2?電鍍廢水有機物的治理方法 電鍍廢水的組成成分復雜,其處理技術多種多樣。但總 的來講可分為4類,即化學法?如還原沉淀法、化學破氰法、化學沉淀法、化學還原法、化學氧化法、中和法、腐蝕電池法、化學氣浮法等)、物理法?如蒸發濃縮 法、反滲透法等)、物理化學法?如活性炭吸附法、溶氣氣浮法、液膜法、離子交換法、萃取法、電解還原法、電滲透法等)、生化法?如微生物法、活性炭-生物 膜法等)。目前以成本較低、技術比較成熟的化學法為主,同時
適當輔以其它處理方法。國外對電鍍的治理90%上使用化學方法,我國約有40%以上采用此方 法。 現階段綜合電鍍廢水的治理缺乏實用經濟的工藝。傳統的處理方法難以降解電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下面為幾種較有效去除電鍍廢水中有機物的方法。 2.1 強化混凝法 混凝法去除有機物的主要機理為:混凝劑水解生成氫氧 化物絮體對天然有機物吸附而將其去除,天然有機物與混凝劑離子反應形成不溶性的絡合物(鋁或鐵的腐殖酸鹽和富里酸鹽)。由于混凝過程形成的絮體對大分子有 機污染物物理吸附作用較強,從而達到部分去除大分子有機物的效果,而對小分子有機物則由于其物理吸附作用相對較弱,去除作用要差一些。 美國環保局認為強化混凝和顆粒活性炭吸附是控制 DBPS前驅物最好的可利用技術,而且將強化混凝列為控制天然有機物的最佳方法。強化混凝通過增加混凝劑投加量、調節pH、改良混凝劑、改善水力條件、投 加氧化劑或助凝劑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去除有機物的效果。研究表明,采用強化混凝的有機物去除率比常規處理提高近1倍。 對不同的污染物而言,影響混凝效果的因素是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電性以及溶解性。董秉直等考察了強化混凝處理時各相對分子質量區間內的有機物去除情況, 從中獲得小相對分子質量有機物的去除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并得知最大限度的去除小相對分子質量有機物的最佳pH值。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