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護環境的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指加強用能管理,采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減少從能源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1.技術上可行,是指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可以實現;2.經濟上合理,就是要有一個合適的投入產出比;3.環境可以接受,是指節能還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其指標要達到環保要求;4.社會可以接受,是指不影響正常的生產與生活水平的提高;5.有效,就是要降低能源的損失與浪費。
全球行進在節能減排之路上節能減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1.廣義節能是指除狹義節能內容之外的節能方法,如節約原材料消耗、提高產品質量、勞動生產率、減少人力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2.狹義節能是指節約煤炭、石油、電力、天然氣等能源。在狹義節能內容中包括從能源資源的開發、輸送、轉換(電力、蒸氣、煤氣等)和加工(各種成品油、副產煤氣為二次能源,直到用戶消費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有節能的具體工作去做)。
節能包括減少浪費、增加回收兩個部分。1.減少浪費:加強對用能的質量和數量的管理,優化用能結構,減少物流損失,能源介質的無謂排放等。2.增加回收:大力回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次能源(包括余壓、余熱、余能和煤氣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